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下午,我所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我所2016级宗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赵培楠(论文题目《回到生活的根基——黑格尔论基督教的绝对性》,指导老师何光沪教授)、苏志明(论文题目《丁光训的处境化基督论思想研究》,指导老师李秋零教授)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担任主席,答辩委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唐晓峰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游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暨哲学院孙帅副教授。答辩秘书是2019级博士生王欣茹和2020级博士生黄威。答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答辩委员会认为,赵培楠的博士学位论文《回到生活的根基——黑格尔论基督教的绝对性》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作者以黑格尔的宗教哲学为研究对象,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依据黑格尔原著,着重对黑格尔与康德的宗教哲学思想展开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对黑格尔晚年的“基督教的绝对性”思想提出了独到见解。总的来看,全文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是一篇质量较高的博士学位论文。建议作者进一步吸收和借鉴黑格尔思想研究的前沿成果。赵培楠同学令人满意地回答了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经无记名投票,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赵培楠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其哲学博士学位。
答辩委员会认为,苏志明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丁光训的处境化基督论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以丁光训的处境化神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原著,并广泛参考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着重从基督论的角度对其思想来源、问题意识、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总的来看,全文思路清晰,资料详实,分析全面,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建议作者进一步加强对丁光训处境化神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苏志明同学令人满意地回答了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经无记名投票,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苏志明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其哲学博士学位。
(撰稿人:黄威,2020级博士生)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