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上午,我所惟善副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论佛教'无常'的消极与积极因素”。
本次讲座中惟善老师以鲁迅《无常》和民间黑白无常的传说引入“无常”的概念,借着语词的分析、文献的梳理和概念的辨析,通过积极、消极和终极三个层面呈现了“无常”这个概念所拥有的丰富内涵。
无常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在三法印之首,是苦谛的四种行相之一和十种相应法修行之一。“无常”这一概念在整部佛教三藏经典中,也是出现最为频繁的概念之一,通常与无我、苦、空等教义联系在一起。佛教的“无常皆苦”的核心教义。“无常”是一个中性词,是一种客观现象的存在,本无“消极”或“积极”的因素,但由于这个概念常常被世人错误地理解成消极避世的教义,只谈人生皆苦,犹如火宅。这就是“无常”所带来的消极因素的一面。然而无常不仅具有消极的层面,还有积极和终极层面。只要我们用智慧去运用好“无常”这个概念,它所带给我们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远超负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构建积极向上的、智慧的生活。
讲座由我所讲师钟智锋博士主持,我校哲学、宗教学等专业本、硕、博同学聆听了讲座。
惟善老师通过鲁迅先生的名篇《无常》与民间传说《黑无常改恶从善》的故事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佛教概念中的无常。他首先解释了在佛教中常与无常的具体概念及其内涵。
无常与常相对,无常在梵文中写做anitya,是一个形容词,由否定前缀a和nitya组成,具体意义为非永恒的,短暂的,偶然的,不规则的,不寻常的,不稳定的,不确定的;而作为中性和阴性名词,其梵文分别是anityatva和anityatā.
“无常”有着四个主要特征:众缘而生;本无今生、今有后灭;生灭迁流而不常住;四相(生、住、异、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些特征有着众缘和合而生,凡是有为法,不论是外在物质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都有生灭相续的现象。
紧接着,惟善老师对无常的具体分类做出了说明。它在佛教中主要分为念念无常与相续无常。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
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有生有灭,在生灭之中又有相续,如人之生命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相续的过程中。这一部分主要以无常的特征和分类引导大家深入感受无常的具体含义,得出生命在生灭与相续之间是一种不一不异的关系,有改变和不同的生灭变化,同时又在相续轮回。
在此部分,惟善老师首先解释了什么是苦,再说明苦为四谛之首的具体含义,由此引入无常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苦,梵语为duhkha,与“舒适”、“安逸”等意义相反,是指违背身心意愿的一种感受。而在佛教中,苦为四谛(苦、集、灭、道)之首。以《大般涅盘经》中的经文引入,说明苦作为第一圣谛时,代表了佛对人生宇宙的看法,包含着更深的哲学意义。其中,第一圣谛的“苦”, 不仅有通常“痛苦”的意思,它还包含缺陷、无常、变化等更深的意思。
紧接着,惟善老师具体比较了无常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从正面影响看来,无常中包含了世间快乐,正因无常,快乐得以存在。而无常的负面影响包含了世间痛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苦(执着于“我”),这八种痛苦。而其中苦又有分为苦上加苦的苦苦、快乐易逝的坏苦、变化之苦的行苦等。此三种苦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存在又可以这样表示:欲界三苦皆有,乃六道之苦;色界已属天道,无苦苦;而无色界只余变化之苦。
关于“五取蕴苦”,惟善老师作了进一步阐述。身体之苦与心理之苦说明“人生有苦,非人生是苦”,然而五取蕴苦说明了“人生是苦,非人生有苦”。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取,即烦恼。五蕴本身不是苦,五取蕴是苦。五蕴是苦的源泉,是个体执取的对象,执取的过程才是苦,是苦的真实源泉。五取蕴苦简单来说即执着于“我”而引发的痛苦,如this is mine,这是对“我”及其所属的一种贪著;this I am,幻想有一个“我”的存在;this is myself,误认为有一个“我”的实体。这种对“我”的执着导致了生物的、心理的、情感的苦。
之后,惟善老师解释了苦的根源。按佛法所说,一切都是相对、相互依存的,所以苦的根源不止一个。最主要的是“渴爱”。“谓:欲爱、有爱、无有爱是。诸比丘!此名为苦集圣谛。”贪爱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也是最主要与最普遍的事实。以各种形式表现的贪求、欲望,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当然,不能将它视为最初因,因为它也是依其他的条件而生起的。其他苦的根源如贪(greed)、恨(hatred)、痴(delusion),以及十二因缘中的十二条相关论述等。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无常即苦”的内涵,惟善老师举了生动的例子。一是《佛说譬喻经》中的寓言,讲述一人因“渴爱”,耽于享受五欲,而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生死轮回之险境。一是《红楼梦》中的《恨无常》一曲,集中体现了人们对贪欲、无常、生死的感喟与思考。
惟善老师提到,无常本身是中性词,无常的消极影响主要来自人们对无常、苦的误解。佛陀的本意是让人看到无常,从而把握当下。佛陀的教导是因人而异的,正如好的医生不夸大事实、对症下药一样。
“无常”意味着一切在变化,人因为“无常”的存在才有可能不断改变、进步,这是“无常”的积极层面。惟善老师针对此点列举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慧。智慧一部分来自天生,很难改变,但人们可以通过“闻”获得知识,通过“思”让知识真正内化,通过“修”即个人的修行悟道最终达到智慧的境界。二是功德。智慧的增长与福报的积累是成佛之道。三是环境。环境可以被改善,秽土可变为净土。四是生命。生命可以进化(六道轮回)、成佛等等。
“常与无常”分别对应着“乐与苦”。当人们从“苦”过渡到“乐”的境界时,就能体会到烦恼被消除的欢乐,进而达到“涅槃”的境界。佛教给大家提供的只是一种达到“涅槃”的方法,但具体的实行还是得靠自己。涅槃不能用常与无常来衡量,而我们更需要于“无常”中把握自身,不自怨自艾,得出渡人渡己的真谛。
答:能够报道出来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除此之外,人的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所以,要让报道出来的现象完全符合事实,这是非常有难度的,但事实的报道是一直是新闻界追求的目标。
答:“刹那”是印度人创建出来的时间术语。在“无常”的状态下,也就出现了“无我”。人是身体与精神的结合体,是有生有灭的。
答:正如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这就是生命的“不一”;而生命的“不异”就是指,虽然今天和明天是不同的,但总还是有相同之处。
答:佛教如哲学一般,都不是自然科学。佛教给人提供的是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它研究的重心不是物理方面的问题,而是专注于人的精神世界。个体具有差异性,但不要混淆不同事物之间的概念。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