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雷参加“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专题研讨会并作发言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风雷参加“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专题研讨会并作发言

点击数:538 更新时间:2022-10-05 19:35:52

2022年10月3日下午,我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参加“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专题研讨会并作发言。

微信图片_20221005193501.jpg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承办的“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专题研讨会10月3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召开。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教授,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先生、郭湛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第一阶段由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编辑肖伟光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冯鹏志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志伟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作主题发言。

会议第二阶段由光明日报哲学版主编曹建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地坤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俞学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谭笑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立教授作主题发言。

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主持,臧峰宇作总结发言。

相关报道见: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d64d344754464a6a9b3ef338e2fbf75b。


“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2-10-05 10:39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承办的“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专题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教授,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先生、郭湛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郑水泉代表学校向与会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指出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强调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希望人大哲学院与国内哲学界同仁共同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大椿以“新科技哲学和科技人文: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特色”为主题,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哲学学科的发展,从“总结走过的路”“把握哲学的时代特征”“明确目标定位”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哲学研究面对的现实问题,强调秉持问题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创新动力,做好社会服务,在哲学创新基础上更好推进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建构。

郭湛以“以思想理论为核心的哲学知识体系建构”为主题,根据多年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经验,强调注重哲学基本理论和科技发展的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会通,促进哲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融合。他指出,讨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本身就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标志,要专注哲学思想理论,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

会议第一阶段由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编辑肖伟光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冯鹏志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志伟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作主题发言。

王立胜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为主题,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肇始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具有与生俱来的实践特征,囊括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自然谋和谐的使命;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冯鹏志以“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强调要打好基本功,在党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文明史的轨道上把握问题,理解民族复兴的要义,在更广阔的维度上思考问题的边界和复杂性;要用好金刚钻,借助哲学研究形成的分类框架,以辩证思维衔接现实的问题逻辑和哲学的思想逻辑;要塑好文化身份证,在共同性和多样性之间开拓建构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平台,建构具有主体性、时代性和原创性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仰海峰以“第二次文化融合与当代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问题”为主题,对比分析了第一次文化融入与第二次文化融入在社会存在基础等方面的差别,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发展分成四个阶段,聚焦“怎样坚持发展、坚持开放性”“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合”等问题,指出要把握共同的思想结构,深入思考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在不同学科之间的会通和建构。

张志伟以“视域融合——当代中国哲学的历史使命”为主题,指出要关注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树立起全球性理论视野。在古今之争与文化屏障的双重难题之下,以哲学为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与其他文明理念视域融合,使传统文化返本开新,在适应现代文明基础上发挥作用,同时跨越文化屏障,共同形成新轴心时代的理念。

唐文明以“儒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为主题,回顾了章太炎、胡适等发起的儒学从经学、子学到中国哲学史的第一次范式转移,肯定其对于国史教育、批判启蒙的作用,同时指出儒学的教化功能在此范式中被忽视,呼吁儒学研究的第二次范式转移,以经典儒学、历史儒学、系统儒学和实践儒学的新形态,系统回应时代的新问题,重新承担社会教化的功能。

吴向东以“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建构的三个维度”为主题,指出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本质特征和内在动力,超越以资本主义现代性为前提的西方理论局限;要重构哲学史,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新的哲学观引申出新的哲学体系;要建设教科书体系,反映新时代要求和最新理论成果。

会议第二阶段由光明日报哲学版主编曹建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地坤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俞学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谭笑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立教授作主题发言。

谢地坤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再创新的辉煌”为主题,强调建立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于回答时代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发展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做到立时代之潮流,发时代之先声,为党和人民建言献策,担负起新的时代使命。

刘成有以“中国自主宗教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民大’探索”为主题,结合中央民族大学实践经验,从三方面诠释了构建中国自主宗教学知识体系的探索。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探索中国自主宗教学知识体系的学科基础。二是立足中国宗教的实际,探索中国自主宗教知识体系的课程基础。三是围绕宗教中国化方向,探索中国自主的宗教学知识体系的学术话语。

张风雷以“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若干思考”为主题,强调了宗教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宗教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做围绕国家战略的学术研究。在新时代,建构中国自主的宗教学知识体系,要在学术研究上把复杂的问题呈现出来,思考宗教中国化的新路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俞学明以“重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四个面向”为主题,强调了重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整体面向、现实面向、人本面向、生生面向,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才有可能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哲学语境。营造可以提出自主性问题的环境,培养具有自主性思考和建构能力的学生,是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

曹刚以“从应用伦理硕士学位的设置看建立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主题,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建构中国自主伦理学知识体系是伦理学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二是建立当代形态的应用伦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以自主知识体系迎接挑战。三是伦理学要面向话语体系的转化,力求读者读得懂、接得住、用得着。落实知行合一,“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

谭笑以“问题关注与共同体认同”为主题,指出在中国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对于在科技哲学领域占据主导权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她强调,要面向中国语境的科学研究实践;运用在社会生活中传承理论的直觉,为中国哲学知识体系自主化提供强大动力;不仅从中国传统研究路径中获取资源,也要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丰富多重维度。

王立以“自主的政治哲学体系何以可能?”为主题,介绍了政治哲学发展历程,阐述建立中国政治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指出中国政治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包括知识的客观性、核心范畴的形式要素、能被他人接受和理解等重要因素。建构中国自主的政治哲学知识体系,要有开放的理论框架、坚实的基础和可利用的丰富资源,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主持,臧峰宇作总结发言。

臧峰宇向与会专家表达了衷心的感谢,认为各位专家的发言丰富了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多重维度。他强调,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凝结了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途中对时代问题的理性沉思,反映了创造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自我意识,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确立自觉而博识的知性基础。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结的中国经验为理论源泉;以问题为导向,回答实践中产生的时代之问;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果,打造为国际学界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牢固树立为人民作学问的理念,以思想的方式促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彰显中国哲学研究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使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使引领时代的中国哲学更好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哲学思想资源。(通讯员:卫一帆、王艺霏)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