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专访我所执行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张风雷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专访我所执行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张风雷教授

作者: 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48 更新时间:2013-03-13 11:17:11

2013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风雷委员:重视和推进佛教教育的正规化

□ 本报记者 蓝希峰

  张风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执行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青年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班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两会期间,就中国佛教未来发展问题,张风雷委员接受了本报《宗教周刊》记者的访谈。

  

  宗教周刊:近年来,中国佛教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您认为,佛教未来的健康发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张风雷:中国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发展、繁荣光大,适逢难得的机遇,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一系列的任务需要完成,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而其中最迫切、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则莫过于僧才的培养。早在1992年1月,赵朴初会长在上海召开的中国佛教协会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合不合格,将决定将来中国佛教事业的兴衰存亡,决定中国佛教的走向、命运、前途”,“称职、合格的佛教人才奇缺同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开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在具足外缘的情况下所要解决的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各方面工作矛盾的汇合与交织,表明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后来中国佛教协会的历次工作报告和相关会议精神,也无不把“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素质”作为全国佛教界的工作重点。不难看出,中国佛教协会对僧才培养和佛教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直都有着深刻的认识。

  宗教周刊:那么,请您谈谈当前佛教教育的现状,以及佛教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张风雷:与中国佛教协会之前的文件精神相对照,近30多年来,我国的佛教教育和僧才培养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各级佛学院培养的人才,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与我们佛教大国的地位和佛教所承担的繁重任务是极不相称的。制约僧才培养的因素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实际上是僧才培养和佛教教育的正规化问题。没有僧才培养和佛教教育的正规化,就谈不上僧才培养和佛教教育的专业化,也谈不上僧才培养和佛教教育的系统性。

  宗教周刊:您谈到佛教教育的“正规化”,那么应如何理解“正规化”,又应如何实施呢?

  张风雷:说到教育的正规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宏伟气派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先进贵重的仪器设备之类——这些东西俱备了当然更好,但还只是外在的条件。从根本上讲,所谓教育的正规化,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严格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程序来做好教育工作。我们看社会上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硕士、博士,有一个严整的序列,也有与各个层次相对应的互相衔接、大致统一的教材或课程体系。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基本上就可以称作为“正规化”的教育。与社会上的这种正规化的教育相比,我们的佛教教育还存在着初、中、高级层次不清、衔接不紧、随意伸缩学制的问题,存在着随意聘用师资、随意使用教材、随意开设课程、随意招收学僧的问题,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佛教教育尚未真正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佛教教育是否需要走所谓的“正规化教育”之路?对于这一点,教内外特别是教内大概还有不同的声音。有人特别强调佛教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教育,认为不能用社会上培养人才的模式套用在佛教教育、僧才培养上。笼统地讲,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佛教教育的确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教育,僧才培养的确不同于一般社会人才的培养,佛教教育和僧才培养模式也的确不能全盘套用一般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不需要“教育”,僧才不需要“培养”,也不意味着佛教教育和僧才培养可以脱离或无视一般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而毋须走“正规化”的发展道路。有人常常举六祖慧能的例子以示教育之或者不必,用教内的语言系统其实亦可反问:“岂知六祖未受累劫之薰习(教育)?”退一步讲,即使六祖真的不识字、不通经教(从《坛经》等所载六祖法语来看,谓其不通经教,恐不免诽谤之过),也不能证明通常所谓佛教教育为不必要。佛源老法师谓:搞佛教教育是件好事,都不懂佛教教理怎么行?没有文化不行。有几个六祖?一千年了才只有一个。六祖的成才模式,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我不敢说现在或者将来绝不会有六祖式的人物,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天才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是极少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恐怕还得通过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系统化、正规化的教育才能成才。

  宗教周刊:还有人担心正规化、学院式的佛教教育过分注重学术性、理论性的研讨,会导致学僧有学无修,甚至会淡化信心道念,增长世俗名利之心。对于这一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张风雷:这种担心乍看起来亦不无道理。但是,信心道念的淡化、世俗名利之心的增长,果真可以归罪于正规化的学院式教育吗?没有接受过正规化佛教教育的僧人是否就信心道念坚定、名利之心淡薄了呢?对此,我没有做过调查研究,也没有见到过对此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的调查数据,不敢妄下断论。但我以为,只要遵循1992年“上海会议”和2005年“峨眉山会议”所确立的“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办学方针,把学与修有机地统一起来,按照丛林僧人的要求对学僧进行严格管理,学僧就不至于信仰淡化、戒律松弛。现在的某些佛教院校中之所以存在学僧道念退化、戒律松弛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这些院校既没有严格的入学资格审查和学籍管理制度,又缺乏体现“学修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和日常修为考核——换言之,学僧的道念淡化、戒律松弛,正是因为我们的佛教教育还不够规范化、正规化,而不是相反。

  至于所谓的“研究化”、“学术化”之类,从总体上看恐怕还不怎么能谈得上。回顾一下历史,在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佛教界也有所谓的“南义北禅”、偏学偏修的现象,天台智者大师就常常批评那些“北方暗证禅师”和“南方文字论师”,他把“有学无修”的“南方文字论师”比作“跛”,把“有修无学”的“北方暗证禅师”比作“盲”,认为“盲跛之人,难以致远”。不过,平心而论,即使那些为智者大师所批评的“有学无修”的“南方文字论师”,在当时甚至在历史上也绝非等闲之辈,没有他们的大力阐扬,江南佛学亦不可能盛极一时。比起这些“有学无修”的“南方文字论师”来,我们恐怕连“有学无修”这个名号也还当不起——或者说,如果真能培养出几个真正“有学”的人来,即使“无修”,对当下的中国佛教发展恐亦不是什么坏事。这样说,并不是主张佛教院校要培养“有学无修”的学僧,而是说我们目前的佛教教育不仅在培养“修”上不够理想,即使在培养“学”上也还是不能满足。同样是以天台智者大师为例,他是主张“依妙解以立正行”的,没有对佛教教理的“妙解”,也就断断立不起“正行”,而只能是所谓的盲修瞎练,愈去愈远,甚至坠入魔道了。在当前的中国佛教界,比起所谓的“有学无修”,盲修瞎练的现象是更多些还是更少些?危害是更大些还是更小些?对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教内外认真加以研讨的。

  无论如何,在佛教教育、僧才培养的方针和理念上,我们首先得有个清晰的思考。佛教是讲究“对机施教”的,对现代大多数僧众的根机和中国佛教的发展现状而言,要想培养现代僧才——特别是大批量地培养僧才——舍却佛教教育的正规化、规范化,恐怕别无他途。

  宗教周刊:据我们了解,自2006年起,中央统战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开办了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您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您觉得这是否属于佛教教育“正规化”的一种方式?对于中国五大主要宗教来说,这个班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张风雷: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宗教界已经较以前更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启动了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经中央领导同意,中央统战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开办了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每期50余人,每年举办一期,每期集中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4个月,以提高宗教界人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该研修班至今已举办了7期,为全国宗教界培训了380余名中青年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其中佛教界参加培训的约有七八十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自2012年开始,经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的同意,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爱国宗教界人士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2012年第一届入学的共有19人,其中佛教界有5人。有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也仿照这个模式,由地方统战和宗教工作部门与高等院校合作启动了爱国宗教界人士的培训工作。由统战、宗教等党政有关部门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中青年爱国宗教界人士,是在新形势下做好爱国宗教界人士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和重大创举,对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教育和教职人员培养的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具有示范作用。

  当然,单靠短期培训或少数几个教职人员到高校读研究生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僧才的培养问题。现代僧才的培养要革新理念,创造条件,多条腿走路。特别是各级佛教院校要依照佛教教育的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思路和要求,参照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力提升佛教院校的师资水平,合理设置佛教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佛教教育和僧才培养的质量,以满足佛教未来发展的需要。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