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7日,我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温金玉教授、何建明教授、张雪松副教授应邀出席“人间佛教在东亚与东南亚的传布”国际研讨会。
相关报道见:http://www.china2551.org/Article/fjdt/xsdt/201801/16278.html。
“人间佛教在东亚与东南亚的传布”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举办
作者:张正 文章来源:“东亚佛教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2018年1月6日—7日,以“人间佛教在东亚与东南亚的传布”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演讲厅顺利召开。
“人间佛教在东亚与东南亚的传布”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
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文学硕士课程、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院佛教研究团队协办。来自国内外40多名专家学者、法师参加了会议,通过分享自己的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现代人间佛教的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锽教授主持了开幕式,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佛光山港澳地区总住持、国际佛光会香港协会秘书长永富法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武汉大学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燕生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对会议的举办表示祝贺和期待。
研讨会现场
会议分为三个会场、共先后六场。发言学者及其议题如下(按发言顺序):
第一场:高文强(中国武汉大学)“论星云大师的自然审美观”;王婧(中国武汉大学)“试论星云大师的艺术观”;梁世和(中国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佛儒交融思想”;潘启聪(香港恒生管理学院)“从以人为本到共体共生——浅谈星云大师对当代动物权益议题的回应”;黄国清(台湾南华大学)“当代管理问题与人间佛教所提供的对策”;许源泰(新加坡国立大学)“终其一生为他人:探讨新加坡女性佛教徒的慈悲心、慈悲行”;释安妙(越南胡志明市佛教大学)“越南佛教中的女性主义文化内涵探析”;张正(中央民族大学)“初期大乘文殊法门与人间佛教之入世精神”。
第二场:张雪松(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大陆地区汉传佛教公选公派留学生问题研究”;洪涛(香港中文大学)“《临济录》的传布与日本、美国学者之间的学术因缘”;赖贤宗(台湾国立台北大学)“达摩禅与《楞伽经》人间佛教禅法思想探源”;纪赟(新加坡佛学院)“国际化拓展与地方互动:新加坡视角中的太虚大师首次星洲行”;姚治华(香港中文大学)“太虚与国家社会主义”;何燕生(中国武汉大学日本郡山女子大学)“佛教是一个想象共同体吗?——太虚大师佛教革新运动与日本”;周文广Charles B.Jones(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Where is the Human Realm? An Examination of Ven. Taixu’s Concept of Renjian in his Pure Land Writings”;赵冬(北京外国语大学)“The Media Ec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umanistic Buddhism: The Case of Beijing Longquan Temple's Digitalized Management”;黄淳壹(韩国东国大学)“Sustainable Happiness among the Buddhist Laity”。
第三场:谭洁(中国山东师范大学)“星云与马云现代经济观之比较”;释福念(越南胡志明市佛教大学)“当代越南头顿市僧侣的经济观探讨”;陈怀宇(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人间佛教之本土性与全球性:浅析近现代佛教高僧的印度朝圣之旅及其影响”;阚正宗(台湾佛光大学)“慈航法师在缅甸的文化弘法事业1930-1936——兼论归国后的上海弘法”;Frank J. Hoffman(The Buddha-Dharma Centre of Hong Kong)“Animals, Animal Symbolism, and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 in Buddhism”;吴有能、陈家富(香港浸会大学)“爱护动物的佛教观念基础初议”;贺耐娴(University of Virginia)“Buddhist Environmentalism for Children”。
第四场:郭磊(韩国东国大学)“韩国近现代佛教的发展与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对其之影响”;邢东风(日本爱媛大学)“日本人眼中的‘人间佛教’——以佛光山为中心”;崔红芬(中国河北师范大学)“法舫法师在印度弘法活动考略”;姚彬彬(中国武汉大学)“人间佛教概念成立于日本‘佛陀人间论’之关系考”;何建明(中国人民大学)“竺摩法师与中国现代佛教”;侯坤宏(台湾国史馆[已退休])“从香港道风山——观察佛教与基督教的互动”;骆慧瑛(香港中文大学)“人间菩萨行者——观音信仰在东南亚的传布”;唐秀莲(香港中文大学)“从‘正念’现象看佛教教义的世俗化与理性化趋势”。
第五场:刘宇光(中国复旦大学)“‘左翼佛教’译词再议:在现代佛教、社会主义及左翼之间”;温金玉(中国人民大学)“净戒庄严:慈舟法师的修行观”;蔡耀明(台湾国立台湾大学)“空间视域中的人间与世间之反思”;桑宝靖(中国南开大学)“星云大师的救济理念及其实践谫论”;陈剑锽(香港中文大学)“弥陀净土的人间性——从‘欣求极乐,厌离娑婆’谈起”;尤惠贞(台湾南华大学)“人间佛教理论传承与实践开展——从天台智顗到佛光星云的诠释道路”。
第六场:邓子美(中国江南大学)“启明星冉冉升起——论人间佛教在东南亚传播三阶段”;雷晓丽(中国政法大学)“舒拉客?西瓦拉克沙的‘入世佛教’思想”;林其贤(台湾国立屏东大学)“人间佛教在菲律宾—以觉生法师为中心”;传灯法师(马来西亚善导佛教研修学院)“文教作方便,示教以利喜——论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念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开展”;释正德(韩国东国大学)“The stereotyped male superiority in the process of enlightenment as seen in the 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史芬妮教授 Prof. Stefania Travagnin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Turning Prayers into Action: 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Buddhist women practicing renjian fojiao in 20th and 21st century Taiwan a n d Mainland China”;黄维珊(香港中文大学)"Learning to believe? Baifo a n d xuefo in the discourse of Buddhist monks a n d nuns in contemporary Shanghai";Prof. Anja Zalta(University of Ljubljana)"The Social Ac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Possibilities for Conflict Transformation"。
本次会议为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不仅促进了学术发展,也加强了学者间的友谊。在陈剑锽教授的主持下,各位嘉宾总结了本次会议的收获和感想,同时设想了有关人间佛教未来发展的学术路径,会议圆满结束。(来源:“东亚佛教研究”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凝视人间,悲智双运——“人间佛教在东亚与东南亚的传布”国际研讨会顺利举办”/文:张正)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