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雷应邀出席“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风雷应邀出席“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

点击数:212 更新时间:2025-05-15 12:07:10

2025年5月13日上午,我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应邀出席“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

5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办的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嘉宾和北京、天津、河北、吉林、山西、四川、福建、江苏、山东等地的家书捐赠者、收藏者、研究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代表120余人出席活动。活动由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白庚胜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孙郁、方继孝、曾樾、刘涓迅、荣宏君、于永军进行了主旨发言,分别从文学、历史、伦理、教育等侧面阐述了家书的文化价值。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北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昌大学、中华书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集邮系统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论坛,分别从家书的多元文化价值、家书与家庭家教家风、家书的解读与出版、家书与集邮的关系等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相关报道见:http://www.banyuetan.org/wh/detail/20250513/1000200033136031747126979102721319_1.html。


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25-05-13 17:02     来源:半月谈网

2025年5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办的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活动由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

CpAAPmgjCsOAROlxAAB5WWUN5P4755.png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并致辞。他表示,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以抢救家书遗产、守护亲情家园、传承家书文化为宗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举。自2009年以来,人民大学肩负起抢救家书的历史责任,先后批准成立全国首个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首个家书博物馆,家书事业获得了稳定发展的平台。家书抢救小组通过征集、展览、出版、研究、宣传等措施,使民间家书的价值逐步显现,树立了人大家书品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郑水泉代表学校对20年来为抢救家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家书捐赠者、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等各界朋友表示感谢,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家书事业,团结社会各界共同为家书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努力。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白庚胜在致辞中表示,家书遗产是非遗的重要内容,保护家书是保护非遗的重要实践。人民大学及其家书博物馆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及一面旗帜。先知先觉,理智科学,藏宝馆所,教育传承,开启的正是人民文化在新时代的伟大自觉、自信、自尊、自豪,所代表的是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感谢抢救小组及各界人士付出的辛勤努力,殷切期望家书博物馆持续伟业,科技武装,古为今用,产生高端保护成果,发挥多种传承效益,为全面建成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与创新作出应有贡献。

据了解,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文化名人的倡议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2009年,家书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20年来,抢救家书项目和家书博物馆共收集家书8万余封,开办了“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2个常设展和“抗战家书展”“红色家书展”“两岸家书展”等20个临时展,出版《红色家书》《抗战家书》《中国民间家书集刊》《家书里的新中国》等家书图书20余种30余册。2021年,家书博物馆被北京市纪委监委和市委宣传部列为“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2023年,家书博物馆思政育人项目先后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主办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和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项目。截至2025年4月,家书博物馆共接待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北京市各单位团体个人6万多人次,在党风廉洁教育、优良家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受到广泛好评。

为表彰敬一丹、李春波为弘扬家书文化作出的突出贡献,主办方特授予他们“家书文化使者”荣誉称号。敬一丹现场捐赠了家书,李春波即兴演唱了歌曲《一封家书》。活动上,还有13位爱心人士捐赠了家书。

20年来,先后有2500多位各界朋友捐赠家书,主办方从中选出了100位,授予“亲情文化使者”称号,感谢、表彰他们为中国的民间家书抢救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并为当天到场的36位“亲情文化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本次纪念活动与2025中国家书文化论坛合并举行,主办方提前发布了征文通知,共有近60位学者提交论文。孙郁、方继孝、曾樾、刘涓迅、荣宏君、于永军进行了主旨发言,分别从文学、历史、伦理、教育等侧面阐述了家书的文化价值。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北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昌大学、中华书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集邮系统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论坛,分别从家书的多元文化价值、家书与家庭家教家风、家书的解读与出版、家书与集邮的关系等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