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良张雪松应邀前往浙江省佛学院参加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暨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文良张雪松应邀前往浙江省佛学院参加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暨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

点击数:3390 更新时间:2024-07-24 02:25:45

2024年7月20—21日,我所张文良副所长、张雪松副所长应邀前往浙江省佛学院参加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暨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

张文良副所长在开幕式上代表学者致辞,并发表论文《永明延寿的如来藏思想述评》;张雪松副所长担任第二场主持人,并发表论文《简析宋代佛学与佛教中国化》。

2024年7月20日上午,“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暨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浙江宁波雪窦山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浙江佛学院(总部)主办,宁波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在开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佛学院院长、雪窦山资圣禅寺方丈怡藏法师首先致欢迎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张文良代表与会学者致辞,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宁波市民宗局局长王邦进先生代表宁波市民宗局致辞,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处长楼剑涛代表浙江省民宗委对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韩国东国大学、辽宁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东京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40余人,浙江佛学院(总部)部分师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和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由浙江佛学院(总部)常务副院长持定法师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由华侨大学张云江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黄公元教授、厦门大学刘泽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武汉大学孙劲松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定源法师、东京大学柳幹康教授作了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后,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分组进行了研讨。

7月21日上午,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在浙江佛学院(总部)圆满闭幕。闭幕式由浙江佛学院(总部)研究生导师普明法师主持,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泽亮作了会议学术总结,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维中作为学者代表发言,浙江佛学院(总部)常务副院长持定法师代表院长怡藏大和尚致辞。

相关报道见: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33055.shtml、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33059.shtml、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33061.shtml。


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暨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浙江佛学院(总部)举行

来源:浙江佛学院发布时间:2024-07-20

2024年7月20日上午,“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暨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弥勒道场雪窦山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浙江佛学院(总部)主办,宁波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01  开幕、奏唱国歌

开幕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韩国东国大学、辽宁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东京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40余人,浙江佛学院(总部)部分师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佛学院(总部)常务副院长持定法师主持。

09会场全景.jpg

02观众席唱国歌.jpg.jpg

02  领导致辞

03怡藏法师致辞.jpg

怡藏法师致欢迎辞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佛学院院长、雪窦山资圣禅寺方丈怡藏法师首先致欢迎辞。他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佛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需要传承和弘扬。雪窦山作为佛教名山,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成立禅文化研究院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扬禅文化资源,推动禅文化研究,为广大学者、佛教界人士、佛学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他表示,研究院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文化自信工作思想,探索佛教中国化、现代化路径,助力打造佛教中国化“示范窗口”,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04学者代表张文良教授发言.jpg

张文良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张文良代表与会学者致辞。他首先回顾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强调了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伟大思想家如释道安、六祖慧能、太虚法师等对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贡献。随后,他特别指出永明延寿禅师作为佛教思想史上的传奇人物,其“禅净合一”“禅教一致”“性相不二”等思想对佛教中国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并深刻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他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深入挖掘永明延寿禅师的思想内涵,为其在思想史上的定位提供精准把握,进一步推动佛教中国化研究的发展。

05宁波市领导王邦进发言.jpg

王邦进局长致辞

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宁波市民宗局局长王邦进先生代表宁波市民宗局致辞。他对研讨会的开幕和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的揭牌表示祝贺,并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把握正确方向。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深对教义教规的时代化阐释,共同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找到传统禅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点,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可参与。三是要积极服务社会。要传承弘扬佛教界奉献社会、利益众生的优良传统,通过做深做透禅文化这篇大文章,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会。

06浙江省民宗委领导楼剑涛发言(备用).jpg

楼剑涛处长致辞

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处长楼剑涛代表浙江省民宗委对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佛教界应致力于弘扬包括禅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贡献力量。二是促进文化交流,构建命运共同体。推动禅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普及,促进国内外禅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服务社会发展,提升民众幸福感。通过论坛的深入研讨与交流,将禅文化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探索出更多有助于提升民众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WechatIMG2263.jpg

持定法师主持仪式

03  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

07揭牌仪式.jpg

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揭牌

04  合影留念

15大合影.jpg

05  主题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由张云江教授主持,有六位国内外佛教研究的著名学者作了主题发言。

杭州师范大学黄公元教授作了题为“智觉延寿与宁波佛教——以永明智觉延寿大师在宁波地区初转法轮的行迹为重点”的主题发言。

16主旨发言1.jpg

黄公元教授发言

厦门大学刘泽亮教授主题发言的题目是“新发现《宗镜录具体》及其意义”。

19主旨发言2.jpg

刘泽亮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主题发言的题目是“永明延寿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23主旨发言3.jpg

张文良教授发言

武汉大学孙劲松教授主题发言的题目是“永明延寿的戒律思想研究”。

25主旨发言4.jpg

孙劲松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定源法师主题发言的题目是“域外现存永明延寿著作佚文考论”。

29主旨发言5备用.jpg

定源法师发言

东京大学柳幹康教授主题发言的题目是“延寿的立场——禅在变革时代的重新思考”。

31主旨发言6.jpg

柳幹康教授发言(线上)

“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后续分组研讨将持续至7月21日上午,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学术讨论,为推动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佛教中国化贡献力量。(文/浙江佛学院 图/妙九 浙江佛学院 )

编辑:妙九 责任编辑:张妙


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在浙江佛学院(总部)圆满闭幕

来源:浙江佛学院发布时间:2024-07-21

1.jpg

7月21日上午,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在浙江佛学院(总部)圆满闭幕,浙江佛学院(总部)研究生导师普明法师主持闭幕式。

2.jpg

普明法师主持闭幕式

3.jpg

刘泽亮教授作会议学术总结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泽亮作会议学术总结。他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成绩,指出会议汇聚了众多学者的智慧与洞见,具有深刻学术意义与现实指导价值;他认为,立足禅文化论坛这一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以及学术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与积累,一定能形成独具雪窦山特色的禅文化研究体系,这是对雪窦山深厚文化底蕴的致敬,也是对禅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

4.jpg

杨维中教授作学者代表发言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维中作为学者代表发言。他指出,成立雪窦山禅文化研究院并举办首届论坛,对于凸显禅文化研究价值,促进学术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禅文化研究现状与挑战,他呼吁教界与学界携手合作,创新研究视角与方法,共同促进禅文化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最后,他期望通过这一平台,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禅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共同推动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jpg

持定法师代表院长怡藏法师致辞

浙江佛学院(总部)常务副院长持定法师代表院长怡藏法师致辞。持定法师表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宁波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的鼎力支持,离不开与会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背后默默的付出。他表示,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的圆满闭幕,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禅文化研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禅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论坛展示了学术界人士的智慧结晶,为禅文化的研究深化注入了动力。学院将借此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宗教院校的“三个基地”作用。(文/浙江佛学院 图/妙九 果木)

6.jpg

研讨会现场

7.jpg

研讨会现场

编辑:妙仝 责任编辑:张妙


雪窦山首届禅文化论坛会议综述总结

来源:浙江佛学院发布时间:2024-07-21

经过近两天的讨论,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福建、广东、四川、陕西、甘肃、江西、安徽、 辽宁、黑龙江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大学、社科院、佛学院36个单位的代表,发表论文43篇。围绕延寿生平行迹、佚文考辨,与宁波、雪窦寺等江南佛教的关系,禅佛学思想,海内外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延寿生平行迹、佚文考辨与江南佛教(雪窦山(寺)、宁波佛教)

1、生平行迹

《延寿与德绍禅师》,考察了德绍行历以及延寿在其门下参禅的历史事实。德韶弟子众多,最著名的是永明延寿、报恩绍安、普门希辩、五云志逢、文谦、朋彦等。延寿在禅学上的成就即是来自于德韶禅师的座下,成为禅门法眼宗的第三代传人。

《永明延寿早年行迹考证》指出,早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有特点,是促成其禅修精进并最终开悟、成为法眼宗的法嗣与国师的继任者的重要过程。

《永明延寿与五代宋初雪窦寺的复兴》一文,对于延寿生平经历特别是在雪窦寺的弘法活动进行了探讨,进一步确定了其生卒年,明确三十四岁师从杭州龙册翠岩令参出家,并在雪窦寺培养了行明等杰出弟子。

《智觉延寿与宁波佛教——延寿在宁波地区初转法轮行迹》,延寿自行成就之后,初转法轮是从古慈溪(今慈城)西峰院开始的,宁波地区是弘法利生的最初宝地,纠正以往研究中的某些模糊说法,厘清并深化对延寿大师生平行历及其贡献与影响的认识。延寿是“二觉道场”雪窦寺的第一觉,是创建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山弥勒道场的宝贵资源。

2、佚文考辨

《域外现存永明延寿著作佚文考论》,指出《示四众披袈裟因缘》一文,实为延寿所作, 当是延寿晚年的作品,反映了晚年教化活动和律学思想。在韩国和日本相继被抄写、刊刻, 充分反映出它在域外的流传与接受程度,对考察延寿思想在东亚的传播具有一定意义。

3、江南佛教

禅与咒——《方丈实录》所见的东南佛教,持咒、印咒为理解延寿形成丰富性与东南佛教特色提供多维视角。探讨了永明延寿在这部《实录》中每每以持咒或劝人持咒的形象出现这一记载,如果结合吴越王大量印制《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并造塔供养的种种事迹,或可借此一窥彼时东南佛教的发展样态。

《释“长老知事人”——兼论雪窦寺十方住持制的成立时间》一文,结合文本分析与其他同时期文献,“长老知事人”系两种身份而非一种身份,作“长老、知事人”,考察“长老、知事人”的制度起源。并提出,无论是“校注本”还是CBETA,均将“长老知事人”合为一词,未加点断。那么“长老知事人”一语该作何解?遗憾“校注本”与CBETA未对此作出说明。将“长老知事人”理解为一寺院特殊职位,还是一人兼“长老”“知事”两职,亦或其他情况,有待进一步考察。

二、永明延寿禅佛学思想研究

1、唯心思想

《如来藏思想》,永明延寿的“心一元论”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石是如来藏思想,其如来藏思想受到法藏、澄观、宗密等华严思想家如来藏思想影响的同时,也超越了华严宗的宗派界限,力图从诸宗融合的立场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中观思想统合起来。

《从“体用”范畴看永明延寿佛教中国化之“一心”思想》,隋唐时期佛教宗密、宋初 永明延寿等佛教哲学家的“一心”理论,是将中国哲学“体用”范畴充分运用于佛教理论 构建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

《宗镜录》“一心二门”的构架、《以真心融摄唯识义》认为,《宗镜录》是对大乘三系教理的系统整合,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创造性贡献,其唯识学思想以护法学说为正脉,而又将融摄于真心之中。

2、禅学思想

《延寿的立场——禅在变革时代的重新思考》,延寿虽被后世称为法眼宗的三祖,但其目的并非为了宣扬自派的优越性,而是为了统摄所有的佛教思想和实践,以佛心为核心统摄唐代之前的多样性佛教而编纂的《宗镜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禅尊达摩:永明延寿禅学体系建构的内涵》呈现了延寿的禅学思想,为了说明延寿“禅尊达摩”的主旨,论文将从“禅尊达摩”的内涵探讨延寿禅学思想的根本立场与核心观点。从总体上以“禅尊达摩”为定位、实践、方法研究延寿的禅学思想,论述延寿以“禅尊达摩”而复归达摩禅,是以达摩禅作为禅门的法式,对治禅弊、弘传禅宗。

3、禅教一致

“一心为宗”融会华严“法界缘起”等思想,及其“禅教一致”的会通思想。延寿在《宗镜录》中“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的要旨乃出自《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诠释华严的教理犹如“宗镜”,统摄于“一心”,相应于万法之教,其主要说明华严“一心俱足法界缘起,而一切法界尽归一心所统摄”的思想。本文拟以永明延寿“一心”的禅思想对华严诠释的理路,探讨延寿以禅宗法眼宗的身份融会华严的建构理论。拙文即欲在此一问题上抛砖引玉,以利于现代行禅者的学修理路。

《方立天先生的永明延寿研究》。方先生认为永明延寿的禅教一致论是佛教发展的历史要求,他对永明延寿禅教一致论的基本内容展开了分析论述,最后还讨论了永明延寿禅教一致论思想的历史影响。方先生对永明延寿的研究,可以给后学带来多方面的重要启发,如,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深入了解一位佛门大师的思想,才能体会其重要性,才能体会其重要性;研究一代佛门大师的思想,应抓住其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把握其核心观念,理出其思维逻辑;在进行佛门大师个案研究时,要时刻牢记其宗旨,即“有助于今后编写出一部更加充实、生动、全面的中国佛教史,也为全面总结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学术性的贡献”。

4、其他思想

“大乘菩萨戒”戒律思想,认为永明延寿在《宗镜录》《受菩萨戒法并序》等著作中,对于人、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的戒律都有所论述。大乘戒学以菩提心为核心,在乘急高于戒急的基础上强调乘戒兼急。延寿据此对各种戒律的精神实质进行了比较探究。永明延寿大师以大悲心察视有情,发大智慧提倡心学特质的大乘菩萨戒,对禅与戒的关系进行了法义层面的梳理,具有振聋发聩,拨乱反正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当时清规的义理层面的重要补充,以此正如来真实意以正后世学人之视听。对后世行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禅净四料简》的四种人生观,净土信仰、唯心净土思想及其影响。延寿大师的著作,融汇了宗门与教下诸宗,尤重禅净二宗齐修,融汇禅净律密各家。其著作不仅在教理上,阐明了圆融妙慧的戒乘俱急思想,更是撰写《受菩萨戒法》仪轨,致力于将大乘菩萨戒落实在具体实践之中。

《宗镜录》中的弥勒思想、二谛思想。延寿大师的戒律思想,多见于《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和《受菩萨戒》(并序)之中,并将一心为宗的思想体现于菩萨戒法的修持之中。延寿大师提倡的大乘菩萨戒,即是站立在“心性圆净”基础上的戒律观,是“千圣之地,生万善之基”,是“如来最上之乘,祖师西来之意”,可以说延寿大师将受持大乘菩萨戒法,等同于了佛法修行的根本要诀。延寿大师所倡导的心学特质的大乘菩萨戒,其“一心为宗”为心性论和“以菩提心为基础”的修道论内涵,对太虚大师等佛学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继承自中国传统法治伦理的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产物。对后世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居诗》中的顿悟与圆修。《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自元代以来流传较广,影响海内外。其内容方面既有议论说理、抒怀明志,也有山居记事,写景则穿插其中,主要起到借景抒怀、以景明志、依景显理的作用。延寿禅师的山居诗总体以“闲”为基调,在“闲意”“闲行”“闲思”“闲趣”之中,参悟世俗与禅法,并劝人看破世情,及时修行。艺术手法方面,用典、拟人、仿拟、对比等多种修辞交相使用;摹物状景,活泼灵动,充满生机。延寿禅师虽写禅寂,却不黏缚于禅寂,既具有浓郁的文学意味,又从佛教角度阐发了对儒、道的观点与态度,也在禅宗实修中,透露出坚定的出尘意志与情怀,丰富了今人对永明延寿生平行履的认知。

三、在海内外的影响

1、国内

《宗镜录》的传播史对后世的影响。延寿在吴越钱俶等国王“最所钦尚”的扶持下完成了《宗镜录》,他倡导佛祖同诠,“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为归趣,融会唯识、华严、禅宗和净土等派系,使宋以后佛教各派融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足以影响中国佛教发展的重大贡献。文章以永明延寿“一心”思想为主线试图从三方面研究:一、永明延寿的生平历程及著作;二、永明延寿“一心”的理论特色;三、永明延寿“一心”诠释唯识学“五位百法”。

《异代知音——永明延寿与惠洪》,惠洪自早岁开始阅读《宗镜录》,手不释卷者达几十年,其自言“遵永明之旨”,视《宗镜录》为禅教之纲宗、真理之准绳。北宋末名僧惠洪《林间录》《林间后录》《石门文字禅》等著作中,赞颂、怀念永明延寿诗偈六首,为《宗镜录》题记两篇,摘抄《宗镜录》内容八处,其中一处是惠洪误记。惠洪自早岁开始阅读《宗镜录》,手不释卷者达几十年,其自言“遵永明之旨”,视《宗镜录》为禅教之纲宗、真理之准绳。称惠洪为永明之异代知己,并不为过。

新发现《宗镜录具体》及其意义。《宗镜录具体》作为陶奭龄以禅证儒的代表性作品,长期以来被学界认为“已佚”而不得其详。以点校整理新发现的文本为基础,对其抄撮的具体方式、历史理论缘起及其工作底本进行系统疏理,对于彰显《宗镜录》要义、完整呈现陶奭龄的心学思想、把握其思想特质,以及理解晚明阳明学的走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心灯永明——《宗镜录》对于近代佛教影响史述略,从永明延寿与“禅法烂熟时代”、 禅教归净与克服禅弊等两个方面,对《宗镜录》的影响进行了阐释。永明延寿对于禅宗明心见性,丰富了禅宗心性论的佛典理据,并且对外佛教交流史最具有影响的僧人,成为唐五代古典禅的殿军人物,影响深远。其大力倡导禅净合修或许可能导致“消禅归净”,对禅弊的克服或许导致对禅宗本身的“克服”。法眼宗的“三世而绝”,非时非运更非命,乃在人对禅法的真领悟。

《五季乱与五宗昌》,探讨了禅僧的方镇交往、各支禅系的盛衰与地域分布、禅学里的宗风主题,及以文益、德韶、延寿为代表的法眼宗的发展取向等问题。学界应重视“五代十国禅宗”的这一领域,并将其作为唐代禅与宋代禅之间的独立禅宗史分期开展全面研究。

《宋代佛学与佛教中国化》,分析永明延寿、契嵩等宋代僧人以儒佛一贯论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心性论,认为禅门的“真心”一元论,与儒家讲的心统性情具有同构性。中国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三教格局;在此三教格局基础上,以永明延寿、契嵩等宋代僧人的思想学说为核心,探讨了作为儒佛一贯论的哲学思想基础的心性论问题。禅门的“真心”一元论,与儒家讲的心统性情具有同构性,是儒佛一贯、佛道一贯,禅教一致、顿渐一致的理论基础。

《从永明延寿的“禅教一致”思想看唐宋佛教转型》指出,延寿强调“性宗”对空、 相二宗的兼容,纠正唐末五代禅宗流弊,开创了宋以后三教融合的思想氛围。五代宋初法眼宗延寿大师弘扬“禅教一致”思想,该思想以会通“性、空、相”三宗为特色,其主旨是“以心为宗”,其根本含义是“无相真心不变随缘,与一切法不一不异”。此举既契合禅宗顿悟之精神,又针对当时佛教界存在的弊病,尤其是破除妄执宗门以及不重实际、不明教理的愚昧,提出改良方案,为宋以后禅教一致、禅净双修、性相融合的佛教大趋势做了系统的准备。“性宗圆教”是延寿大师“禅教一致”思想的核心,通过研究这一思想可以看出,其立场是“性宗”,并强调“性宗”对空、相二宗的兼容,目的是试图用“性宗”取代“空宗”在禅门中的主导地位,进而为纠正唐末五代禅宗流弊提供理论方针,而正是这种合理化倾向,开创了宋以后三教融合的思想氛围。

《《宗镜录》中的弥勒思想阐释》指出,《宗镜录》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显示出了弥勒信仰在中土发展至十世纪,其愈加所具有的大乘智慧的特点,是汉传佛教本土化的证明。弥勒具有当来下生佛的身份,他作为佛果圆满的未来佛已经成为一个形象符号特征,用来说明其它佛教理论;再者,弥勒是瑜伽行派的祖师,在提到瑜伽行派的理论时他的名字也经常被提及来作为理论论述合理性的佐证;第三,弥勒作为佛具有空性智慧的圆满,他已经证得菩提,心中“豁然无所有”,是用来说明法性不一不二,缘起空幻,净秽唯心所现的般若空观智慧的大乘佛教人物。

《永明延寿与禅宗“见性”观念的元问题论释》指出,从古至今,凡参禅皆言“见性”虽已成为常态,但世人所重者,基本都在内在的价值确认与外在的实践探索两方面,至于“见性”观念本身的原理构成,则鲜有人作出专门的解释。综观中国佛教史,永明延寿乃是一个例外,他基于禅教一致的立场,不仅将“能见性者”、“所见之性”和“见性模式”等诸多元问题重新纳入审视的范围,而且还尝试融合经教、禅法对此类问题进行论释。在禅宗看来,永明延寿对“见性”观念的元问题论释,或许与“直指人心”之要旨背道而驰;然而若想从学理逻辑上实现对“见性”观念的理解,永明延寿的相关论释,反而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线索。

2、国外

永明延寿禅师对日韩的影响研究,尤其是根据碑铭、拓文,永明延寿与高丽弟子智宗、英俊生平考《万善同归集》在韩国古代的刊印与发行。延寿除了作《宗镜录》外,还作了《万善同归集》三卷,《唯心论》一卷、《神栖安养赋》 二卷、《安慧相资歌》一卷和《警世》一卷等著作,后世诸学人对延寿评价极高。延寿为钱俶等国王“最所钦尚”,而且数千万的著作传到高丽国,国王称赞,并遣使送金线袈裟等礼物赠予延寿。

延寿“一体两翼”思想的国际化表达——以镰仓时期无住《杂谈集》为例。永明延寿倡导“事理无碍”、“禅教净合一”的圆融精神,为宋代之后中国佛教的义理创新、修持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架构。随着禅宗东渐日本,主张“圆融相即”的佛禅思想开始在中世日本社会传播。但中世日本社会是如何对上述思想进行摄取和改造的,其内在结构和建构逻辑如何,从这些角度开展的探讨尚不多见。基于以上问题,文章以中世日本佛教思想家无住道晓著作《杂谈集》为对象,对无住与延寿之间的思想联系予以剖析,进而厘清《杂谈集》借鉴延寿思想的内在理路,论述延寿“一体两翼”思想海外本土化的阐释逻辑和建构方式。同时,结合无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解读《杂谈集》的思想影响和历史作用。

日本的永明延寿研究。宋代以后,永明延寿作为禅宗、净土宗的两宗祖师,他的著作尤其是《宗镜录》受到历代高僧乃至朝廷的推崇。与此相对,《宗镜录》虽早在平安末期之前便传入日本,但却受到了冷落,在当今的日本学界和教界的知名度都很低。2015年柳干康教授出版的《永明延寿と「宗鏡録」の研究——一心による中国仏教の再編》以“一心”为线索,从思想史角度对永明延寿及其《宗镜录》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中的定位及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永明延寿及《宗镜录》研究的重要著作。

编辑:妙仝 责任编辑:张妙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