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鞠熙副教授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北京内城寺庙调查:以《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为中心”。
讲座由我所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教授主持,我所张雪松副教授对鞠熙博士的讲座作了评议。我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宣方副教授、曹南来教授、姜守诚教授、刘枬枫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学院岳永逸教授,以及我所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鞠熙教授一直参与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提出、吕敏(Marianna Bujard)教授主持实施的中法合作项目“北京圣城: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社会史”研究项目,是《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总12卷,已出版5卷)的主要参与者。在讲座中,鞠熙教授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设立背景、学术传统、研究内容、工作方法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项目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鞠熙教授介绍,该项目缘于施舟人教授1992年提出的“圣城北京”理念,赓续了法国研究与保护历史文物的传统、中国古代描写与记录风土的传统,以及葛兰言所开创的融合了沙畹与涂尔干的汉学传统。1750—1950年间,北京内城约36平方公里,人口不超过40万(1911年数据),约有1600—2000座寺庙,平均每200人、每150米就有一座寺庙。该项目根据《加摹乾隆京城全图》对北京内城寺庙遗址作了实地踏勘,并根据文献资料和居民记忆补充了原地图的寺庙信息,对寺庙存毁及功能变革状况作了追踪研究,由此引申出现代化与宗教、宗教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城市空间的阴阳连接、政治对宗教的态度、职业技术与民间结社、宗教场所的密度与宗教需求、北京宗教、文化与社会的独特性及有清以来“北京人”身份认同的建构等等话题。与会师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该讲座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举办的第305期宗教学术讲座。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