张风雷张文良张雪松何建明王俊淇应邀在北京大学参加“2024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风雷张文良张雪松何建明王俊淇应邀在北京大学参加“2024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

点击数:1207 更新时间:2024-04-29 01:38:17

2024年4月27—28日,我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张雪松副所长、何建明教授、所长助理王俊淇副教授、博士后则慧法师应邀在北京大学参加“2024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

4月27日至28日,“2024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

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闽南佛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承办,慈济基金会、印证国际佛学网络、《海潮音》编辑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藏多语种民国佛教文献群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协办。

27日上午,“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正式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闽南佛学院院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则悟法师,慈济基金会副执行长、慈济学术委员会召集人何日生,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院长、教授郝清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哲学院教授张风雷,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李雪涛,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陈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教授程乐松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颂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持续两天,以“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为主题,立足于佛教传统的多样性及其文化共存的不同模式,探讨佛教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独特表达形式,及其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我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应邀在开、闭幕式上致辞,并主持一场论文发表会;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发表论文《三阶教的如来藏·佛性说》,并主持一场论文发表会;张雪松副所长发表论文《从弥散性宗教视角反思近现代汉传佛教提倡的佛化论与文化论》,并主持一场论文发表会;何建明教授主持一场论文发表会;所长助理王俊淇副教授发表论文《何为生因与了因?——妆论<大般涅槃经>第11—40卷的层累问题》;博士后则慧法师发表论文《道邃传记资料文献学的考察》。我所多名毕业生也应邀参加了论坛并发表论文。

相关报道见: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32909.shtml;https://mp.weixin.qq.com/s/LgyQvl85ucColJvbFnghRw。


“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在北京大学开幕

来源:大菩文化 发布时间:2024-04-28

4月27日至28日,“2024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

本次学术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闽南佛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承办,慈济基金会、印证国际佛学网络、《海潮音》编辑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藏多语种民国佛教文献群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协办。

640.jpg

“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与闽南佛学院,即国内重点高校与国内著名佛学院共同开展的学术合作,具有开创意义。本次活动亦得到了北京大学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

01开幕式

2.jpg

27日上午,“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正式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

闽南佛学院院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则悟法师,慈济基金会副执行长、慈济学术委员会召集人何日生,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院长、教授郝清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哲学院教授张风雷,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李雪涛,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陈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教授程乐松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颂教授主持。

3王颂教授主持.jpg

王颂教授主持

王颂教授代表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向所有与会者表示欢迎,并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幕。

4则悟法师致辞.jpg

则悟法师致辞

则悟法师代表主办方之一闽南佛学院对本次学术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对莅临的学者、法师表示欢迎。他表示,“佛教中国化”是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佛陀“契理契机”精神,展现佛陀智慧、慈悲的具体体现。

在致辞中,则悟法师对本次论坛主题的意义、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佛教教育中国化的实践做了一定程度的说明。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产生更多优秀的研究和思想成果,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使佛教中国化道路越走越宽。

5何日生执行长致辞.jpg

何日生副执行长致辞

何日生副执行长首先代表慈济基金会及创办人证严法师,向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闽南佛学院共同举办此次学术论坛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他对印证国际佛学网络和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的合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他认为,本次学术论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佛教中国化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与会者得以共同探讨佛教在中国所展现的文明,以及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6郝清新教授致辞.jpg

郝清新教授致辞

郝清新教授分享了在中国各大寺院参访的经历。他谈到,这些访问使他有机会与寺院的常住僧侣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对寺院的建筑风格以及新科技在寺院中的巧妙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还指出,如今法师们在传播佛法时,常常结合现代学科的视角,如物理学、社会学等,来辅助阐释佛教的传统教义。这种做法展现了佛教传统理念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之间正在发生的渐进式融合。

7张风雷所长致辞.jpg

张风雷所长致辞

张风雷所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向学术论坛的举办表示了祝贺。

他认为本次的学术论坛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不仅有海内外闻名的学者来报告研究成果,还有许多学界的新锐在此次论坛中发表论文。当下的佛教研究领域中,年轻一辈的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用多语言、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地进行分析研究,大力地推进了佛教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次学术论坛也一定会在交流对谈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8李雪涛院长致辞.jpg

李雪涛院长致辞

李雪涛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佛教的现代化的发展,不仅要纳入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去看待,同时还要纳入到19到20世纪的整个世界的转换过程中去看待。

他亦提出,中国近代佛教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双重跨文化的研究。在这种跨文化的语境下去看,可以揭示近代中国佛教的真正价值。最后,他再一次认同了本次学术论坛的举办意义与目的。

9陈明院长致辞.jpg

陈明院长致辞

陈明院长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感谢主办方及王颂教授团队的努力,“以服务建平台,以热情立家风”;感谢专家学者前来与会,发表学术报告。

10程乐松主任致辞.jpg

程乐松主任致辞

程乐松主任代表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对与会来宾、学者表示欢迎。对于本次活动,他认为,很大程度上,“中国化”已经成为了现在当代中国宗教学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促进性的话题。人们讨论“中国化”、“文明交流与互鉴”这两个问题,实际是在讨论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正是因为现代性,人们才会意识到佛教文化对于现代人心灵的重要性。

最后,他特别感谢闽南佛学院和慈济基金会对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和北大宗教学研究的持续支持,以及王颂教授团队对本次学术论坛的努力。

02 分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以“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为主题,立足于佛教传统的多样性及其文化共存的不同模式,探讨佛教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独特表达形式,及其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屏幕截图 2024-04-29 102602.jpg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佛教界法师齐聚一堂,在六个分会场中,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佛教中国化与文明交流”和“佛教中国化的文本、观念与历史”两大议题,交流学术研究成果。

其中,“佛教中国化与文明交流”议题,下设“佛教的国际网络”“文明的交流互鉴”“佛教的社会参与”“对佛教现代化的思考”“太虚研究前沿”“现代学界与教界的互动”“佛教中国化的文化创新”“佛教中国化的当代实践”8个子议题。

“佛教中国化的文本、观念与历史”议题,下设“佛教的跨域传播与诠释”“佛教思想的本土展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图像与信仰”“文献学的新视野”“中古佛教历史与观念”“文献、方法与仪式”“禅与教的互动”“戒律与行为规范”9个子议题。

专家学者们通过跨学科、跨地域的视角,融合历史、政治、社会、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图像学等多种方法,全面审视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如何在不同文化和地区之间搭建桥梁并推动自身的发展演变。论坛为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对佛教中国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认识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03闭幕式

所有分会场结束汇报后,学者们齐聚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史芬妮(Stefania Travagnin)、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叶少勇与慈济基金会副执行长何日生依次做闭幕致辞。几位嘉宾都向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以及与会诸位学者致以真挚的感谢。

在致辞中,张风雷所长表达了对年轻学者的关注。他认为,年轻一辈的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系统的宗教学以及语言的训练,提出了许多优秀课题,这些新课题的交流对于所有学者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史芬妮教授表示,这次学术论坛能汇聚百余位多学科、多方法论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在策划、管理、协调上都相当有难度,这更体现了这个论坛创办的纯粹意义——提供一个促进交流的平台。尤其对于她这样研究中国文化的西方学者来说,这种交流的机会更是难能可贵。

叶少勇教授提议,学者们在探讨远大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落到实处,使学术上的关注点获得更广泛的意义。他期望可以和不同学科的学者多多交流,能够在共同关心的议题上投入更多的努力与合作。

何日生副执行长表示,他从这两天的论坛中发现,与会学者呈现出一种更加年轻化、多元化、世界化的积极趋势。这样一个多元的、丰富的,连接古代和当代的学术论坛,是佛教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他亦代表慈济基金会、印证国际佛学网络的所有伙伴学校,向王颂教授及其团队致以衷心的感谢。

640.jpg

最后,王颂教授代表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的同仁向与会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提到,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和初衷就是为了提供一个平台来供大家交流学习。提高学术水平,增进学术友谊,相互切磋,不断成长,以打开佛教研究发展和进步的空间,共建学术共同体。

11与会人员合影留念.jpg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视频 果缘

摄影 妙澄 果缘

编辑 妙淼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