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福建平潭盛大举办,弘扬两岸中华文化共筑两岸中华精神文明是此次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的主轴。
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聚集两岸学者专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贡献心力,六个主题演讲,分别为大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张志强教授:《制作之原》中探寻中华的治道理想和治术思维。台湾大学苑举正教授:《儒释道的核心:仁、灭、为》。北京师范大学朱小健教授:《说文解字所见生态观》。台湾慈济基金会何日生教授:《儒佛相融的自然哲学观》。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道性自然的现代意义》。台湾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徐秀慧教授《殖民地的天空-日据时代的知识分子与自然》揭开序幕。
平潭副书记黄建波
此次论坛除了主题演讲另外共有九场小组研讨会,围绕中华传统哲学、中华祭祀礼仪、儒家、佛学道家与诸子百家思想、国画参悟、中医中药、经典典籍研究验证、道家疫情后时代生态思想在认识等,各小组研讨会,共34位学者专家上台就个人研究做专题报告发言。此次论坛中有来自美国的美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学者柯伟业发表:《“妙悟自然“在唐代画论中之出现与使用探讨》与波兰籍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副教授庒朋发表:《中国传统文化与其现代化》是本届两岸国学论坛国际籍与会学者嘉宾,用不同的国际视点研究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
本届国学论坛的亮点在于中华传统文化思维与现代融合的实践,中华文化友善、平等、和谐、安宁天人合一的中心思想于其他文化中的不同之处,对比西方普世个人主义研究探讨,个人自由以外与更在乎个人利益的中西方思想差异性。朔源中华古字中了解中华文化的根源以及古人的自然共生,经由学者专家验证举例从单一雨字部首产生的所有文字中都是古人从四季的变化观察而来诞生,大家经常所关注的字“霾”古字解意为风雨有土,从文字部首中发现水、木、草三各部首是在中华文字中产生最多字的部首,由此验证世界文字惟有中华文字是观察与万物互动的对于非人类的生命形态充满观察与关怀共生共荣习习相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台湾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台湾文学所所长徐秀慧
两岸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如何的背负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台湾日据时代中台湾学者吕赫若、龙瑛琮如何用汉字小说表现对于中华文化根源推展与私下助力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保护,也让大陆以及国际的学者们了解台湾在殖民时期知识分子们为了保留根源文化所作的努力。
台湾慈济基金会何日升
第三届平潭国学论坛当中两岸学者们另外举行分论坛研讨会,讨论新时代中如何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与下一代的两岸国学研究与教育让更多的两岸青年关注国学、热爱国学、了解国学,本届论坛中也宣布了第一届两岸青年国风文创大赛以及设计共创营,冀望未来有更多两岸以及国际的青年人共同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所长贡献心力。(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