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汉学系教授、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任安海曼(Ann Heirman)教授在我所发表演讲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汉学系教授、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任安海曼(Ann Heirman)教授在我所发表演讲

作者: 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59 更新时间:2011-09-11 18:35:02

         2011614下午,应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邀请,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汉学系教授、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任安海曼(Ann Heirman)教授在我所发表演讲,演讲题目是“佛教寺院中的身体修持——从印度到中国”。

    演讲由由我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主持,哲学院温海明副教授担任评议,我所温金玉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李虎群副教授、深圳市委党校张蕾蕾讲师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演讲。

    该演讲是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华岩宗教学术系列讲座”的第十七讲。

    安海曼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日常生活,总是与影响它的各种外在事物和行为习惯相交织在一起,这些事物和习惯也通过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方式,赋予日常生活以连续性。对于佛教的寺院共同体生活来说,亦同样如此。外在事物和习惯属于僧人和比丘尼的生活环境,是日常事务的一部分,因此,它们自然会引发僧尼的观念和态度。对所有的僧尼来说,这些外在事物和习惯虽然从外在来看是相同的,或者至少是相似的,但是由于时空和背景的差异,由其所引发和导致的僧尼之践行效果,甚至是反应都会有显著的差别。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身体修持相关的外在事物和习惯的研究上,这些外在事物和习惯包括了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寺院建置。据我们对现有佛教寺院文献的分析,处理的主要主题是如何净化个体的身口、使个体宁静、以及削发和修剪指甲。相对来说,这些行为占据了僧尼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且皆与身体的必然变化有关。它们也为印度和中国之间、宗教生活和世俗世界之间提供了一种连续性的意义。

    安海曼教授的代表作有:《四分律中的比丘尼戒》(The Discipline in Four Parts, Rules for Nuns according to the Dharmaguptakavinaya),三卷,Delhe, Motilal Banarsidass 2002年出版,共1211页;安海漫与S. Bumbacher主编,《佛教的传播》(Spread of Buddhism)Leiden, Boston, Brill 2007年出版,474页。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