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教授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学术讲座“人本与灵性:中国宗教的理解与诠释”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魏德东教授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学术讲座“人本与灵性:中国宗教的理解与诠释”

作者: 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44 更新时间:2013-06-11 13:30:31

        201366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我所专职研究员魏德东副教授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学术讲座。

华岩论坛第十八讲 魏德东谈对中国宗教之理解与诠释

2013年06月09日 11:33:21 佛教在线 点击:


“华岩论坛”第十八期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哲学系副教授魏德东应邀主讲“人本与灵性:中国宗教的理解与诠释”


魏德东获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


合影留念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3年6月6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华岩论坛”在学院路校区教学楼107举办了第十八期讲座。此次讲座题为“人本与灵性:中国宗教的理解与诠释”,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哲学系副教授魏德东老师主讲,人文学院钱雪松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魏德东老师就对近代以来学界对于中国宗教的态度作了背景介绍。他指出,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对中国宗教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曾出现过诸如以美育代宗教、以哲学代宗教、以道德代宗教或以科学代宗教等宗教替代论的观点。不过随后的宗教学界针对中国宗教之特质,也提出一些构建性和肯定性的研究框架。比较经典的是杨庆堃先生(C.K.Yang)在其名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1967)中所提出的“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 与“弥散性宗教” (diffused religion)两种宗教形态的著名类型学划分。杨以此力求表明,在中国,虽然制度性的宗教形态并非主流,但却有着大量弥散性的宗教因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积极而且丰富的宗教功能,因此不能认为中国文化是非宗教的或者是只有迷信。

在肯定杨庆坤先生观点部分合理的基础上,魏德东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可以进一步从“神本宗教”与“人本宗教”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官方认可的五大主要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作出划分。其中神本宗教是指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三大一神论宗教传统。这三大神本宗教的特点皆为信仰唯一的至上神,相信神具有创世性,同时具有信仰上的排他性。人本宗教则主要指佛教和道教,同时也可以含摄带有宗教性的儒家或儒教。在这一人本宗教的体系里,并没有一个在人之上的、作为创世主的上帝存在,其宗教的终极目标也并非要回到神或者到达彼岸之天国,而是宣称人与“神”或超越之境界之间是平等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故“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可成尧舜”。

魏德东老师指出,中国的儒释道三家,作为人本宗教,其宗教性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觉悟,也即对某种超越当下生存之价值与意义的自觉。也就是说,它们并非要证明神存在,而是要教人觉悟,启发人的价值自觉,因而属于人之自我教化。因此,在人本宗教里,虽然看不到至上上帝的身影,却依然能见出一种超越性的意识,见出一种比当下物质性生存更高更深也更广的价值与意义。这一对价值与意义的觉悟,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能见出“灵性”。与体制性的“宗教”相比,“灵性”更契合人本宗教的特质。而且,正是由于立足于灵性与人本的层面,使得中国宗教在传统上一直具有兼容并包的多元特质,由此亦不同于神本宗教在其信仰上的排他性特质。总而言之,人本与灵性,构成了理解与诠释中国宗教的两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观察视角与概念框架。

最后,魏德东老师还指出,晚近的一些统计数据与西方学者的分析表明,西方社会也出现了某种制度性宗教有所削弱,而其弥散性因素却日渐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与西方社会日益关注灵性层面的宗教追求是相一致的。这一变化其实是以东西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宗教多文化相遇为背景的,也受到了东方人本宗教与灵性信仰的影响。

此后,钱雪松老师就魏德东老师的讲座作了简要的评点,同学们也纷纷就所关心的问题提问,魏德东老师作了风趣幽默的解答。讲座最后,钱雪松老师代表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聘请魏德东老师为中心的讲座教授。经合影留念后,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图、文:张亭亭)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