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亮昊博士在我所作学术讲座“数字人文与佛教研究: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与成果”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卢亮昊博士在我所作学术讲座“数字人文与佛教研究: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与成果”

点击数:712 更新时间:2024-05-15 18:03:41

2024年5月14日上午,卢亮昊博士在我所作学术讲座“数字人文与佛教研究: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与成果”。

2024年5月14日上午,American Theolog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ATLA,美国神学院图书馆协会)Religion Database Metadata Editor卢亮昊博士,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301进行了题为“数字人文与佛教研究: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与成果”的学术讲座。卢亮昊博士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硕士、宗教学博士。本场讲座由我所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劲杨教授、我所所长助理王俊淇副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等的硕博士研究生与博士后于线下参加讲座。

卢亮昊博士的讲座充分展示了数字人文在佛教研究领域的应用与成果,为大家介绍了一种前沿的学术研究方法,极大地开拓了与会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讲座后,魏德东教授、刘劲杨教授、王俊淇副教授及在场同学们,分别就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可以应用的具体数字人文手段、数字人文方法可能为学术研究带来的突破等问题,与卢亮昊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该讲座为我所主办的宗教学术讲座总第367期。

相关报道见:https://mp.weixin.qq.com/s/C3Te7IueMD3l7LcDcIlpPw。


卢亮昊校友发表“数字人文与佛教研究”演讲

ICBS 2024-05-15 15:07 北京

2024年5月14日,American Theolog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ATLA,美国神学院图书馆协会)Religion Database Metadata Editor卢亮昊博士,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301进行了题为“数字人文与佛教研究:文本挖掘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与成果”的学术讲座。卢亮昊博士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硕士、宗教学博士。本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劲杨教授、王俊淇副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等的硕博士研究生与博士后于线下参加讲座。

1.jpg

在讲座中,卢亮昊博士首先介绍了数字人文在佛教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及“远读”(distant reading)等研究方法。

2.jpg

其后,卢亮昊博士介绍了Edward Slingerland、Marcus Bingenheimer、杨志常等海内外学者运用数字人文手段,分析中国哲学古典文献、中国佛教历史人物与中国佛教汉文注疏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了自身运用数字人文手段,分析《太虚大师全集》等佛教文献的初步结果,充分且生动地说明了数字人文在佛教研究领域的应用与成果。

3.jpg

4.jpg

5.jpg

最后,卢亮昊博士总结了数字人文在佛教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认为数字人文目前主要还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其得出的结果离不开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学者的分析,并且,在运用数字人文方法时,也需要注意不同模型带来的结果偏差等问题。

卢亮昊博士的讲座充分展示了数字人文在佛教研究领域的应用与成果,为大家介绍了一种前沿的学术研究方法,极大地开拓了与会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讲座后,魏德东教授、刘劲杨教授、王俊淇副教授及在场同学们,分别就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可以应用的具体数字人文手段、数字人文方法可能为学术研究带来的突破等问题,与卢亮昊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6.jpg

讲座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落幕。

本场讲座系宗教学术讲座总第367期。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