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作者: 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03 更新时间:2015-04-27 13:35:19

"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新书发布会举行

2015年04月23日 10:27:00 佛教在线 点击:


"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主任陈红星出席座谈会并作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教授发言


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主持座谈会


《魏德东的宗教评论》作者魏德东教授作答谢词


魏德东教授的作品《魏德东的宗教评论》


河南周口市基督教会两会会长马鑫先生向魏德东教授赠送书法作品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5年4月22日,“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暨《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围绕“宗教与文化建设”、“宗教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国宗教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民族报》社长魏新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北京大学宗教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中国中央统战部前调研员李平晔,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张新鹰,云南大学边疆研究所所长、教授高志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风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化寺住持怡学法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金汝斌,河南周口市基督教两会马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统战部副部长郝丽,民族出版社编辑、《魏德东的宗教评论》责任编辑刘海涛等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

魏德东,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连续调查课题负责人,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专家。其研究领域为宗教社会学、佛教学。自2005年起,魏德东在《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开设个人专栏,每周一篇短文,或介绍宗教学的新理论新看法,或以宗教理论分析时下的社会问题,或解析当代宗教的新发展。这些文章立足中国文化本位,展现全球宗教视野,敢于涉及敏感问题。他的评论作品通俗有趣、深入浅出且产量颇丰,民族出版社于2014年将总计355篇,累计77万字的评论内容结集出版,包括《世界宗教万里行》《为宗教脱敏》《宗教的文化自觉》三卷。

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主持发布会,并介绍了开辟魏德东专栏的缘起,谈起这套书的出版因缘时表示:“我们想储备一点民族宗教普及的书,作者很难约。”他坦言,希望宗教学者们多写一些像魏德东专栏这样的作品,为宗教知识的普及做些努力。

发布会上,《中国民族报》总编辑魏新生向魏德东教授新书出版表示了祝贺,并从媒体和传播的角度对魏德东的评论表示赞赏,他说:“魏老师作为一个学者,我觉得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一些宗教上的理论、知识、文化,能够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另外,很多非宗教方面的东西,都能从中找到宗教的视觉,看到宗教的意义,所以说,它传播的影响力在某一些方面也是一种学术的专注。从社会的表达、社会的研究来看,它可能比社会专注还有更直观的一个表现。我觉得这个对社会来说特别的可贵、也特别的缺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75岁的杨曾文教授是魏德东教授的老师和前辈,对弟子魏德东的宗教评论集,他表示曾为评论的尺度感到担心:“这些年来我有时看到他的专栏,看到一些很敏感的问题,我就非常地担心。现在看他写的这些内容都很对,都走到前沿了。”杨曾文评论说,当前宗教学界过多从理论的、历史的角度来看科研成果,而忽视了对当前宗教现状的研究,魏德东的评论前瞻性地开辟了当代宗教研究的新领域。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张志刚认为,宗教是一门公共知识,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应该努力在宗教的问题上达成基本的共识,有了这种认识,才能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保持一种和平稳定的状态。如果对信仰宗教的人群缺乏基本了解,滥用所谓“言论自由”就会导致冲突,出现如《查理周刊》这一类的悲剧性事件,因此宗教常识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魏德东的评论及时地跟进国内外新型的宗教活动、宗教观点、宗教现状,做出了让他钦佩的努力。

《中国宗教》杂志副主编胡绍皆表示,宗教是人类对自我的超越,这件事本身不敏感,但因为受制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在宣传上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魏德东的宗教专栏是为宗教脱敏的一个有力作品。他坦诚,本来宗教常识的普及工作应该是媒体来完成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首先由一位高校教师来完成,对此自己感到很惭愧。

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主任陈红星、《魏德东的宗教评论》责任编辑刘海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中国中央统战部前调研员李平晔、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张新鹰、云南大学边疆研究所所长高志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统战部副部长郝丽、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怡学法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金汝斌、河北邢台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邱士勇等也纷纷发言。

中国文化本位,全球宗教视野,敏感话题,精到表述,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得到学术界、教界、政界及社会大众的共同认可,呈现了21世纪中国宗教与社会的演进。

 

《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出版发布 众大咖点赞


来源:凤凰佛教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内举行了中国最活跃的宗教观察家魏德东的新书发布会和“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

《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是作者9年宗教观察专栏的结集汇总 (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中国最活跃的宗教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教授发言                     (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主任陈红星发言(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中国民族报》总编辑魏新生发言(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教授发言(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风雷发言(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李保华)

凤凰佛教4月22日讯 今天上午,中国最活跃的宗教观察家魏德东教授的新书发布会和“宗教的公共表达”学术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内举行。低调的主办方未预料到魏德东宗教专栏的高人气——会议室的60张座位坐满后,不少自发前来的与会者不得不站着听讲。

魏德东,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专家,宗教社会学、佛教学专家,努力改变着中国人对宗教的无知和视宗教为“鸦片”的集体无意识。自2006年起,在《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开设宗教评论专栏至今,以尊重为宗教研究的根本态度与方法,跋涉世界各地,穿梭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摩门教、巴哈伊教等诸多宗教与文化之间,发表《奥巴马当选的宗教意涵》、《贪官信的是什么教》、《门票制度反思》等355篇通俗有趣的千字评论,累计77万字。去年,这些内容被民族出版社结集为一套三本的《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并得到卓新平、楼宇烈、牟钟鉴、杨曾文、何光沪、赵学义、魏新生、林致知等中国宗教领域“大咖”作序联袂推荐。

前来为新书喝彩点赞的与会者以带着眼镜的中年学者居多,还有身着僧袍的佛教法师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师们和中央、地方政府的宗教事务管理者。他们结合自己多年在宗教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感悟,各自谈及对中国宗教的公共表达的理解和对魏德东的宗教评论的由衷钦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75岁的杨曾文教授是魏德东教授的老师和前辈,对弟子魏德东的宗教评论集,他表示曾为评论的尺度感到担心:“这些年来我有时看到他的专栏,看到一些很敏感的问题,我就非常地担心。现在看他写的这些内容都很对,都走到前沿了。”杨曾文评论说,当前宗教学界过多从理论的、历史的角度来看科研成果,而忽视了对当前宗教现状的研究,魏德东的评论前瞻性地开辟了当代宗教研究的新领域。

《中国民族报》总编辑魏新生表示,魏德东能够把一些宗教的理论、知识、文化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同时在具体的生活和时间中找到宗教的视野,这是当今宗教公共表达非常缺乏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说实话,我们也扪心自问,我们也号称是做宗教学研究的,但是有一些评论我们还不敢那么及时的——在各方没有表态的时候,我们是不敢表态的。我们看到很多类似的事件,德东能够及时明确地发表他的意见,我觉得这样的胆量是非常可嘉的。这也确实是一个学者,他有自己的坚守,有自己的学术良心。” 同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的全国政协委员张风雷教授坦诚说。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张志刚认为,宗教是一门公共知识,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应该努力在宗教的问题上达成基本的共识,有了这种认识,才能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保持一种和平稳定的状态。如果对信仰宗教的人群缺乏基本了解,滥用所谓“言论自由”就会导致冲突,出现如《查理周刊》这一类的悲剧性事件,因此宗教常识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魏德东的评论及时地跟进国内外新型的宗教活动、宗教观点、宗教现状,做出了让他钦佩的努力。

《中国宗教》杂志副主编胡绍皆表示,宗教是人类对自我的超越,这件事本身不敏感,但因为受制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在宣传上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魏德东的宗教专栏是为宗教脱敏的一个有力作品。他坦诚,本来宗教常识的普及工作应该是媒体来完成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首先由一位高校教师来完成,对此自己感到很惭愧。

发布会主持人、民族出版社社长禹宾熙谈起这套书的出版由来时表示:“我们想储备一点民族宗教普及的书,作者很难约。”他坦言,希望宗教学者们多写一些像魏德东专栏这样为宗教脱敏的普及性书。

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主任陈红星、《魏德东的宗教评论》责任编辑刘海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中国中央统战部前调研员李平晔、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张新鹰、云南大学边疆研究所所长高志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统战部副部长郝丽、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怡学法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金汝斌、河北邢台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邱士勇、河南周口市基督教两会会长马鑫等也参会并发言。

这场发布会中充满朋友同行的友善赞叹,更多是对这位在宗教研究领域“领先半步”者“言之有料”的由衷钦佩。这套针砭时弊、通俗有趣的宗教观察专栏的结集出版,是当代中国对宗教研究和管理的态度更加开放的一个有力例证。

 

本报记者 李翠

 

  

  在我国的教育、科研、新闻出版和大众传媒中,宗教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经常处于被回避的状态。自2005年起,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博士在《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开设个人专栏,每周一篇短文,或介绍宗教学的新理论、新看法,或以宗教理论分析时下的社会问题,或解析当代宗教的新发展,文章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展现全球宗教视野,敢于涉及敏感问题,得到了学界、教界、政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015年2月,民族出版社将该专栏文章结集出版,凡三册,书名分别是《世界宗教万里行——魏德东的宗教评论I》、《为宗教脱敏——魏德东的宗教评论II》和《宗教的文化自觉——魏德东的宗教评论III》,三书合计355篇文章,78万字,被誉为“刀尖上的独舞”,“领先半步”。

  该书在出版之际,受到宗教学界专家、资深新闻媒体人以及宗教工作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联袂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认为,魏德东宗教评论的感人之处在于,它以时代的动感、世界的眼光来为中国社会改变对宗教的误解及偏见而一点一滴地努力、日积月累地坚持。卓新平呼吁,人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小文”的意义,共同致力于全社会的认知脱愚、信仰脱敏,以实话真情、说理论证、全球视域、历史反思,来正确、准确看待和对待我们社会的宗教存在,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对宗教加以积极引导。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赞其包含了“广阔的视野、辛勤的考察、充实的事例;深刻的思考、细致的分析、直率的评论;真切的关怀、悉心的呵护、诚恳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对宗教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特别关注,一定会让广大宗教信众、宗教文化研究者和宗教管理部门从中获得各自的启发。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牟钟鉴指出,《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凝结了一位中国宗教社会学者万里跋涉的调研、长年累月的坚持、敏锐深邃的观察和济世担当的勇气。作者游访列国,足踏两岸,会通诸教,以当代世界眼光和互尊包容的态度,围绕宗教与社会这一主题,一事一议,小中见大,上合国法,下接地气,中顺人道,努力改变着人们对宗教的无知和视宗教为“鸦片”的集体无意识。

  著名佛教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曾文说,《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关注世界形势,紧扣时代脉搏,对当代宗教与社会以及宗教的使命、传教、济世、文教、走向诸大事,以犀利明快的语句,巧加评点,或谏言,或献策,开宗教研究之新域,创宗教评论之新风。”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光沪指出,世界宗教千年万里同一天地这个事实,许多人依旧浑然不知;宗教本是人类历史的常态,却依旧被划为敏感禁区;对作为文化精神内核的宗教,许多人依旧毫无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魏德东的宗教评论》堪称“刀尖上的独舞”,其出版发行将对全国的宗教学者、宗教信仰者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局长、《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创办人赵学义认为,在新闻媒体中表达被贴上“敏感”标签的宗教话题,对办报人和作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2005年以来,魏德东博士在《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开辟专栏,以随笔的形式,阐述宗教知识,探讨宗教问题,研究宗教政策,为沟通政界、学界和教界的联系作出了卓著贡献。而《中国民族报》总编辑魏新生介绍,持续10年的“魏德东专栏”作为观察21世纪中国宗教发展的一个窗口,深受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喜爱,为读者留下了“兼具深入浅出的学者功底与敏锐独到的记者眼光”的深刻印象。

  《魏德东的宗教评论》涉及的文章也受到广大宗教工作者的好评。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副厅长林致知认为,作者关注现在的宗教,关心今天宗教的生态、文化和发展取向,关注相关宗教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学者的敏锐以及难能可贵的忧患意识和价值站位,阅读这些专栏文章,常会让他有宗教工作以外的思考和收获。

  魏德东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连续调查课题负责人、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专家。近年来著有《宗教市场论》、《佛教的生态观》、《佛教唯识哲学要义》等,主编了《宗教社会科学》、《国际佛学论丛》、《灵性与社会》、《佛学译丛》等丛书,先后发起创办了“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国际佛学论坛”等,为我国的宗教社会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金哲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