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良应邀在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日本佛教和日本社会”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文良应邀在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日本佛教和日本社会”

点击数:204 更新时间:2025-03-26 10:55:05

2025年3月20日下午,我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应邀在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日本佛教和日本社会”。

微信图片_20250326105713.jpg

讲座由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丁新老师主持,黄豪、罗洪彬、钱学生等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到场聆听。

在讲座中,张文良教授以夏目漱石、河合隼雄、稻盛和夫、村上春树等为例,讲解了佛教对日本社会、日本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并与听讲师生进行了答疑和互动。

本讲座是西华师范大学“外聘专家学术系列讲座”之一。

相关报道见:https://hc.cwnu.edu.cn/info/1037/19264.htm。


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应邀莅临学院讲学

时间:2025-03-24 编辑:鲜纪勇

2025年3月20日下午3点,应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评议员张文良教授在我校华凤校区文科楼623教室作了题为《日本佛教与日本社会》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丁新老师主持,黄豪、罗洪彬、钱学生等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张教授以商业巨擘稻盛和夫的故事为切入点,重现了稻盛和夫艰苦却充实的修行生活,生动展现了佛教对个人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深刻影响。随后,话题转向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弃猫》,讲述其父亲的故事,体现出佛教在日本家庭中的渗透。临床心理学者河合隼雄的研究经历也是讲座的重要内容。河合隼雄在心理治疗工作中,他发现佛教元素频繁出现在病人的梦境里,这促使他深入探讨佛教在日本人精神世界中的作用,并撰写了相关著作,为理解日本文化的心理层面提供了独特视角。此外,张教授详细描述了夏目漱石在圆觉寺参禅的场景,以及他对“赵州‘无’字”“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等公案的参悟过程,展现出传统禅宗文化与近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碰撞。最后,张教授认为日本佛教贯穿于日本社会的诸多领域,如个人价值观塑造、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等。

讲座结束后,丁新老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老师和同学们也围绕讲座内容向张文良教授踊跃提问,张教授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予以耐心解答。整个讲座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文:王启梅

摄:王启梅

审:王伟伟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