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应邀参加“学科史的读与写”学术论坛并发表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雪松应邀参加“学科史的读与写”学术论坛并发表论文

点击数:917 更新时间:2022-06-20 23:00:45

2022年6月18—19日,我所张雪松副教授应邀参加“学科史的读与写”学术论坛,并发表论文《对我国宗教学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索》。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社会学评论》《社会建设》《民俗研究》协办,学术组织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团队主持。

我所张雪松副教授应邀参加论坛,并在大会分论坛一“社会学单元”的第二场“社会转型与学科新发展”中发表学术论文《对我国宗教学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索》,就当前我国宗教学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张雪松副教授认为:(1)认为1949年之后我国的宗教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2)宗教学研究与无神论研究均不可或缺,(3)并对宗教学成为一级学科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学界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冯仕政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全国70余位学者在线参加会议,发表论文、评议讨论。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CXu5TMs0oW0Y1I3VQejQw


“学科史的读与写”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022-06-20 19:17 发表于北京


6月18日至19日,首届“学科史的读与写”学术论坛顺利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由《社会学评论》《社会建设》《民俗研究》协办。共79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言,500余位师友参与线上旁听。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富晓星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冯仕政致辞。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与陕北公学的亲缘联系,冯院长提出了学科史研究的三个重点:一是把握学科史研究的时代意义,社会科学应着眼于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二是把握学科史研究的重点领域,除范畴史、概念史、知识史之外,应当重点研究一门学科的知识是如何被组织起来,落地生根并传播发展的;三是把握学科史研究的正确方向,要摆脱厚古薄今的倾向,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

自去年11月发布征文启示至今年5月1日,论坛会务组收到90多篇来自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宗教学、非遗学以及考古学等学科学者的投稿,经论坛专家委员会审核后,共40篇论文最终入选。根据论文的主题,论坛设置了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文学及史学4个单元,每单元又分设了两个议题。

社会学单元的两个议题:一是“现代国家与学科体系建构”,主要围绕潘光旦、言心哲、李景汉、赵承信等早期有着留学经历的社会科学家展开讨论;二是“社会转型与学科新发展”,聚焦于我国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理论更新、非遗保护等在新时期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民俗学单元的两个议题:一是“中国民俗学的早期探索”。自晚清时期以来,中国民俗学在中西思潮的协商过程中探索本土化道路,不仅出现了以黄遵宪、蒋观云、邓实等民俗思想家,也形成了风俗、民俗、礼俗、民俗志等多元的研究领域和多条路径。二是“跨界的民俗学研究”,专家们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围绕由中国到外国、从乡村到都市的相关研究展开讨论。

人类学民族学单元的两个议题:一是“人类学理论及民族志”。费孝通、廖泰初的人类学理论探索,谷苞、庄学本的少数民族地区调研,以及海外区域研究成果,都为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民族研究的多元路径”。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关于民族学的研究路径反思、中外交流与冲突、影视与医学的跨学科研究等,都促进了民族学研究走向多元化。

文学及史学单元的两个议题:一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轫”,重点围绕五四歌谣运动展开,并讨论了中国早期神话知识的建构;二是“地方社会与区域文化研究”,对于民间艺术、区域地理、历史书写和历史文物进行了考察,从而理清地方社会的文化建构和交流互动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岳永逸主持闭幕式,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总结致辞。张士闪教授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举办的“学科史的读与写”学术会议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再次强调了学科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期待更多学者立足于学科的学术生长点,怀着深切的敬畏和执着做出更好的学问。

对于社会科学领域而言,关于学科史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科史研究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门学科在演化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与生长点,从而深化我们对于本学科安身立命之所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科史研究能够促进学科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建设及转型,成为推动学科前进的助燃剂和发动机,为当下学科的新发展带来有益启示。未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将与各位专家一道,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历史进行系统挖掘和深入研究。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