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点击数:1651 更新时间:2018-01-03 15:31:46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庐山万杉寺、庐山庆云文化社、黄河科技学院联合主办。

12月10日上午9时,论坛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C座401会议室举行。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温金玉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江西庐山万杉寺住持、庐山庆云文化社社长能行法师,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庆云文化社顾问鲁枢元教授先后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

论坛共举行四场论文发表会。第一场论文发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研究员主持,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庐山庆云文化社名誉社长胡振鹏教授(发表论文《生态文明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教授(发表论文《华夏先贤的环保智慧——读<礼记·礼运篇>有感》),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庆云文化社顾问鲁枢元教授(发表论文《佛教与生态——万杉寺的生态因缘》)先后发表论文。

第二场论文发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宋志明教授(发表论文《弥勒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发表论文《儒家的天地之心与生态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罗安宪教授(发表论文《道家关于生态文明的智慧》),江西省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研究员、庆云文化社顾问汪国权先生(发表论文《庐山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先后发表论文。

第三场论文发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主持,庆云文化社顾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项镜泉研究员(发表论文《对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看法》),江西星子县原政府办公室主任、庐山庆云文化社名誉社长刘希波先生(发表论文《庐山人文中的古贤生态文明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研究员(发表论文《佛教生态观及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惟善副教授(发表论文《佛教生态观:情与无情和谐相处》)先后发表论文。

第四场论文发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罗安宪教授主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高燕秘书长(发表论文《十九大报告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佛教协会《法音》编辑部办公室王丽心副主任(发表论文《佛寺与生态建设》),国家宗教局《中国宗教》编辑部办公室张雪梅副主任(发表论文《合理放生维护生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肖群忠教授(发表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人及物的生命观》)先后发表论文。

下午4时,四场论文发表会圆满结束,论坛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温金玉教授主持,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庐山庆云文化社名誉社长胡振鹏教授和江西庐山万杉寺住持、庐山庆云文化社社长能行法师先后致辞,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肯定和感谢。

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编辑吴艳以及我所部分博硕士研究生、第十二期爱国宗教界研修班部分学员也参加了论坛。

相关报道见:http://dao.qq.com/a/20171211/020548.htm、http://ex.cssn.cn/zjx/zjx_zjsj/201712/t20171213_3778837.shtml。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腾讯佛学吴艳2017-12-11 15:18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现场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嘉宾合影

腾讯佛学北京讯(吴艳)2017年12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庐山万杉寺、庐山庆云文化社、黄河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江西省中科院庐山植物园、中国佛教协会等单位的教界、学界代表及第十二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学员4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温金玉主持。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温金玉教授主持论坛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挖掘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为今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提供传统智慧支撑,是本次论坛研讨的宗旨。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张风雷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致辞指出,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儒家侧重治世,佛教侧重治心,道教侧重治身,都可以从各自的侧重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万杉寺住持、庐山庆云文化社社长能行法师致辞

江西省庐山万杉寺住持、庐山庆云文化社社长能行法师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体系中,人与世界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佛教讲“依正不二”,主张人的生命与外部环境是一体不二的,所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基于这种有机整体论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在强调自我超越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将这种超越导向我们整体世界的精神意旨,这种精神正是人与自然所共有的生态精神。概而言之,儒家的生态精神体现在天人合一,道家的生态精神体现在道法自然,佛教的生态精神体现在自净其意。

庐山万杉寺始建于南梁时期,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宋景德二年(1005),一代高僧太超广智禅师来到庐山庆云峰下的庆云院,见周边山野荒芜,植被稀疏,环境凋敝,决意在周边植下万颗杉树。他这项植树造林生态工程,惊动了宋朝皇帝。为大彰太超广智禅师功劳,天圣二年(1024),宋仁宗敕封寺名“万杉寺”,并御书“金佛宝殿”匾额。后有元代东源禅师,明代高僧德昭均在庐山万杉寺大开讲席、弘宗演教,盛极一时。清代剖玉、可绍明、大楚、磊山师徒四代,光大禅林,宗风丕振,德辉三界,智耀十方。咸丰四年,隐松禅师在废墟上复兴万杉寺,到民国年间,妙融禅师重修寺院。薪火不断,代代相传,千年万杉生态文明。一千多年来,庐山万杉寺历尽沧桑、屡废屡兴。万杉寺因树得名,以生态立寺,自古以来与生态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后世留下了千年的生态文化,宋时监察御史俞献可赋诗:“栽培万杉树,延纳五峰云,莲社松门接,陶居柳径分。”苏辙有诗云:"万本青杉一寺栽,满堂金气自天来。涓涓石溜供厨汲,矗矗山屏绕寺开。半榻松阴秋簟冷,一盂香饭午钟催。安眠饱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唤始回。” 2013年12月,庐山万杉寺与全国庐山籍文化艺术工作者及爱好者共同组织成立“庐山庆云文化社”,旨在挖掘和光大赣鄱文化、庐山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为庐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目前,庐山万杉寺和庆云文化社已出版《万杉寺志》和《庆云丛刊》。2016年创办首届庐山文化·万杉论坛,以“人文庐山·和合共济”为主题,出版《人文庐山》论文集。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采访和撰写《匡庐作证》一书。庐山万杉寺和庆云文化社将于2018年1月5日至7日在庐山万杉寺举办以“生态文明·和合共济”为主题的第二届庐山文化·万杉论坛,届时欢迎在坐的各位嘉宾朋友莅临指导并发表演讲。同时,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庐山作为“人文圣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儒释道文化在此和合共济、相映成辉,同时,我们还将成立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希望大家能给我们提供建设性意见!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鲁枢元教授致辞

黄河科技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致辞认为,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破坏与生态危机,技术上的改进、管理上的重视固然有一定效用,但改变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改善现代人的精神与心灵状态也同样重要。这种“精神环保”的理念与佛教界近年来推崇的“心灵环保”是一致的。鲁枢元指出宗教,尤其是佛教,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正日益活跃起来,如今已经成为一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力量。那么,这支力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何关系,能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发挥积极的推助作用,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胡振鹏教授发表论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庐山庆云文化社名誉社长胡振鹏教授发表论文《生态文明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谨慎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因天时地利制宜、顺应自然、适应性管理,这些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焦国成教授发言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刘成有教授发言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罗安宪教授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汪国权先生发言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项镜泉先生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刘希波先生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纪华传先生发言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惟善法师发言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高燕女士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王丽心主任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张雪梅女士发言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赵艳霞发表论文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李兰成主席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明勇法师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达照法师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能持法师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能忍法师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体净法师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义忍法师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在京举行

闫玉希主任司铎

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发表《华夏先贤的环保智慧——读有感》、宋志明教授发表《弥勒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罗安宪教授发表《道家关于生态文明的智慧》、惟善副教授《发表佛教生态观:情与无情 和谐相处》、温金玉教授提交论文《佛法慈悲的应用:戒杀护生》,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刘成有院长发表《儒家天地之心与生态意识》、鲁枢元教授发表《佛教与生态——万杉寺的生态因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项镜泉研究员发表《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看法》、江西省中科院庐山植物园汪国权研究员发表《庐山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小议》、庐山庆云文化社名誉社长刘希波发表《庐山人文中的古贤生态文明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研究员发表《佛教生态观及其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秘书长高燕发表《报告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佛教协会《法音》编辑部王丽心发表《佛寺与生态建设》、《中国宗教》杂志社张雪梅发表《合理放生 维护生态》、英国威尔士大学圣大卫三一学院教授赵艳霞发表《道家养生智慧及其在海外推广》。多位参加论坛的其他学者与学员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与会学者紧紧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儒、释、道三教思想中的生态伦理观,就如何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