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玉张雪松应邀出席第二届庐山论坛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温金玉张雪松应邀出席第二届庐山论坛

点击数:1440 更新时间:2019-05-27 20:24:58

2019年5月26日,我所温金玉教授、张雪松副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韩铮、王英杰,硕士研究生明月法师、辛放等,应邀出席第二届庐山论坛。

2019年5月26日,第二届庐山论坛在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江西庐山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二届庐山论坛由中国文化院、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北京三智文化书院主办,九江市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江西省佛教协会为支持单位,九江市佛教协会为承办单位。论坛由许嘉璐先生倡导发起并担任论坛组委会主席。共有来自于大陆、香港与台湾各地的大学与社会科研院所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36篇。

相关报道见: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dujia/122484.shtmlhttp://www.fjnet.com/jjdt/jjdtnr/201905/t20190527_275505.htmhttp://iwr.cass.cn/xw/201906/t20190603_4912180.shtml


第二届庐山论坛于5月26日在江西庐山隆重召开

2019年05月27日 12:22:00  微信公众号:三智书院  

               

佛教在线庐山讯 2019年5月26日,主题为“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第二届庐山论坛,在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江西庐山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文化院、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北京三智文化书院主办,九江市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江西省佛教协会为支持单位,九江市佛教协会为承办单位。论坛由许嘉璐先生倡导发起并担任论坛组委会主席。论坛旨在探讨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佛教在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自强与自觉,加强佛学研究者与高僧大德之间的深度交流,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

上午九时,举行了第二届庐山论坛开幕式。

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佛教协会会长普钰法师主持了开幕式并讲话。普钰法师首先代表九江市佛教协会对各位嘉宾与学者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与感谢,并就庐山的文化宗教属性做了阐释。普钰法师讲到: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文化始终是民族的脊梁,时逢盛世,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为了做出佛教界的贡献,2017年我们举办了第一届庐山论坛,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希望我们能够运用佛教的智慧,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文化院执行理事长陈强先生,宣读了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先生向大会发来的贺信。在信中,许嘉璐先生谈到:

即将举行的此次论坛以“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契机契理,且甚为及时;佛教、佛学界关注世界大格局变革中此一带有标志性、终极性的大问题,这是佛教极其丰富的遗产中富有辩证思维的传统、慈悲利他的胸怀所决定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十分紧迫,又是需要人类为之长期奋斗的美好远景,这将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艰难的过程。在这一跋涉的长途中,佛教应该并且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千余年来佛教的中国化是中华民族磨砺出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的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脚步不能停,还将稳步地走下去——“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命题的提出,就是对佛教、佛学继续前行的一次自我激励;沿此以往,佛教、佛学就会不断攀向新的境界。

中国佛教协会教育培训部主任园慈法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在致辞中谈到,佛教界历来有护法爱国的优良传统,这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具有积极作用。庐山佛教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的召开对于深入挖掘九江佛教历史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院秘书长秘书长代表主办方中国文化院致辞并谈到,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传承和推广佛教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院的工作重点之一。2017年,中国文化院与北京三智文化书院、九江市佛教协会共同发起了第一届“庐山论坛——佛教与中国文化峰会”,取得了轰动的效果和广泛的影响。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先生一直以来对中国佛教文化,尤其是对汉传佛教文化在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对话世界主要文明与宗教等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用佛陀的智慧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谋求人类共同福祉与世界和平。

北京三智文化书院理事长高斌理事长首先代表主办方北京三智文化书院,对各位领导、嘉宾、学者、高僧大德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并对董平教授能够在百忙之中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表示特别的感谢。高斌理事长谈到,本届庐山论坛的主题是“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与5月18-19日,由中国文化院、三智书院等单位在绍兴举办的主题为“中国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许嘉璐先生提出庐山论坛的理念和宗旨就是让中国佛教、中国传统文化,从庐山、从九江走向世界。国家领导人前不久来到江西视察,为我们论坛的召开带来了春风、动力与助力,我们第二届庐山论坛的召开,就是在落实与践行党和国家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重要机缘。

高斌理事长接着谈到,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两千多年来,基本上每500年就会对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譬如阳明心学就是儒释道文化的结晶。我们不能忘记玄奘大师将中华文明带向世界,也不能忘记他将佛教带入中国。在新时代,国家大力倡导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一带一路等活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恢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以中国智慧解决人类问题。我们要恢复文化自信,就不能不回顾和展望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与中国人,是儒释道融为一体的国家和文化。所以文化的自信一定离不开我们对中国佛教历史的梳理与内涵的探讨、实践的应用。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定会在新时代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领导人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让中国佛教走出去,以中国佛教的智慧,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金玉教授代表专家学者作了发言。温教授首先感恩众缘和合,从缘起到促成,都有各方社会力量的支持;感谢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前来参会,大会的召开彰显了新型的学教关系。同时,国家的强盛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今天佛教需要为构建文化对话交流提供平台,我们本届论坛的召开将为文化助力。再次,佛教能够很好地应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心灵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大家共同勉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希贤局长简要回顾了庐山佛教的历史发展,论坛对佛教文化走出去、对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人类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宗教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方向。庐山论坛的开启,将是江西九江佛教文化走出去的良好契机。

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净居寺方丈妙安法师在致辞中回顾了慧远等高僧大德与庐山的关系,阐释了庐山对中国佛教的重要影响,展望了庐山论坛的未来前景与积极作用。

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敏副市长代表九江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回顾了2017年4月在九江召开的规模最大、成就最大的首届佛教论坛。提出佛教很多教义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第二届庐山论坛主旨演讲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三智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在主旨演讲中就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结构性影响及其自身的发展做了精彩论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言,佛教是有意义的他者。“格义”作为一种解释方法和手段,是佛教重新语境化的重要手段。文化在交流中互鉴与发展,这就需要破我,只有破我之后,自我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存在。破除偏见,才能够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关切。从这一角度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佛教的他者思维方式将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期许的。

26日下午,同时开设了主题为“佛教圆融观与文明互鉴”、“佛教慈悲观与文化自信”、“佛教缘起观与人文庐山”、“佛教与企业家经营智慧”四大分会场。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山东大学陈坚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陈剑鍠教授,台中科技大学蔡缨勋教授,云居山真如寺方丈释纯闻,江西宝峰寺住持衍真法师,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三智教育文化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漫博,北京华成欣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磊等,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法师主持、企业精英,围绕论坛议题展开了发言与对话。

第一分会场:佛教圆融观与文明互鉴

在主题为“佛教圆融观与文明互鉴”的分会场,黄夏年教授以《“命运共同体”与中道圆融思维》为题讲到: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佛教命运共同体是开放性平台、佛教信仰是佛教命运共同体中的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仰、佛教命运共同体表现在文化上的交流,佛教命运共同体历史悠久。3.0 版的国际新秩序是“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的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

南京大学教授杨维中教授讲到:与中国传统哲学相比,中国佛学在哲学思维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圆融观。中道思维更多地来自于印度中观学,而圆融思维则更多地归功于中土僧人在中道观基础上的再创造。由中道方法所内涵的“二谛论”,吉藏引申出了其“四重二谛”与“理超四句”的真理观,天台宗则从中引申出了“三谛圆融”的方法论原则,华严宗则引申出了“相即相入”的逻辑方法。以上数者,可以算作佛学对于中国哲学思维的最显著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金玉教授围绕“赵朴初与中日文化交流”提出:中日两国净土宗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共同秉承着昙鸾、道绰、善导一系所开创的持名念佛法门,古刹玄中寺正是这三位祖师驻锡演教之地。中日两国佛教徒在共同的信仰导引下,从古到今一直往来不断,共同谱写了中日佛教的友好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赵朴初老人一直致力于构筑这一黄金纽带,为中日两国的和平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山东大学教授陈坚教授以《“ 老子化胡 ” 与 “ 西天送经 ”—— 我们今天尤其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问题》为题说到,到印度去“西天取经”的求法僧人肯定同时也在“西天送经”,问题只在于以何种方式以及自觉还是不自觉,有意还是无意,在中国古代,一个僧人,或者其他人,比如商人和一般旅行者,他们到印度去,身边带本汉文佛教经典或一般的汉文经典,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这样看似不经意的“一带”,一人一人复一人,“一人一带”,却是“涓涓细流”汇成了“西天送经”的大潮。当然,这只是不自觉的“西天送经”,还不包括像唐太宗那样授意玄奘翻译《老子》并将译本输入“西天”的自觉的“西天送经”。

中央民族大学谢路军、香港中文大学学愚、 南京农业大学王建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华传、苏州大学韩焕忠、复旦大学徐波等学者,分别围绕“赵朴初对人间佛教的‘三个打通’思想管窥”、“净心与净土——佛教对生态世界的启示”、“圆融是一种思想的力量:基于佛教戒律精神中国化的研究”、“佛教中国化与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互鉴与华严宗的法界观”发表了主题演讲。

第二分会场:佛教慈悲观与文化自信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剑鍠教授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须发菩提心》为题讲到,弥陀净土法门属于大乘法,修持此法门理应发菩提心。但很多人认为只须念一句弥陀名号,即可了生脱死,实不知往生十方净土,亦须从人间做起。实际上,一个志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对于弥陀信仰的超验觉受必在这人间的世俗中体悟。菩提心亦是慈悲心。无论凡心、佛心,“心”的本体无异,凡心即佛心。但凡心跟佛心的差异在于一是染污心,一是清净心。因而当凡心(染污心)开始忆佛(清净心)时便由染污转为清净。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不可没有悲心、菩提心,也不可缺乏广学一切法门,成就一切智的宏愿。不能不挺起胸膛、坦荡迎接人生;不能不去实地关怀身旁周遭的眷属,乃至与自己有着息息相关的社会大众。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吴有能教授谈到:佛陀本身展现兼顾理性与感性,认知与体会的取向,呈现平衡的特色。佛教的哀伤辅导理论,必须包含追求解脱的目标,而不能停留在解出哀伤而已。佛教讲悲智双运,所以既有不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慈悲,也有贯彻空性的般若智慧,所以佛教的辅导,就是无执的慈悲。毕竟佛教是宗教,有其信仰层面,所以佛教辅导的特色,在于哀伤者痛失亲友之后,循序渐进,让慈悲心去安抚哀痛的心灵,让善巧智安其心,循循善诱,让佛法启迪其心,重而让哀伤者在新的意义世界中,正向生活,精进修行。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伟教授以《慈悲与宽忍:佛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为题谈到:佛教慈悲与宽忍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在其传播过程中,不仅受到印度佛教的重视,同样也是中国僧侣的修持方式。这些思想已经从单纯的佛教观念,逐步转化到中华文明体系内,并且给中华文明带来诸多新特色。同时这两种思想,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在新时期,若能够深入研讨佛教传统观念的内涵,同时配合当代价值观的指向,在强大舆论宣传的带动下,从而发挥佛教传统思想的作用,是可以做到的。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释明月、 湖南理工大学贺志韧、山西师范大学侯慧明、 贵州财经大学冯相磊 、浙江工业大学张文卓,中国人民大学韩铮、王英杰,西北政法大学彭瑞花、贵州财经大学冯相磊、浙江工业大学张文卓、东南大学张佳等人,就《金刚经》中的布施观、佛教慈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吉藏大师二谛思想与佛教慈悲观等主题做了分享。

第三分会场:佛教缘起观与人文庐山

中国佛教协会《法音》主编王丽心老师以《庐山是儒释道交融的初始地——庐山的复兴也是佛教发展机遇》为题,讲述了庐山佛教代表人物慧远大师与庐山的渊源、儒释道代表人物荟萃庐山的原因,以及复兴庐山文化的几条路径。认为人文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即“和”文化,在中国最宝贵处,莫过于没有宗教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庐山人文汇集所践行的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张雪松教授以《论庐山慧远佛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为题讲到:庐山慧远继承了其师道安“本末等尔”、“有无均净”的性空之宗思想。慧远认为,人若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陷入颠倒妄想,真正有效的解脱方法,只有禅智并重,先以毘昙学法相分析来破除现象世界的执着,再通过禅定去体证真实法性(法性即是流动现象之后永恒美好之实有)。慧远主要是通过修为小乘“五停心观”止息烦恼,集中精神,而通过大乘般舟三味体证真实法性。当禅智并重,达到“体极”境界时,慧远又体悟到“求之法身,原无二统,形影之分,孰际之哉?”又同其老师道安“本末等尔”的性空之宗、乃至大乘空宗的般若思想,相通无碍了,最终完成了他的佛学思想体系。

台中科技大学教授蔡缨勋教授以“从佛教缘起观看乐龄教育”为题谈到,关怀乐龄老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认为我们应该随着社会老龄化文化的凸显,顺着佛教缘起法的乐龄教育,以依止法摄持,无上菩提心为因,以建立正知见的智慧为缘,以业果法则作行为准则,以一群具足师法友为增上的学习环境,以对老师加以生命的终极关怀。

期间,杭州师范大学黄公元、北京大学悟灯、中国人民大学辛放、江南大学邓子美、九江学院李勤合、西北大学刘峰、西南大学张爱林、东南大学董群、深圳市委党校张蕾蕾等学者,就憨山大师匡庐净土缘、说一切有部的缘起观、佛教缘起观与文化自信 、创造人类众生命运共同体——业报缘起论的观照 、近代庐山第一丛林海会寺中兴高僧略考等主题做了分享。

第四分会场:佛教与企业家经营智慧

北京华成欣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磊董事长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学佛经历与企业经营管理。认为企业的发展与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不矛盾的,正如一辆汽车平稳、安全、高效、快捷的运行,刹车的设置是不可缺少的,佛法就是企业发展与前进中很好的刹车。佛法看似是对我们的约束,其实是对我们的一种促进和保护。面对红灯,就应该用刹车停下来,适可而止。成功的企业是一个更和谐、合理、合法、更可持续的企业,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回到本性和发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短平快的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三智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教授在企业家分论坛中讲到:佛教在我们当下的作用、对个体的影响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佛教是一种宗教、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一种教育,更重要的是佛教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根源于自己的本心而做的事情,才是真有功德。我们今天讲佛教对于日常活动的意义,显然不是叫我们不做事,而是教我们去思考: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事。我们要在事上磨炼自己的心性。我们自己的存在、自己的生命、我们活着这样一个伟大事件,用什么来证明呢?用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样态,现实生活就是我们存在的证明。企业家则是通过自己的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你的产品就是你存在的证明。

北京康德宏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海燕讲到:无论大小事情,都应该用心去做。并通过自己企业邀请员工家人共度年会、资助农村小学和老人、每月邀请老师来公司讲课等活动,让公司的氛围和员工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此基础上,公司的业绩迅速上升、部门增加、纳税额增多。这些改变也得益于佛学等中国智慧的学习和践行。

三智教育文化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漫博以《开发无尽藏,造福全人类》为题,分别从信息化时代是佛学的时代、信息化的技术开发原理是佛学的开发原理、信息化的经营原理是佛学的圆融流通原理、信息化的管理原理是佛学的自治原理四大部分进行了阐释。认为人类进入大时代,不是小时代,这个时代叫做信息化,恰恰是佛学的时代。互联网其实是“心联网”。人心基于互联网“如如然融为一体”,它正在接近佛学揭示的华严境界。在人类进入信息化大时代,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恰恰要返本开新,回到我们的儒释道心学心教的根本上来。心学心教的智慧,恰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三智书院为第二次儒释道论衡做好了准备。

正心堂国际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澄分享了自己公司的创业发展过程,认为学佛人不应该将自己只固定在持诵等仪轨上,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让别人感受到佛法的魅力,在生活中体贴和温暖他人。

江西宝峰寺住持衍真法师通过很多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高深的佛法义理。认为古人重视因,今人重视果。只为增大自己的果,而不考虑让果长久的因是不可取的,重视因的文化会更加长久。

九江市人民副市长彭敏先生,为企业家朋友详细介绍了庐山的千年历史、九江市城市发展规划等,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和投资九江的发展建设,为九江佛教文化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与关怀。

主题分享后,与会嘉宾也根据自己的佛学修习经历做了分享。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先生,对佛教与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做了总结。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佛教协会会长普钰法师通过感恩的心、圆融的心、修习的心做了发言。

第二届庐山论坛闭幕式

常福法师主持了闭幕环节并谈到,江西佛教传承了慧远大师的思想,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平时修行只知道佛教,但是通过此次论坛,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了如何将佛教的精神融入到和谐社会的建构、人心的和平、佛教的价值等问题。因此,此次庐山论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黄夏年在闭幕式上,结合庐山论坛论文集与现场学者的发言内容,就第二届庐山论坛作了学术总结。与会学者与嘉宾对本届论坛主题——“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表示了赞同与欣赏。认为佛教界与学术界应该增强交流。

北京三智文化书院理事长高斌在论坛致闭幕辞中,首先代表论坛组委会对各位嘉宾、对主承办单位表示感谢。正是因为各个单位的紧密配合,才使得论坛圆满举行。对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先生表示感恩,庐山论坛从倡议发起到举办,许嘉璐先生都倾注了大量的心学。并对各位义工、工作人员、酒店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本届与会嘉宾共500人,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37篇学术论文,围绕四大主题展开了研讨。而这四大议题的深入研究与践行,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虎溪三笑的典故谈到,三位大师的这一笑,表示佛教与中国文化在庐山融为一体,拉开了中华文明的新篇章。论坛的成功召开是一种相,背后所支撑的是佛陀的智慧。论坛在相上呈现的东西,将对我们未来社会与人心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虎溪三笑经过一千多年依旧对我们产生持久影响,庐山论坛持续的举办,将对我们当今与后人产生深刻影响。

会议虽然闭幕了,但是工作和重任才刚刚开始。论坛的召开提示我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修行道场,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践行佛陀的智慧,为下届论坛提供更多成果。第二届论坛的因,一定会在第三届论坛上结出硕果。不仅是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还是儒家和道家,甚至是儒释道三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通过论坛的召开,探索出中国的方案,以解决中国与世界的问题。

最后,高斌理事长代表庐山论坛组委会庄重地宣布第二届庐山论坛圆满闭幕!

主题为“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第二届庐山论坛伴随着闭幕式逐渐接近了尾声,为期一天的会议也圆满结束。正如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先生在贺信中所指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十分紧迫,又是需要人类为之长期奋斗的美好远景,这将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艰难的过程。在这一跋涉的长途中,佛教应该并且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弘扬、传播、践行佛学智慧的庐山论坛,将与各位一同,在第一届、第二届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走向更长远与恢弘的时代,共建新时代,共享心时代!(文、图:三智书院)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