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应邀出席首届“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我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应邀出席首届“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点击数:2364 更新时间:2017-04-09 11:59:10

2017年4月7—8日,我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应邀出席首届“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伊斯兰教发展”为题作大会发言。

2017年4月7日至8日,“‘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承办,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文献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联合协办。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约60位政府官员、智库学者和媒体人士莅临出席,涵盖政治学、历史学、宗教学、外国语言文学及丝路学等五大学科领域。

巴林驻华大使、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驻华使团轮值使团长安瓦尔·艾勒·阿卜杜拉,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中东学会名誉会长杨福昌,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中阿友好协会副会长吴思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副校长冯庆华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在开幕式前与部分与会嘉宾就“一带一路”建设与丝路学研究进行交流。开幕式由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主持。

为期两天的会议设置有五个讨论单元,囊括丝路学研究的基本核心议题,包括“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及应对、“一带一路”的“软力量”建设、“一带一路”与国别区域研究、全球丝路学的学派演变及其研究动向等。围绕上述议题,中外嘉宾分组展开精彩对话和深入研讨,气氛热烈。

本次会议旨在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响应中国丝路外交政策,是中国丝路学界的一次集体发声,为即将于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学术支持。同时,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丝路学学科建设,在全球丝路学转型的背景下,为复兴中国丝路学研究做出积极努力。

相关报道见:http://www.isrss.shisu.edu.cn/node/352、http://www.isrss.shisu.edu.cn/node/353。


2017年4月7日上午,“‘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召开。开幕式由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主持。曹德明校长发表开幕致辞。曹校长指出,如何充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界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课题;上外近年来进一步凝练办学定位,坚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特色发展相统一,提出“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不断传承和彰显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学科特色,依托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的增长点,将语言文化研究与国别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全球治理研究有机结合,构建学术智库群,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上外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具有标志意义的“多语种+”战略,着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即能够精通两门以上第二外语、具备出众跨文化沟通能力、了解对象国和区域国情文化政策、拥有某个领域专业特长的高端人才,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方针提供战略储备。

曹校长指出,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围绕教学科研、智库建设全面推进,从11期“丝路茶坊”搭建流动中外丝路学对话平台,到开通“中国丝路学研究网”,打造全球丝路学研究大数据空间;从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阿文明交往史”等丝路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到研究生学位论文屡获优秀表彰;从中国新疆、中亚、欧洲等地大型实地田野调查的开展,到撰写内参报告、发表媒体文章,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从建立中外高校和智库合作,到汇聚“丝路伙伴”,特聘海内外知名学者兼任研究员,均反映出上外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踏实积累和积极努力。

开幕式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发表《丝路学研究·国别和区域丛书》发布暨《新丝路学刊》创刊的致辞。巴林驻华大使、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驻华使团轮值使团长安瓦尔·艾勒·阿卜杜拉,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中东学会名誉会长杨福昌,兰州大学前副校长、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

本次国内外学者莅临上外,齐聚一堂,出席“‘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是对上外在丝路学领域成绩的认可,也是中国丝路学界的一次集体发声,定能为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学术支持。


2017年4月8日,“‘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在上外虹口校区会议中心举行。闭幕式由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主持。我校副校长冯庆华,巴林驻华大使、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驻华使团轮值使团长安瓦尔·艾勒·阿卜杜拉,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中东学会名誉会长杨福昌等专家学者出席。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中阿友好协会副会长吴思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导付志明分别就“共建‘一带一路’,为深化中阿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敞开心扉,拥抱世界”进行主旨发言。冯庆华副校长发表闭幕式致辞。研究院所党总支书记、博导宋炳辉发表致谢辞。

本次会议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影响力深远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共计60余人。涉及政治学、历史学、宗教学、外国语言文学及丝路学等五大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与政府官员、智库专家和资深媒体人士汇聚上外。冯校长指出,本次大会在“‘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的主题下,就“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及应对、“一带一路”的“软力量”建设、“一带一路”与国别区域研究、全球丝路学的学派演变及其研究动向等五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做好“主场外交”,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献礼。本次会议精心设计针对“一带一路”与全球丝路学的前瞻议题,为与会嘉宾分享智慧与发展机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丝路学学科建设,在全球丝路学转型的背景下,为复兴中国丝路学研究做出积极努力;第二,推出丝路学研究丛书,彰显丝路学中国学派风范。本次大会推出了由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的“丝路学研究丛书”首批10部专著,是上外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重要学术成果,展示出以重大现实问题导向为主、中国特色理论构建为辅、“一带一路”沿线国别区域与问题探究为目标的研究范式;第三,《新丝路学刊》正式创刊,提升中国丝路学话语权。该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是国内首本专注于丝路学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丝路学学科建设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搭建了学术交流的阵地。《新丝路学刊》致力于动态与静态研究相结合,以充分彰显中国丝路学的战略地位与中国丝路学界的学术担当,为宣介“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加强“一带一路”的“软力量”建设作出切实贡献。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为“一带一路”汇聚上外思路,必将推动海内外丝路学的发展,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发展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发展献策,是为沟通中国梦与世界梦搭建平台构筑桥梁的有效举措。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