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良作为与谈嘉宾参加“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2022年度人间佛教学术前沿论坛”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文良作为与谈嘉宾参加“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2022年度人间佛教学术前沿论坛”

点击数:3004 更新时间:2023-01-04 13:55:39

2022年12月31日晚,我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应邀作为与谈嘉宾参加“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2022年度人间佛教学术前沿论坛”。

12月31日晚,由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和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鉴真图书馆协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学术协作的“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2022年度人间佛教学术前沿论坛”线上举行。论坛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主持,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以及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作为与谈嘉宾,围绕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来自海内外30位硕博研究生及二百多位听众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关报道见:https://mp.weixin.qq.com/s/-tEzQuRSxOhhPO5XYKOyPg。


“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2022年度人间佛教学术前沿论坛”线上举行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 2023-01-02

640.jpg

12月31日晚,由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和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鉴真图书馆协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学术协作的“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2022年度人间佛教学术前沿论坛”线上举行。论坛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主持,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以及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作为与谈嘉宾,围绕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来自海内外30位硕博研究生及二百多位听众参加了此次论坛。

微信截图_20230104140010.jpg

李利安教授首先说,三年来,我们每个人都感受了疫情对自己生命、生活以及精神的严重冲击,让我们亲身体验到生命的困惑和无奈,所以,疫情不仅仅是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影响,同时对个体生命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逼迫人们重新面对自己的生命,思考生命的存在,安顿生命的未来。他说,作为人的生命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人类发现灵性的存在从而形成某种形式的宗教信仰也有一万多年,人类进入所谓文明时代大概已经四五千年。在人类漫长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当中,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一个灾难接着一个灾难,相继在人类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人类的生命。到了21世纪这个人类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在全球竟然又上演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的新冠疫情,尽管有如此高端的现代医学,如此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我们依然无能为力于这样的疫情。一种看不见的病毒,一种早于人类生存在这个星球的特殊生命,以人类无法理解和控制的力量在全球大规模冲击人的生活,被视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曾经是那么的高傲,也不得不面对生命的诸多问题。人间佛教,作为一种关注现实问题的宗教,恪守回归佛陀本怀的理念,而佛陀本怀从佛陀出四城门的故事和菩提树下所悟四谛来看,核心就是生命关怀。那么,面对本次疫情,尤其面对后疫情时代,人间佛教是否可以为人类的生命关怀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个时代的重要课题。

接着,李利安教授介绍了当晚论坛的基本构想,他说,随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全面放开,人类才真正开启了后疫情时代。本次论坛试图从面对疫情、反思疫情和应对后疫情时代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希望能有助于大家认识疫情,认识疫情下的人类生命,认识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

微信截图_20230104140130.jpg

李利安教授

一、面对疫情

李四龙教授最近刚刚经受了病毒的感染,尚在恢复之中。作为一名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他无论对佛教学说,还是现实问题,都善于进行深刻的反思。李利安教授首先请他谈一下他自己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些体验。李四龙教授结合自身的亲身体验提出两点与大家分享。第一点是学习特别重要。通过这次疫情,李四龙教授告诫我们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认真捕捉重要信息,把握趋势,提前准备。第二点是要有平常心,心态要从容。任何时候,两军相遇勇者胜,千万不要慌,也不要去埋怨。怨气冲天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让自己的免疫力下降,所以现在必须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平静再平静,温和温和再温和。心平气和,在病毒面前就多一份胜算。做好准备,拿出勇气,任何的困难都可以度过。李利安教授用佛教的信解行证来概括李四龙教授所说的要点,所谓信就是坚信疫情一定能过去,所谓解就是要掌握真实信息,理解疫情的走向和我们应该的合理应对之策,所谓行就是要采取理性而准确的应对行动,所谓证就是他终于度过了本次疫情的考验,获得生命的安稳自在。

微信截图_20230104140207.jpg

李四龙教授

接着,话题从个人的疫情体验转到佛光山人间佛教对本次疫情的反应方面。妙凡法师说:三年来,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病毒却打乱了全球的秩序。本次疫情一开始便因为其传播速度之快而引起广泛的恐慌。从佛光山来讲,在台湾高雄的总本山,每天就有六七百人在这里生活,加上每天来山上参访的游客与信徒,几千人在佛光山活动,如何既照顾大家的健康安全,又能发挥佛教安定人心的力量,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我们按照星云大师嘱咐,一方面“配合政府的政策”,化解大家的焦虑,另一方面发起全球诵持《心经》回向,大约一个月之间全球已经持诵了三百多万遍的《心经》。大师淡淡的对我们说:“不能老是求佛菩萨为我们做什么,要去想,我们自己可以为大家做什么。”疫情以来,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安全,实体的活动变少了,跟许多团体一样,佛光山也发展在线弘法、讲座、论坛,继续传播人间佛教,希望让大家在家里,也能听闻佛法,安顿身心。李利安教授对妙凡法师的介绍发出由衷的感叹,认为三百万《心经》念诵是一次壮观的法事,更代表了佛光山人间佛教的信仰力量,这种精神的凝聚和信仰的自信是面对疫情的坚强后盾,而星云大师的开示既是一种精神抚慰,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生命安顿。

从佛教学者个体的疫情体验,到人间佛教群体的疫情面对,李利安教授又将话题转移到历史上佛教本师释迦牟尼的古老经验方面来。他说,人类自古以来无数次面对过不同形式的疫情,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从两千五百年的佛教历史来看,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饱含着佛教的智慧与慈悲。鉴于程恭让教授近年来对疫情的关注,尤其是他对佛教历史上的疫情应对经验的研究,李教授请教程恭让教授:历史上,佛教是怎么应对疫情的。程恭让教授首先分享了他的一个观察:他注意到他所在佛教学者的一些微信群中,三年来几乎从来没有人谈过一次疫情的话题,而他所在的一些哲学群,甚至其他社会群体的群,往往还有人发声关怀疫情的相关问题。所以这引起他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佛教对疫情或者对生命关怀非常的冷淡,以致于导致我们今天的佛教学者或佛教信徒对这个话题极其异常的冷淡;还是反过来,是我们佛教相关的学者或者信徒对于生命的关怀或者疫情问题非常的冷淡,以致于让我们觉得佛教文化对这些问题的特殊冷淡。出于对于佛教思想和疫情问题的双重考量,程恭让教授两年以前就专题谈过佛法对疫情的看法。他曾经从《杂阿含经》里面发掘出一篇小经,这部经实录性地记录了释迦牟尼佛曾经遭遇过一次疫情的故事。遭遇疫情以后,释迦牟尼佛没有按照一般人想象的,在某个地方出现疫情以后,人们要么是逃避,要么是龟缩。释迦牟尼佛反而是在那个村庄住下来,这个村庄以及附近的很多地方遭到疫情的严重干扰,以及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很多带着瘟疫感染的群众来拜访他,求助他。释迦牟尼佛都一一地接待他们。给他们做三皈依,还安慰他们说,你们当中那些因为疫情而死亡的人,以及因为疫情而病重的人,你们来生一定是生到人道或者天道,这就是对那些正在遭受疫情折磨地区的人民群众最大的心灵上的关怀。所以释迦牟尼佛对待疫情的态度,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态度。程恭让教授认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古代的宗教家里面第一个伟大的逆行者,他迎着病毒而上,他昭示了佛教文明应对疫疾的态度和智慧。

微信截图_20230104140249.jpg

张文良教授

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能够直面疫情以及对疫情中恐慌民众的精神抚慰,实在令人感叹。可见佛教在疫情面对方面既有悠久的传统,更有切实可行的经验与精神干预方法,体现了强烈的生命关怀特色。那么,今天的人间佛教能否在本次疫情的激发下,在传统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的借鉴中,形成佛教特色的生命学呢?李利安教授说,张文良教授十几年来一直在日本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对日本及西方国家的生命关怀学说与生命关怀实践有精深的了解,那么从人间佛教的视野来看,作为传统佛教的继承和现代化转型,人间佛教是否有必要建构一种应对生命问题的学说体系呢?张文良教授回应说:正在经历的疫情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促使我们去思考生命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生命的永恒性和无常性等,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生命问题,尤其是生命关怀问题。人间佛教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发出佛教界的声音。特别是关于生命的本质,关于生命关怀的路径,人间佛教有着丰沛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作为人间佛教的研究者,我们应该顺势而为,在学术上有所开拓,有所发明,以不辜负这样一个时代。

二、反思疫情

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所以必然会有一定时间角度的定位,就像有现代,就有后现代,那么有疫情,就会有后疫情。当然,疫情不仅是历史舞台上的常客,也是一个漫长的存在过程,疫情存在与演变的时间进程更与人类与疫情的关系密切相关。从本次疫情来说,目前科学界既对新冠病毒还存在很多认识的盲区,对这一病毒的对治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都难以得出确凿的定论,所以,对于如何定义与理解“后疫情”这个概念,肯定也是科学界乃至哲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一个共同话题。李利安教授说,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便是什么叫“后疫情”,他请教李四龙教授如何从哲学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

李四龙教授从佛教哲学的视角出发,既然一切无常,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也就无所谓前与后的问题。疫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常态,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本次新冠疫情之所以会席卷全球,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科技的进步,全球性的流动十分便利,加之新冠疫情是一个呼吸道疾病,所以很快就造成了一个全球范围的传播。人类无法用科技手段消灭病毒,所以当下我们只能以自然的方式与病毒取得和解与共存,所以病毒和疫情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所谓“后疫情”实际上表现为防控措施的消失,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疗愈”,用“疗愈”来平复我们在疫情中所遭受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创伤,而这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对此,李四龙教授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学会过平淡的生活,珍惜生命,越简朴越好;二是要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对待疫情,理性听取各种信息。当我们做到了这些,才算是进入后疫情时代。

李利安教授赞同李四龙教授对“后疫情”这一概念的解释,特别是不从时间方面理解,而是从人与疫情的关系转变尤其是人类对待疫情的态度转变角度进行诠释,体现了后疫情时代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人类与病毒的和解与共存,并在这种和解中,重新审视我们的生命本身。如果说这是一种佛教哲学视角的理解的话,那么从当代人间佛教的视角来看,又该如何认识本次疫情呢?妙凡法师应李利安教授之问,本着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做了简明的回答。法师以疫情三年来的世界变动为例,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而这种变动正符合了佛法缘起无常的真理,“此有故彼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处在因缘之外,所以无论是处在后疫情还是后现代,未来都是不断流动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一味的向外追求,那会使人疲于奔命,所以我们需要回归到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为生命寻找一个核心价值。在未来,无论是否有疫情,我们都需要面对生命、生活、生死,同时作为学者而言,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当代社会的生命学、生活学、生死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佛教的智慧与慈悲。

微信截图_20230104140323.jpg

妙凡法师

李利安教授肯定了人间佛教在应对疫情上的态度,同时也肯定了妙凡法师强调的“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这种“学”自然包括两千五百年的佛教传统思想资源,而人间佛教作为回归佛陀本怀的现代思想与实践体系,也是整个佛教在当代社会发挥其精神力量的体现。接着,程恭让教授应李利安教授之提问,对后疫情时代佛教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更加需要生命关怀,按照传统佛教的说法,就是生命的解脱和生命的自在,也就是涅槃、觉悟这些概念所要表达的内容。程恭让教授引用了《人类简史》一书的副标题“从动物到上帝”,谈到人类二战以来对自己文明的骄傲以及对人类未来的乐观,但是本次疫情却给这种乐观与骄傲以沉重一击。在当下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回归佛陀本怀,重新审视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同时这次疫情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基本平复,实际上体现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与佛教世间和出世间不二理念可以契合,人间佛教在继承佛教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肯定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进步的积极价值,所以本次疫情其实也是对人间佛教信仰和思想的一个很好的确证。程恭让教授还认为佛教文明本质上是交流性的文明,是全人类乃至法界众生的文明,未来的人类文明必将越来越体现全球化的性质,所以未来佛教文明的智慧能够为人类文明的交流做出更多和更大的贡献。

李利安对程恭让教授的观点深表赞同。人间佛教肯定和充分利用人类的物质文明尤其是现代科技成果,但同时也继承佛教的一贯思想,对人类的智慧保持警惕,尤其是人性中的贪嗔痴慢疑等必然存在的弱点,正是人间佛教所要极力对治的生命困惑。人间佛教不断警告世人,也在激发世人的佛性,以唤醒盲目追求科技、一味享受物欲的现代人类。而这正是本次疫情给人类的最大警示。那么,在后疫情时代,人间佛教如何建构一种现代意义的生命学体系呢?张文良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他认为“后疫情”时代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或者主要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对疫情进行学理上的反思,什么时候我们才算真正进入到后疫情时代,而学理的反思正是人间佛教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在这种反思中如何建构起一套人间佛教的生命学体系,这是需要我们一起来思考的。张文良教授指出,星云大师实际上已经给出了我们思路,根据大师的构想,人间佛教生命学可以从“体”“相”“用”三个维度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从本体上对生命本质进行思考的生命学;、从生死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思考的生死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活本身进行深度哲学思考的生活学。只有将生命学、生死学和生活学进行三位一体的思考,才能构建起人间佛教的生命学。当然,海内外关于生命学的思考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我们的生命学建构需要吸收海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研究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生命学。

三、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

李利安教授接着谈道,通过各位教授和法师的讨论,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那就是所谓后疫情时代,既是根据病毒变化等多种因素而实行疫情防控放开政策从而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类与病毒和解从而心悦诚服地与病毒共存的时代,更是一个反思人和病毒关系,尤其是反思人类生命与生命关怀的时代。那么,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生命关怀呢?李利安教授向李四龙教授请教:如何理解生命关怀,生命关怀的根本到底在哪里?李四龙教授认为,无论是在疫情时代还是后疫情时代,生命关怀都是一个主题,这个主题的关键词就是生命,世界各种文明对此都有探讨。从佛教的角度来讲,生命就是五蕴的和合与离散。实际上各种文明对此的思路具有相似性,古代中国人把生命理解成“形神”的组合,气聚而生,气散而亡。现代人通常把生命理解成身心两部分,现代社会更关心身体,而在古典时代,生命的主体或本质通常被理解成“心”或“神”。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关怀身体的同时,也需要关怀心神。无论在封控的时候,还是在发烧咳嗽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身体的存在是一个表象,寿命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生命的价值,需要去超越时间的有限性、身体的脆弱性。生命是无常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所以应该以平常心珍惜当下的每一秒每一刻。如果真能做到活在当下,尽了自己应尽的力量,即使死到临头,那也能坦然面对。李四龙教授为此给出了两点建议,一要学会养心养神,二要学会超越,不管是以审美的方式,还是以宗教的方式,要学会超越日常生活的繁琐。

从心开始的生命关怀,始终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文化的本质区别所在,也正是后疫情时代生命关怀的根本。那么,在注重心灵净化的同时,人间佛教如何展开后疫情时代生命关怀这一主题呢。妙凡法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将身体的病当成是心里的病,病毒就如同我们心中的烦恼一样,是一直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疫情而彼此怀疑,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次应该爱敬一切生命,因为人与人、与大自然、与其他不同的生命形态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只有不断地去利益跟帮助他人,爱护大自然,周遭各种因缘都变好了,在生命同体共生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幸福与安乐。从妙凡法师的开示可以看出,后疫情时代人间佛教的生命关怀依然继承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路径,即智慧净心和慈悲发心。智慧能够带来自在清净与沉稳轻松,慈悲则能激发人们的利他互助之心,促成和谐共生的生命存在秩序。

微信截图_20230104140358.jpg

程恭让教授

接着,程恭让教授对人间佛教在后疫情时代应该做些什么的问题进行了回应。程教授基于实践的角度,建议人间佛教今后不能满足于仅仅做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而是应该去关切那些跟人类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的一些领域,如应该多多关注医方明的建设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医方明相关的医学、药学、医疗、医护等工作,是历史传统中佛教菩萨五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为在现代文明的体系里,医方明一方面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又愈来愈资本化,所以它在消解人类的疾病和痛苦的同时,常常也创造出新的痛苦。因此建议人间佛教未来可以更多关注这一领域,让医方明的领域变得干净一些,也让人间佛教在落实菩萨乘的理论和实践上更进一步。

李四龙教授强调的养心养身的内在之路,程恭让教授强调的医方明传统对现代医疗进行净化干预的外在之路,以及妙凡法师强调的悲智双运的大乘菩萨之道,显示了后疫情时代生命关怀的多元化路径。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特别的时代和特别的时代话题,人间佛教所要建构的生命关怀学说与实践体系该是什么样态的呢?张文良教授应李利安教授的请求,对此进行了阐释。张教授从佛教“圆融”理论出发,提出了死亡观和生命观的圆融。同时,他认为佛教真正的不共法就在于生命关怀,只有发挥了佛教在生命关怀方面的独特作用,才能说佛教完成了现代化转型。而且佛教在生命关怀领域,不仅有大量的哲学思考,而且还有一整套的实践方式,可以引领众生超越世俗的烦恼、实现精神的提升。所以人间佛教生命学,应该是在继承传统生命问题思考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建构出具有佛教特色的生命学。应该把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现代性思考和建立在后现代基础上的神圣性的、灵性的思考结合起来。在反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一套真正符合当代人的理论需要和生活需要的新的人间佛教生命学。李利安教授对张文良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人间佛教的生命学应该包含传统佛教当中神圣性元素,以凸显佛教的独特性,并在对疫情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人间佛教生命学。

最后,李利安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肯定了三位学者和法师的高见,并从整体性的角度解释了论坛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从面对疫情,到反思疫情,再到后疫情时代的生命关怀,体现了立足佛教历史与佛教哲学尤其是立足人间佛教立场的观察,相信有助于后疫情时代人类对生命问题尤其是生命关怀的反思,特别是激发人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重新思考科技与物质文明发展的界限和方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生命的幸福,重新思考到底应该如何实现生命的尊严和终极的圆满。他特别感谢各位与谈人的精彩奉献,并祝愿人间佛教在未来的生命关怀领域贡献出更多的智慧。

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提供

文/西北大学 王栩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