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晚,我所张雪松副所长应邀主持北京大学文研院学术讲座。
5月27日晚,北大文研院主办的“大事因缘:佛教与中国文化”系列学术讲座第二期在北大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孙英刚教授应邀主讲“佛教对中古政治的影响——犍陀罗来的证据”。讲座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雪松副所长为主持人,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李静杰教授为评议人。
孙英刚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佛教在亚洲的兴起与传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佛法东传,不惟是信仰与宗教的输出输入,也是意识形态的融合与激荡;不但置中古时代人的心灵世界于佛光的照耀之下,而且重塑政治内涵,改造政治话语,为统治者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使中国、日本等亚洲诸国政治面貌与思想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古时代的政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与中土植根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思想、强调统治者须“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君主观念相比 ,佛教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描述,以及对理想的世俗君主的界定,都有其自身的信仰和思想背景。尽管佛教王权(Buddhist Monarchy)的传统并没有在中国历史上形成长期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影响,但是大乘佛教有关救世主弥勒和理想君主转轮王的观念,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数百年间,曾经对当时中土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犍陀罗保存的大量图像资料,为我们理解佛教史及中古史的上述层面提供了学术契机,是值得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
除现场讲座外,该讲座还通过北大文研院视频号、b站和抖音平台进行了直播。该讲座为北大文研院讲座第335讲。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