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2日晚,日本筑波大学博士研究生高婷应邀在我所作学术讲座,讲座题目是“《观相属论》中的‘依他性’和‘观待他’”。
讲座由我所王俊淇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云丹博士作评议人。
高婷在讲座中指出,法称在《观相属论》(Sambandhaparīkṣā)中对“相属(sambandha,关系)”的实有性进行了批判。《观相属论》由25个偈颂构成,开篇四颂举出相属实有并对其批判。其中,第一颂“相属是依他性(pāratantrya)”与第三颂的“相属是观待他(parāpekṣā)”含义相似,且法称的批判方法也类似。然而仅凭此偈颂难以区分二者的区别,为此,高婷在讲座中通过列举法称其他著作的用例及《观相属论》诸注释书,探讨了二者的差异。
讲座主持人王俊淇副教授、评议人云丹博士与高婷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主讲人高婷,北京大学南亚系印度语言文学硕士,筑波大学哲学思想专攻博士课程在读,研究方向为对法称著作中的“关系(sambandha)”的认识论、存在论研究。2016年于第六届国际佛学论坛报告论文《<业报差别经>的版本差异及其业果观》。2019年参加“佛教与东亚文化”寒期研修班暨第四届近现代汉传佛教论坛各研修项目,获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题目为《相属实有论的批判——对法称<观相属论>的解读》。2022年于日本印度学佛教学学会报告论文《<观相属论>中的“依他性”和“观待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