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方在厦门进明寺以“佛法修学纲要”为题举办学术讲座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宣方在厦门进明寺以“佛法修学纲要”为题举办学术讲座

点击数:888 更新时间:2019-06-30 21:36:57

2019年6月29日上午,我所宣方副教授应邀在厦门进明寺以“佛法修学纲要”为题举办学术讲座。

6月29日上午,应进明寺住持普端法师邀请,刚结束为福建省法师培训班授课的宣方教授为进明寺常住、报考闽院的十余位学僧和信众讲解佛法修学纲要。

相关报道见:https://mp.weixin.qq.com/s/DmhUK-xuB-ehlxRzHjxoZg。


宣方教授在进明寺讲解佛法修学纲要——庆祝祖国70华诞系列活动之一

6月29日上午,应进明寺住持普端法师邀请,刚结束为福建省法师培训班授课的宣方教授为进明寺常住、报考闽院的十余位学僧和信众讲解佛法修学纲要。

image.png

宣方教授首先强调了认识和掌握佛法修学纲要的重要性。佛法智慧如海、法门如林,若没有可靠的航海图和路线图,盲目开始修行,不容易得到真切受用,即使能得些受用也往往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得少为足,止步不前,忘记了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弘誓大愿,严重时甚至会自赞毁他,眼里只有自己所学法门,毁谤其它法门,忽略了诸法无诤的精神。其实,佛陀一切教法都是引导我们到达涅槃城的方便法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宣教授首先以佛陀教导罗睺罗的故事为例,说明我们修学佛法应该如何端正心态,避免成为覆器、污器、漏器。正如倒扣的容器不能承纳甘露,我们的心要朝向三宝,朝向佛法,才能领受佛法的智慧;正如有污垢的容器不能盛放饮用水,我们修学佛法,如果不是以佛法校正自己的身心,反而是以世俗的染污心态来衡量三宝,甚至抱着与三宝做交易的心态来学佛,是不能得到真切受用的;正如有漏缝的容器盛水总会漏失,不能圆满,如果我们听闻佛法而不注意依教奉行,密护根门,调适身心,也难以积累功德,达成目标。

教授指出,佛法修行的纲要,在于“掌握三要”。无论是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还是大乘不共法,都包含信愿、慈悲、智慧三大修学要素,大乘佛法更是重视菩提心、慈悲行、空性见三者。平常法师们鼓励大家发心,发的就是这颗欣求成佛的菩提心。教授勉励大家克服怯懦畏难情绪,勇敢发起菩提心。因为菩提心一旦发起,犹如获得摩尼宝珠,是未来生生世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财富。但发心成佛,不是贪图成佛的美名,是要效法佛陀,实实在在地利济群生,这就是慈悲行。慈悲是大乘佛法的宗本。“发心成正觉,忘己济群生”,这是弘一法师经常写的一幅《华严经》集句,就显明地体现了这种精神。检验一个人是真实的大乘行者,还是太虚大师批评的“口称大乘,身行小乘”的伪大乘者,就看一个人是把慈悲挂在口头上,还是身体力行。而空性见则是佛法不共世间的最高智慧,一切修学法门以智慧为先导,并以般若智慧的圆成为归宿。在佛法的修学中,众生根性不同,有信行人、悲行人、法行人的差别,法门选择上也会有偏好的不同。修学三大要素可以偏重,但不可偏废。

落实修学三大要素的入门功课,就是念佛、吃素、诵经。念佛最基础的作用是收摄身心,让自心与佛相应,通过忆念佛陀功德,来巩固和增强菩提心。吃素是长养慈悲心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再进一步,就是开展积极的护生,例如放生是汉传佛教的优秀传统。但当代放生要得法,如果没有智慧,放生反而容易变成伤生乃至杀生。诵经,是为深入经教、开发智慧做准备。不假思索地蓦直读去,也有收摄身心的作用,但不是最理想的。

而佛法修学的归宿,在于成佛,也就是“成就三德”,即佛的智德、恩德、断德。这三者与儒家讲的仁智勇三达德有相通之处而超迈之,可以从这个角度帮助我们理解太虚大师所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后来为了用字避免重复,他又改为“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但意思完全一样。

佛法修学的起点,在于“皈敬三宝”。皈依三宝,让我们跟宇宙之间最大的能量场发生了紧密关联,成为佛弟子修学的坚强后盾。“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皈依三宝,深信三宝,不断强化跟三宝的连接,这是佛弟子在修学起步阶段十分重要的功课。但佛法的信,是正信,是以正见来不断净化信仰的,是信智一如的。闻慧具足,正信具足。有智慧,才能信得真、信得切,信得坚定笃实。例如,正见有凡有圣,就能让我们明白,我们所皈依的僧宝是古往今来一切圣者组成的无漏清净僧伽,即使引领我们入佛门、受戒的凡夫僧出现破戒、还俗等现象,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与三宝的清净关联。

佛法修学的科目在于“勤修三学”,即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上。太虚大师说“戒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持戒的要义,在于养成好习惯,好习惯的力量增强了,此长彼消,让我们向下沉沦的力量自然削弱,戒不但能防非止恶,保护我们,而且能增长善法,激励我们向上提升。严持净戒,能保障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不失人身,继续修行。定学是佛法修行的枢纽,定力的培养,不但能够降服烦恼,而且让我们获得开发深度智慧所必需的技术保障。而共世间和不共世间的慧学,则是佛法修行皇冠上的明珠,是指引修行的灯塔,也是修行所要导归的目的地。

佛法修学的日常功课在于“净化三业”,即身口意三业的净化。在佛教的修学中,意业最为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正知,时时反观内照,提醒自己不要忘失正念,这种工夫与儒家讲的正心诚意、常惺惺相似,只是佛教讲得更为绵密细致。不过,凡夫的心念如脱缰野马,要收摄起来并不容易,而身口二业更为明显而容易对治,因此对出入门者,更宜着力于此。例如,我们在跟家人生气的时候,即使意识到嗔心不好,也很难立即转念不生气。这时候,更切实的方法是,虽然心里生气,但身口不动,不说伤人的气话,不乱扔乱摔东西。等嗔火的高峰过了,再错峰处理,就会明智得多。

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一位禅师教导的处理家庭争吵的四C法。第一步,闭上嘴(closeyour mouth),避免冲突升级;第二步,垂下眼(close your eyes),不要生气或愤怒地瞪着对方,在肢体语言上也避免冲突持续和升级。但皱着眉头闭上眼睛表示自己厌恶、或者闭上眼睛表示自己很有修行,都有可能更加激怒对方,未必妥当,因此垂下眼帘反观内省是个可取的方法。第三步,深呼吸(check your breath),深呼吸有助于稳定情绪;第四步,放松身体(check your body)。生气会让我们血往脑门冲、血压和体温升高、肢体僵硬,首先伤害的是我们自己。如果平时注意行住坐卧四威仪,多练习观身如身,久而久之熟练了,这时候反观内照,按照平时禅修或瑜伽学到的方法放松全身肌肉,就能有效降低嗔火。如果以上四条都不管用,那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脱离接触、不要共处一室(change your place)是明智之举。

佛教修行的检核指标是“息灭三毒”,即贪嗔痴三毒。对于凡夫而言,彻底息灭当然做不到,但可以大幅度削薄。例如世间人热衷的财色名利,修行人就要见利思义,不能够苟且之心。世间人认为好的、善的,修行人要按照佛陀所说的“初善、中善、后善”标准,从动机、目的、手段、过程、效果等方面全面审慎评估,如理思维,谋定而后动,而不是随大流、趋之若鹜。这样,才符合“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止息”的四正勤法则。久而久之,心就会越来越安稳,越来越清明,越来越有力。

讲座最后,宣方教授为大家逐句讲解印顺导师的《净业颂》作为结语:

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

戒以净身口,定以净尘欲,慧以净知见,三学次第净。

贪净三昧水,瞋净悲愿风,痴净般若火,性地本来净。

无边染业净,一切净行集,即此净心行,庄严极乐国。

宣方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法义上十分精深,但讲授方式却处处注意契合大众根机,用很多生动活泼的日常事例来说明,大众心开意解,不时发出会心微笑,乃至哄堂大笑。对于教授的设问,法师们也踊跃回答,现场互动阶段,也有护法居士提问,教授都耐心、细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讲座结束后,进明寺住持普端法师对宣教授的讲座作了总结。法师赞叹教授以学者身而广演正法,对佛教的教理教义、典章制度、历史现状都十分了解,更难得的是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平易近人深入浅出的讲课风格、知行合一的真学者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把高深的法义和平凡日常的现实生活水乳交融在一起,体现了六祖慧能大师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精神,也正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应用。从教授的讲解中,我们也能看到,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互相借鉴和融合,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佛教中国化的理解。

本次讲座,是进明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开展的“爱国爱教——我与祖国同行”系列活动之一。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