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良应邀参加“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方哲学”研讨会并发表论文“马一浮的援佛入儒思想”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文良应邀参加“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方哲学”研讨会并发表论文“马一浮的援佛入儒思想”

点击数:4166 更新时间:2023-07-12 11:39:38

2023年7月8—9日,我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应邀在山东大学参加“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方哲学”研讨会,并发表论文“马一浮的援佛入儒思想”。

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创新团队、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办。

相关连接:https://mp.weixin.qq.com/s/pXGo2dTFfQul_HYZNzo37Q


“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方哲学”暨第二届东方哲学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原创 马天运 人文東亞研究 2023-07-12 17:05 发表于山东

2023年7月8日至9日,“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方哲学”暨第二届东方哲学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创新团队主办,《人文东亚研究丛书》主编、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牛建科教授,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傅永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致开幕辞。在开幕式中,三位教授都指出山东大学在东方哲学研究上的传统和重要地位,同时期待通过东方哲学会议的召开,能够更广泛地招揽东亚哲学思想研究的人才,既要为山东大学开辟哲学全科发展的路径,也要努力构建东亚各国乃至东方都适用的哲学范式。此次会议为期两天,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台州学院、山东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东方哲学与宗教思想做了精彩汇报和热烈讨论。

640.jpg

开幕式结束后,五位专家学者分上下两场做了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张文良教授演讲题目为《马一浮的缘佛入儒思想》,他指出马一浮对于儒学进行现代阐释的途径之一,就是活用佛教传统思想资源,以佛解儒、缘佛入儒。这种独特的阐释途径,显示出马一浮先生三教贯通的深厚学养。通过儒佛互释,不仅使传统儒学别开生面,再现生机,而且使佛教思想在儒学这一知识和修学体系中呈现出别样的面貌。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龚颖教授演讲题目为《蔡元培与日本明治时期东洋伦理学史著作》,指出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在融会贯通中国古代思想、转化利用同时代日本哲学伦理学界已有成果时,充分发挥主体性、达至融贯创新境地,在东亚伦理学史、东亚哲学思想史上占据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董修元教授演讲题目为《阿拉伯经院哲学中的佛教认识论探析》,指出阿拉伯经院哲学文献中包含对沙门观点的记述。“沙门”在中世纪阿拉伯文献中一般指佛教僧侣,沙门反驳经院哲学神之存在论证的认识论预设是在说一切有部量论中获得充分阐发的分析经验论。这种量论观点很可能是在伊斯兰早期由中亚(特别是吐火罗)通过宗教间辩论和改宗等途径传入阿拉伯世界,以必然知识与获取知识区分的形式构成阿拉伯经院哲学的认识论基础,进而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认识论发生交融,型塑后期中世纪哲学的总体发展脉络。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方浩范教授演讲题目为《艮斋田愚的经学思想研究》,指出艮斋田愚(1841-1922)是继承畿湖学派洛学系的最后一位学者, 他想通过对程朱学的仔细分析为前提,对朝鲜朝时期有关性理学的“论争”进行反省,并想追求其性理学的正当性。在艮斋的朱子学中,过去历史中几百年来的朝鲜朱子学者之各种朱子学诠释,以及各种有关朱子思想之论辨,都被进一步吸收、消化、过滤、批判,进而形成艮斋朱子学的肥沃土壤。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吴光辉教授演讲题目为《文明互鉴视域下东亚儒学权力结构的再探索》,他以“江户时期的儒学地域化”为方法,再度审视“东亚儒学”这一范畴,认为其中潜存着一种多样化的权力架构。不过,经历了井上哲次郎的历史梳理与随之而来的论争批评之后,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体多元”的权力结构。以此为方法,来把握当下中国的国学复兴,尤其是探讨世界性的文明互鉴的方法或者模式,儒学不曾缺席,亦不可缺席,更具有成为文明互鉴的“方法”的重要价值。

640 (1).jpg

7月8日下午至9日上午,参会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印度与东方哲学、日本哲学、韩国哲学、越南哲学与中国哲学这四个主题进行汇报和研讨。最先发言的青岛科技大学赵洪娟教授汇报了有关祆教在中国民俗活动的遗存和影响,把现场气氛带动得十分活跃。扬州大学樊沁永老师通过领悟徐梵澄的治学思想,大胆质疑“信达雅”的翻译准则,这样的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山东大学颜峻老师因明学的主题汇报高度哲学化、概念化,但依旧引发听众的热烈讨论。武汉大学陈晓杰老师从理学文献出发,质疑台州学院敖英老师程朱理学导致女性地位下降的观点,山东大学龚颖教授随即征引朱熹言论,证明敖英老师的结论仍说得通,会场的学术交锋十分激烈。山东大学李海涛老师追溯东方哲学研究从海外到中国,从近代到当代的演变历程,强调要基于宏观的学科框架理解其他学者的个案研究。从抽象的儒家性理到接地气的朱子小学,从精英学者的玄思到边远地区的民俗,从印度经文翻译的字斟句酌到阿拉伯语碑刻里的汉文化遗存,中青年学者的精彩汇报充分展现了“文明互鉴”的会议主旨,也呼应了开幕式专家全学科建设的期许。

640 (2).jpg

闭幕式上,召集人龚颖教授和李海涛老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会,为本届会议研讨主题的扩充感到欣喜,期待下一届会议有更多学者参加,实现东方哲学学科建设新的提高。在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中,第二届东方哲学论坛圆满结束。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