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我所温金玉教授、张文良教授应邀出席“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相关报道见:http://www.fjnet.com/jjdt/jjdtnr/201806/t20180603_258116.htm、http://www.fjnet.com/jjdt/jjdtnr/201806/t20180604_258140.htm。
会议合影
佛教在线上海讯 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和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2018年6月2日在上海星云文教馆盛大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与人生修持”,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主持,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佛光山副住持慧开法师、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上海星云文教馆馆长满莲法师,以及来自海峡两岸多所著名大学的近四十位学者和部分2018年人间佛教写作奖学金博硕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出席。
程恭让教授发言
程恭让教授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会议宗旨,希望通过会议的持续举办,深度研究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并对近现代佛教转型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努力打造高层次人间佛教学术平台,并起到沟通两岸佛教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功能。李利安教授代表学者致辞,表示过去学术界对“行”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次会议以修行为主题,希望能够带动整个学界对修行的研究。妙凡法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提出星云大师对修行的看法,人间佛教不否定传统的打坐、念佛等修行,更看重如何将佛法落实到生活里,回到人间的建设。人间佛教理论、实践是不二的。
李利安教授发言
开幕式后,举行了上午第一场主题论坛,主题为“人间佛教的修持观”,由李利安教授主持。首先由程恭让教授发表论文《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修行学——<贫僧有话要说>关于人间佛教修行思想的纲要解说》,他将星云大师在《贫僧有话要说》中的修行理论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内涵重于形式,修行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实质;二,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修行,强调要注重在现实生活——衣食住行——中的修行;三,重视社会参与的价值,重视在社会人群中、工作实践中的修行;四,以思想观念的调整和净化作为“修行”的重心,所以大师认为“修行”的本质是“修心”,星云大师的的修行理论是关于人间佛教不重修行这一质疑的最好回应。程教授论文并依据《大宝积经》迦什品回溯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修行学的理论脉络。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发表的论文题目为《仪式建设社会,戒律构成公德——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戒学及其社会修持理论》。他从佛教社会学的角度,对佛教制度和佛教修行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星云大师提出“发心与发展”以及“自觉与行佛”,作为人间佛教实践与修行的法门,作为人间佛教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其核心就是人间佛教的社会修持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发表的论文为《人间佛教的“菩萨道”修持进阶及其社会融入探析——以太虚、法航、星云三位大师为中心的考察》,通过梳理太虚、法航、星云三位大师关于人间佛教“菩萨道”的修持方法与次第问题,认为构建法理充分、阶次分明、行之有效的人间佛教修持方法,对于人间佛教的落实与推进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人间佛教的修持观’主题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温金玉教授发表的论文为《人间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讲·丛林制度>为中心》。他通过对佛光山人间佛教制度的研究,认为星云大师既不违传统佛制,又能顺应时代形式的变迁转换,形成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佛光山清规”,实际上打通了传统佛教与人间佛教戒学之间的壁垒。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李广良教授发表的论文为《“新般若学”视域中的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他通过般若学的理论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进行考察,提出了“新般若学”的设想,旨在通过般若智慧与方便法门的统一以妥善解决个人生死解脱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问题。李教授认为慈悲、般若、方便是人间佛教的三大支柱,也是“新般若学”的根本理念。
禅茶一味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有3场次的研讨和两个主题论坛,除了论文研讨之外,还安排由满莲法师带领的禅茶一味活动,以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充分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提供大家了解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不二思想的深意。(人间社记者:颜峻、黄凯)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