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惟善应邀前往安徽省九华山翠峰寺参加“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雪松惟善应邀前往安徽省九华山翠峰寺参加“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

点击数:2398 更新时间:2024-09-08 15:58:56

2024年9月7—8日,我所张雪松副所长、惟善副教授应邀前往安徽省九华山翠峰寺参加“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并分别发表学术论文《华严一乘法界图研究》、《有情与无情相互和谐的佛教生态》。

相关报道见: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4/09-07/10282063.shtml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4/09-08/10282243.shtml

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33137.shtml


“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4年09月07日 1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池州9月7日电 (记者 张晓曦)“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7日在安徽池州九华山举行,百余位中国宗教研究学者、佛教界代表人士出席,探讨深化生态佛学研究、增强生态寺院建设责任感等,冀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此次研讨会由九华山翠峰寺主办,安徽省佛教协会、九华山佛教协会指导。翠峰寺是安徽省重点寺院,始建于唐朝,1898年创办翠峰华严道场,以学堂形式传授华严经义,亦称“华严大学”。

研讨会开幕式上,九华山翠峰寺住持印刚法师致辞表示,翠峰寺秉承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推动寺院生态化,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致力于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此次研讨会得以顺利举行要感谢各界支持,未来翠峰寺将继续发扬佛教人文精神和生态智慧,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9月7日,“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池州九华山举行。中新网记者 张晓曦 摄

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慧光法师致辞说,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自古钟灵毓秀,翠峰寺环境清幽,名不虚传。此次学术研讨会努力构建互鉴交流的有力平台,推进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环保主旨对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佛教力量,希望佛教界代表人士、专家学者等积极交流探讨、建言献策。

9月7日,“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池州九华山举行,百余位中国宗教研究学者、佛教界代表人士出席并合影留念。中新网记者 张晓曦 摄

池州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齐满清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在继承和发扬地藏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汲取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让九华山佛教文化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此次研讨会正是从佛教的视角,探寻生态智慧给予我们应对环境问题的宝贵启迪,从而更好地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

安徽省佛教协会年度执行会长宽容法师表示,佛教与生态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更应从佛教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交流与碰撞,为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而努力。

安徽省民宗委副主任韩雷表示,此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平台,探讨如何将佛教的智慧应用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环保挑战中,相信在各位专家学者、佛教界代表人士的努力下,能够深入挖掘生态佛学的思想内涵,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为推动佛教中国化安徽实践贡献积极力量。

此外,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以及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也出席了开幕式和后续的学术研讨。(完)


中国宗教学者、佛教界人士研讨佛教生态思想与环保实践

2024年09月08日 11: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安徽池州9月8日电 (记者 张晓曦) 多位宗教学者、佛教界代表人士连日来在安徽池州九华山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佛教思想与现代生态观念高度契合,弘扬生态佛学,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保实践。

“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9月7日至8日在九华山举行,百余位中国宗教研究学者、佛教界代表人士出席。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惟善认为,佛教虽无与保护生态直接相对应的概念,却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人与其他众生、人与自然界相互和谐的理念。佛教的思想与现代生态观念高度契合,对其他生命形态的尊重,也是佛教走在世界文明前列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提及,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区,是中国名山圣地的典型代表。当地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可持续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也形成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

就进一步加强生态佛学建设,何虎生认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深入研究佛教文化内涵,发掘生态佛学建设思想资源,因地制宜弘扬生态佛学,建设生态文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从中国佛教寺院建设的角度指出,新时代的寺院建筑,不必拘泥于时代风格,古今建筑形式皆可采用,但应坚守佛教建筑中国化的根本,与寺院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相融合呼应。如何继承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新时代的寺院更好服务于当代社会需求,是摆在佛教界和社会各界面前的问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陆琼表示,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佛教开展的生态保护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推崇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节约自然资源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符合现代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绿色生活方式;又如寺院及其周边山林的植被往往保持良好,逐渐形成了佛教寺院丛林掩映、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形象,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典型体现。

九华山翠峰寺住持印刚法师认为,佛教经典《华严经》的核心思想是“劳动创造美好世界”,佛教本身是实践性宗教,通过努力践行敬畏自然,善待万物,人与自然融合,和谐共生。从佛教文化特色、环境资源优势、生态文化要求等方面探索生态寺院建设,可以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他还表示,此次研讨会见证了佛教生态思想在当代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佛教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契合之处,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有益启示。

“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由九华山翠峰寺主办,安徽省佛教协会、九华山佛教协会指导。(完)

【编辑:叶攀】

进行时丨“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分会场报告

来源:大菩文化  发布时间:2024-09-08

2024年9月7日,由九华山翠峰寺主办的“青翠世界 生态佛学”第三届九华山翠峰华严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圆满。9月7日下午至9月8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专家学者、大德法师共65人围绕佛教生态思想研究、佛教生态文化研究、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九华山佛教生态环保研究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本次研讨会专家学者共提供论文70余篇,共同为生态佛学建设建言献策。

 

第一分会场全景.jpg

 

主题一:佛教生态思想研究 

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探讨了佛教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提供了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视角,揭示了佛教教义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当代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指导,也为更好地理解佛教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9月7日第一分会场(上半场) 

第一分会场现场图.jpg

 

戒幢佛研究所研究部主任、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德安法师报告的主题为《华严原人思想视角下的佛教生态伦理》。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黄公元报告的主题为《试论<九华山志>中藕益早期文集文章及其生态思想意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学愚报告的主题为《佛法生態學的現代詮釋》。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永革报告的主题为《论华严“一界开二门”及其佛教生态论转化》。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维中报告的主题为《华严宗法界缘起论蕴含的生态思想》。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教授邱高兴报告的主题为《华严六相圆融观略述》。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红兵报告的主题为《文偃禅师云门宗生态思想》。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韩焕忠报告的主题为《寒山子对隐居环境的体会和感受——寒山子隐居诗浅析》。《安徽佛教》编辑部编辑余世磊报告的主题为《“禅茶一味”沁天下——安徽佛教对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贡献》。

 

1-1-1.jpg

1-1-2.jpg

1-1-3.jpg

1-1-4.jpg

1-1-5.jpg

1-1-6.jpg

1-1-7.jpg

1-1-8.jpg

1-1-9.jpg

 

本场报告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张云江主持,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姚彬彬作为评议人,共有9位学者发表主题汇报。 

DSC07954.jpg

 

9月7日第一分会场(下半场) 

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忠伟报告的主题为《从“无情有性”到涅槃“一心三德”——孤山智圆的“心性”解脱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勇报告的主题为《华严法界的生态诗学意蕴》。高雄光德寺净觉僧伽大学教授陈士滨报告的主题为《“无情”仍具有“佛种”的因缘探讨》。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张云江报告的主题为《席瓦尔(PADMASIRI DE SILVA)的佛教环境哲学刍议》。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习细平报告的主题为《佛教华严学“整体主义”理念对生态问题的启示》。河南佛教学院华藏寺能德法师报告的主题为《印度佛教的“山林”属性及其生态提醒》。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姚彬彬报告的主题为《佛教华严学“整体主义”理念对生态问题的启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黄伟龙报告的主题为《印度佛教的“山林”属性及其生态提醒》。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赖学辉报告的主题为《华严法界观的生态学意涵与环保启示》。浙江大学博士生孙悦报告的主题为《加里·斯奈德生态思想中的道禅因素》。

 

1-2-1.jpg

1-2-2.jpg

1-2-3.jpg

1-2-4.jpg

1-2-5.jpg

1-2-6.jpg

1-2-7.jpg

1-2-8.jpg

1-2-9.jpg

1-2-10.jpg

 

本场报告由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杨维中主持,《安徽佛教》编辑部编辑余世磊作为评议人,共有10位学者发表主题汇报。

 

第一分会场现场图2.jpg

 

主题二:佛教生态文化研究

 

佛教生态文化研究深入探讨了佛教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旨在从佛教思想和美学等多个角度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关注佛教教义本身,还关注这些教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体现和应用。

 

总体而言,佛教生态文化研究展现了佛教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深刻内涵,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指导。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如何为现代社会提供生态保护的智慧和方法。

 

DSC07978.jpg

 

9月7日第二分会场(上半场)

 

东南大学教授、江苏尼众佛学院副院长董群报告的主题为《禅师之“境”的生态审美特性》。上海佛学院、上海佛教居士林教授金易明报告的主题为《佛教缘起论、心识说与生态文明建设随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周勤勤学生窦建英博士生代发言,报告的主题为《基于佛理、合乎科学、助力环保之放生如何可能》。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凤鸣报告的主题为《佛教寺院建筑的生态美学》。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陈金凤报告的主题为《憨山德清的华严宗功业及其对晚明佛禅文化生态的影响》。中山大学图书馆研究员李福标报告的主题为《<华严宝镜>与清初岭南社会生态》。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谭洁报告的主题为《梁武帝萧衍的护生故事及其政治隐喻》。山东社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于飞报告的主题为《佛教寺庙园林的生态内蕴及当代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陆琼报告的主题为《关于佛教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赵文报告的主题为《宋代禅宗清规之中的生态理念》。

 

2-1-1董群.jpg

2-1-2金易明.jpg

2-1-3博士生窦建英代周勤勤发言.jpg

2-1-4韩凤鸣.jpg

2-1-5陈金凤.jpg

2-1-6李福标.jpg

2-1-7谭洁.jpg

2-1-8于飞.jpg

2-1-9陆琼.jpg

2-1-10赵文.jpg

 

本场报告由上海佛学院、上海佛教居士林教授金易明主持,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胡永辉作为评议人,共有10位学者发表主题汇报。

 

第二分会场现场图2.jpg

 

主题三:佛教生态环保实践

 

佛教生态环保实践是佛教对现代社会环境保护挑战的积极回应,它涵盖了佛教哲学、伦理和实践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这些实践包括生态寺院的建设、佛教素食文化的推广、戒律观的现代诠释、以及佛教教育在提升环保意识中的作用。

 

总体而言,佛教生态环保实践是佛教传统与现代环保需求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寺院建设、教育推广、社区参与和个人修行等多种途径,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方法。

 

9月7日第二分会场(下半场)

 

第二分会场现场图3.jpg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向世山报告的主题为《生态寺院“五境”营造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建伟报告的主题为《四川生态寺院建设中党政部门、佛协与寺院互动经验》。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建光报告的主题为《佛教戒律观的生态意蕴及其现代价值》。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欧阳镇报告的主题为《一诚法师佛教生态理念及实践探析》。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公伟报告的主题为《佛教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教授陈坚报告的主题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生态寺院之厕所问题》。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学所副研究员全军报告的主题为《佛教素食对生态环保的作用》。香港中华书局编辑许颖报告的主题为《探索一种佛教参与生态共建的创新途径——两则生态保育与生命教育实例引发的思考》。香港珠海学院教授寂和法师报告的主题为《从传统放生到奉斋放生——探讨佛救慈悲理念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路径》。

 

2-2-1向世山.jpg

2-2-2赵建伟.jpg

2-2-3王建光.jpg

2-2-4欧阳镇.jpg

2-2-5王公伟.jpg

2-2-6陈坚.jpg

2-2-7全军.jpg

2-2-8许颖.jpg

2-2-9寂和.jpg

 

本场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周勤勤主持,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赵文作为评议人,共有9位学者发表主题汇报。

 

第二分会场现场图.jpg

 

主题四:九华山佛教生态环保研究

 

九华山佛教生态环保研究深入探讨了这一佛教圣地在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贡献。研究涉及历史、文化、教育和实践等多个维度,反映了九华山佛教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行动。

 

从历史角度来看,九华山的佛教道场,如翠峰华严道场,不仅是宗教修行的场所,也是生态保护的先行者。月霞、虚云法师等高僧大德在此弘扬华严宗,强调了佛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九华山的佛教教育,特别是华严大学的创办,也体现了佛教对生态智慧的传承和普及。综合来说,九华山佛教生态环保研究展现了佛教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实践和文化传承,九华山佛教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9月8日第一分会场

 

池州市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寿新报告的主题为《月霞、虚云法师与翠峰“华严道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徐文明报告的主题为《翠峰华严道场创建考》。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尹文汉报告的主题为《九华山华严寺(回香阁)小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张雪松报告的主题为《华严议程法界图研究》。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孙桂彬报告的主题为《欧美当代佛教生态伦理思想基础研究》。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研究员陈琼报告的主题为《试论九华山翠峰寺与人文共生的生态美学》。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讲师李心苑报告的主题为《佛教视域下的自然医学——四个维度的观察》。

 

1-3-1陈寿新.jpg

1-3-2.jpg

1-3-3.jpg

1-3-4.jpg

1-3-5.jpg

1-3-6.jpg

1-3-7.jpg

 

本场由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黄复彩主持,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韩焕忠作为评议人,共有7位学者发表主题汇报。

 

第一分会场主持人.jpg

第一分会场评议人.jpg

 

9月8日第二分会场 

中国佛教协会《法音》编辑部编辑王丽心报告的主题为《佛寺应成为生态化的示范区——古今寺院的环保实践谈》。河南佛教学院华藏寺天然法师报告的主题为《从心建设美好世界——依经典智慧构建环保意识推进环保发展》。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副秘书长郭兵报告的主题为《略论赵朴初居士生态环保思想及其实践》。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胡永辉报告的主题为《近代中国汉传佛教放生组织的环保实践》。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迎雪报告的主题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佛教生态寺院建设思路及举措探讨》。合肥师范学院教授、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研究员宋红梅报告的主题为《佛教寺院园林:生态与教育意义的综合研究》。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张艳超报告的主题为《加里·斯奈德佛教生态哲学的可践行路径——以厦门南普陀寺为例》。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乔英斐报告的主题为《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放生叙事研究》。

 

2-3-1王丽心.jpg

2-3-2释天然.jpg

2-3-3郭兵.jpg

2-3-4胡永辉.jpg

2-3-5马迎雪.jpg

2-3-6宋红梅.jpg

2-3-7张艳超.jpg

2-3-8乔英斐.jpg

 

本场报告由中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永革主持,山东社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于飞作为评议人,共有8位学者发表主题汇报。

 

第二分会场主持人+评议人.jpg

 

分会场研讨至此圆满结束,经过此次研讨会,九华山翠峰寺将不断总结经验,梳理问题,优化生态寺院建设经验,努力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和佛教事业的健康传承。(图/妙九 文/果味)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