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博雅博士后李睿恒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博雅博士后李睿恒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

作者: 黄婧怡 点击数:1367 更新时间:2021-11-23 22:07:10

2021年11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博雅博士后李睿恒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海湾战争30年:重新思考伊拉克的国家—社会关系”。

微信截图_20211123220858.jpg

讲座由我所讲师孙晓雯博士主持。我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和我所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在讲座开始,李睿恒博士以近年来媒体界和部分学界对战后伊拉克的两种认知,即“萨达姆·侯赛因统治下的伊拉克好于2003年战后的伊拉克”和“伊拉克当前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并立的教派-族群身份古已有之,是伊拉克局势不稳定性的来源”,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关于第一种认知,李睿恒博士指出,美国入侵伊拉克当然地对伊拉克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但以此来论证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好于2003年后的伊拉克,则具有其片面性,这实际上是在静态地对两个时期的伊拉克做孤立的比较,因为如果没有萨达姆一系列冒进错误的外交行动,伊拉克也不至于陷入后期被孤立的国际困境。因此除去美国自身的霸权主义因素外,萨达姆政策的对外互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把伊拉克引导至当前的局面。

微信截图_20211123221028.jpg

针对第二种认知,李睿恒认为,教派和族群政治并不是原生和固态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按照教派-族群划线的权力分配格局是如何在战后伊拉克被确立的。通过对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安法尔行动”、海湾战争、“信仰运动”等历史事件的梳理,李睿恒指出伊拉克战后确立的教派和族群认同实际上是个晚近的现象,产生于1980年代末期,与伊拉克当时的政策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将教派族群身份看作是伊拉克的固有身份和政治冲突驱动力的分析方法,本身并没有解释究竟是何时、如何以及为何这种身份会成为冲突发生的原因。因此辨明身份政治出现的形式、时机和限度尤为重要。

随后,参加讲座的研究生还就伊拉克与中东研究的相关问题与李睿恒博士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2021级博士研究生黄婧怡供稿)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