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良在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以“日本僧兵的兴衰”为题作学术讲座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文良在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以“日本僧兵的兴衰”为题作学术讲座

点击数:605 更新时间:2020-12-07 08:36:09

2020年11月30日,我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应邀在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以“日本僧兵的兴衰”为题作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海涛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陈坚教授、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牛建科教授作为讨论人。上海师范大学康昊博士、韩国东国大学朴永焕教授也与张文良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该讲座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举办的“名家系列讲座”之一,也是山东大学“人文东亚学者工作坊”系列讲座的第12讲。

相关报道见:http://www.cjs.sdu.edu.cn/info/1021/1481.htm。


张文良教授谈“日本僧兵的兴衰”

文/李梦媛

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做客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名家讲座,同时也是山大·人文东亚研究系列讲座第12讲,主讲题目为“日本僧兵的兴衰”。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海涛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陈坚教授、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牛建科教授作为讨论人。

张文良教授主要按照历史的逻辑展开报告。讲座伊始,张文良教授以日本“一休”为开篇并指出,僧兵在日本历史进程中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很多沙门的兴趣不在佛教典籍而在兵书,日本的僧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后,张文良教授从僧兵的起源、僧兵的发展以及僧兵的衰落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日本僧兵在日本的发展脉络。张教授指出,日本僧兵得以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七世纪后半叶到十世纪被称为日本的“律令制时代”,这时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期,社会混乱,律令制面临崩溃。此外,当时寺院土地和人口扩张,寺院之间关系紧张。佛教一经传入日本便于政治联系在一起,与政治斗争相关。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政权与神权一直存在一种张力。在8世纪时,日本设置了神祗官和太政官,而神祗官的品级高于太政官。日本的僧兵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关于日本僧兵的发展这一问题,张文良教授首先介绍了日本早期佛教的特征。张教授指出,早期佛教的佛陀和经典具有神秘力量,可以镇护国家。僧侣被认为具有沟通冥显二界的能力,但由于僧兵的妄为,当时出现了“冥显之恐”的主张。其次,张文良教授以日本佛教宗派内部的争斗以及不同宗派间的争斗为我们展现了当时日本僧兵发展的兴盛。宗派内部的争斗有:天台宗的山门和寺门之争。不同宗派间的争斗有:东大寺和兴福寺之争、南都和北岭之争、高野山与跟来寺之争。

最后,张文良教授介绍了僧兵衰落的标志事件、僧兵衰落原因以及对僧兵的评价。日本南北朝时期内乱频仍,以庄园为为经济基础贵族和寺院受到极大冲击,僧兵开始没落。1568年,织田信长火烧比叡山,比叡山僧兵损失惨重。1585年,织田军火攻根来寺,根来寺僧兵覆灭,这也是僧兵最后的挽歌。而僧兵之所以在这个时期消亡,有两个主要原因:僧兵与武士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武士力量明显强于僧兵,与此同时,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使得僧兵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从僧兵自身来看,无论是从政治立场或是从佛教立场,僧兵这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做法必然招致其自身的灭亡。

报告结束后,陈坚教授、牛建科教授和李海涛副教授对此次报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积极的讨论。陈坚教授就日本僧兵和中国少林寺的僧兵所基于的不同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牛建科教授基于此就日本神道教是否存在武装斗争与各位学者进行了讨论,而李海涛教授则就东亚视野下的僧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上海师范大学康昊博士、韩国东国大学朴永焕教授也与张文良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大家交流想法,碰撞思想,现场气氛浓厚。

主讲人简介:

张文良,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日本印度哲学佛教学会评议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佛教华严宗和日本佛教。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澄观华严思想研究》(日文版)《批判佛教的批判》《日本当代佛教》《东亚佛教视野下的华严思想研究》《<大乘起信论>思想史研究》等。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