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我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王宇洁教授应邀出席北京大学《人文宗教研究》出版座谈会和“中外宗教关系”研讨会。
2018年10月19日,《人文宗教研究》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宗教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纪念《人文宗教研究》出版十辑,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堪称宗教文化界的一场学术盛会。
座谈会由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人文宗教研究》主编李四龙教授主持。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先生发来贺信,他祝愿《人文宗教研究》越办越好,继续推动我国的宗教学研究,发挥好宏观思考宗教功能与未来趋势的智库作用。
《人文宗教研究》自2011年创办以来,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对于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座谈会上,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同志、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教授、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新鹰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李天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北京大学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先后围绕“人文宗教”致辞,畅谈如何深入挖掘对“人文宗教”的研究。随后,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致辞表示由衷地感谢,感谢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各位专家学者。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倡导“人文宗教”的理念。在他看来,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人文化成”,即“通过礼乐的教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社会的风俗”。他指出,“人文宗教”正是中国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最根本的特色,中国的宗教最合乎时代的精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这是中国宗教的根本特征。
综观《人文宗教研究》十辑的发稿内容,主要是佛教论著的书评和涉及佛教的学术论文,今后还将发表更多涉及其他宗教或民间信仰的学术论文。《人文宗教研究》愿成为国际宗教学术界几时交流学术资讯、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公共平台,更好地体现跨宗教、跨学科、跨年龄的综合研究优势。
另外,以“人文宗教”为核心理念的北京大学虚云讲座自2009年创办以来,成功举办45场精彩的重要讲演,演讲者均是国内外有重要学术贡献或宗教影响的顶级学者或宗教领袖。从不同角度阐述世界各地宗教的历史、思想与特点,诠释宗教在当代社会的功能与人文价值,深受听众欢迎,现已成为我国学术界最重要的知名品牌讲座之一。
随后,9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宗教研究与宗教学理论建设”主题分别发表论述,展开讨论。
上午座谈会结束后,下午举行了中外宗教关系研讨会,有关专家就相关议题进一步深入研讨。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人文宗教研究》主编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仰海峰、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张新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李天纲、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刘金光、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张践、中央党校民族与宗教理论研究室主任蒲长春、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游斌、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周高德、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记者、主编蓝希峰、大公宗教文化事业部执行总裁、大公网副总编辑史利伟、国家宗教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五台山研究》主编崔玉卿、宗教文化出版社总编史原朋、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宗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月清、《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明德家塾塾主李立立、河北省生活禅基金会副秘书长耀庆等。
相关报道见:http://guoxue.takungpao.com/news/2018-10/3580029.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http://iwr.cssn.cn/xw/201810/t20181022_4721443.shtml。
群贤毕至,人才荟萃。2018年10月19日,《人文宗教研究》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宗教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纪念《人文宗教研究》出版十辑,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堪称宗教文化界的一场学术盛会。
座谈会由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人文宗教研究》主编李四龙教授主持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先生发来贺信,他祝愿《人文宗教研究》越办越好,继续推动我国的宗教学研究,发挥好宏观思考宗教功能与未来趋势的智库作用。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致欢迎辞
《人文宗教研究》自2011年创办以来,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对于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座谈会上,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同志、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教授、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新鹰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李天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北京大学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先后围绕“人文宗教”致辞,畅谈如何深入挖掘对“人文宗教”的研究。随后,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致辞表示由衷地感谢,感谢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各位专家学者。
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致辞表示,中国特色的宗教学需研究中国问题,坚持中国化方向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教授致辞表示宗教书刊的出版,应给予更多关心,应该宗教正能量的东西挖掘弘扬出来
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致辞
很大程度上,中国的宗教本质跟西方不同,具有人文精神的特色。作为宗教界的代表,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致辞表示,应该把中国文化里的人文精神重新彰显出来,把人文的内涵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弘扬,这对于当下中国提倡的坚持中国化方向有特殊的意义。他期待,人文宗教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坚持把中国宗教的特点与价值更好的弘扬和彰显,建立起我们中国自己的宗教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新鹰研究员以“从理论层面继续推进宗教领域工作创新发展”为题进行发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李天纲教授以“‘人文宗教’与现代人性” 为题进行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以“神道设教——从政教关系角度看神本与人本”为题进行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教授以“我所理解的‘人文宗教’”为题进行发言,他表示中国宗教的特质是人文宗教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感谢受邀参与座谈会,他表示人文宗教彰显人文关怀
“北大期刊网”展示《人文宗教研究》主页
楼宇烈教授向我国宗教院校图书馆代表赠送《人文宗教研究》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并使之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中国宗教学学界任重而道远。楼宇烈教授倡导“人文宗教”的理念,在他看来,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人文化成”,即“通过礼乐的教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社会的风俗”。他指出,“人文宗教”正是中国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最根本的特色,中国的宗教最合乎时代的精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这是中国宗教的根本特征。
综观《人文宗教研究》十辑的发稿内容,主要是佛教论著的书评和涉及佛教的学术论文,今后还将发表更多涉及其他宗教或民间信仰的学术论文。《人文宗教研究》愿成为国际宗教学术界几时交流学术资讯、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公共平台,更好地体现跨宗教、跨学科、跨年龄的综合研究优势。
另外,以“人文宗教”为核心理念的北京大学虚云讲座自2009年创办以来,成功举办45场精彩的重要讲演,演讲者均是国内外有重要学术贡献或宗教影响的顶级学者或宗教领袖。从不同角度阐述世界各地宗教的历史、思想与特点,诠释宗教在当代社会的功能与人文价值,深受听众欢迎,现已成为我国学术界最重要的知名品牌讲座之一。
随后,9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宗教研究与宗教学理论建设”主题分别发表论述,展开讨论。
讨论由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
《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刘金光以“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为题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以“中华文明‘神圣’特质:中国特色宗教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基石”为题发言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以“古代长安宗教并存的不同类型及其不同命运”为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张践以“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教关系理论”为题发言
中央党校民族与宗教理论研究室主任蒲长春以“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性”为题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游斌以“中国宗教对话理念的现代诠释”为题发言
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周高德以“弘扬道文化,涵养价值观”为题发言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记者、主编蓝希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中国宗教的媒体话语支点”为题发言
大公宗教文化事业部执行总裁、大公网副总编辑史利伟以“新时代中国宗教政策的变与不变”为题发言
座谈会现场
合影留念
上午座谈会结束后,下午举行了中外宗教关系研讨会,有关专家就相关议题进一步深入研讨
据悉,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人文宗教研究》主编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仰海峰、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张新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李天纲、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刘金光、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张践、中央党校民族与宗教理论研究室主任蒲长春、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游斌、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周高德、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记者、主编蓝希峰、大公宗教文化事业部执行总裁、大公网副总编辑史利伟、国家宗教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五台山研究》主编崔玉卿、宗教文化出版社总编史原朋、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宗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月清、《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明德家塾塾主李立立、河北省生活禅基金会副秘书长耀庆等。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