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導】最近,在浙江省蘭溪市靈洞鄉白坑村東山,發現一座古寺,寺內的壁畫楹聯和寺旁遺存的古碑、古塔、古城牆表明,明代蒙「靖難之役」的建文皇帝(又稱惠帝)朱允火文曾經削髮隱蹕(蹕泛指與帝王行止有關的事情)在此。
據了解,山勢險峻、海拔近四百米的東山,又名皇回山,坐落於金華山脈餘支--六洞山東約一公里的一處山坳中,山徑盤旋、樹木蔥蘢,十分幽靜。山上有一大殿名叫「天王殿」,現又叫「皇回寺」。據寺院住持印覺法師介紹,殿裏的和尚以及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建文帝在此削髮隱蹕的傳說,最近發現的隱蹕處遺跡和殿旁古碑則為這種傳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在印覺師傅的帶領下,找到了當年建文帝的遜國隱蹕處。從表面看這是一座小殿堂,而且剛剛經過一番修繕。殿內有身穿袈裟的建文帝塑像,左右各塑有文官武將一名,殿內的後壁繪有建文帝遜國出逃路線勾勒在明代版圖上,殿堂左右壁繪有建文帝登基、燕王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假扮和尚出逃等八幅惟妙惟肖的壁畫。從壁畫的內容看,建文帝曾經兩次隱蹕在此,一次是在永樂二年(一四○三年),建文帝在逃奔雲南的途中,曾在蘭溪東山寺落腳;另一次是在宣德七年(一四三二年),建文帝複歸東山寺。引人注目的是,殿內的立柱上刻有四句建文帝的流亡詩,分別是「百官不知何處去,惟有群鳥早晚朝」;「塵心消盡無孝子,不受人間物色侵」。讀來令人十分傷感。
在皇回寺的左隅,有一被削去一角的石碑,碑額鐫刻著「皇回禪院鼎建普同塔記」一文,碑文稱,「蘭江靈洞之東折而上數裏有庵曰..庵創始於遜國孤臣,薇陽一線,燈傳不熄..」
據介紹,皇回寺前方約五百米處的一片竹林裏,有一青石砌成的六角古塔,即普同塔。塔身清晰可見「明重應皇回師祖圓應感大師之塔」的字樣。印覺法師稱,塔建於清康熙十年,為紀念建文帝之物。在進山的路上,還發現兩處青苔叢生的古城牆,相傳亦為建文帝所建,而且城牆的造型與南京古城牆極為相似。
據稱,皇回寺遺址發現後,當地的文史研究人員對相關史料進行了大量的考證,認為建文帝隱蹕在蘭溪與他的一位元貼身大臣很有關係。
這名大臣就是隨同建文帝逃亡的翰林待詔,原籍浦江的鄭洽。研究人員從明萬曆年間史學家史仲彬著的《致身錄》發現,「建文帝出亡至浦江鄭洽家,帝匿井中得脫,故井今名為建文井,井在浦江縣東二十五里處。」
光緒《浦江縣誌》稱,「從亡者二十二人鄭洽焉,」君臣一起隱居蘭溪是順理成章的。「皇回寺的得名也相當明確地表明瞭建文帝曾經隱居於此的事實,回者,即避、轉、繞的意思。而光緒《蘭溪縣誌》的記載則更加證明了這一點,「皇回禪院,在縣東二十公里,有碑記,雲:皇回聖跡,肇自前明惠宗,遁荒隱蹤於斯..」蘭溪東山位置偏僻、地勢險要,外人很難得知。
當地的老百姓講述了當年建文帝在此避難的民間故事。如他隻身攜帶一副祖父朱元璋親賜的袈裟和度牒、戒牒,而這套「和尚」行頭亦為當年朱元璋出家之物,朱元璋預料到長孫朱允火文生性軟弱,恐在位不長,故給長孫作了最壞的打算。而這套袈裟在建文帝逃亡的三十九年間,也總能幫助他逢凶化吉。
關於明建文帝的最後下落,史書與民間傳說大多語焉不祥,但許多都有「非宮中自焚死,由地道出亡」的說法。
《明史講義》稱,「建文帝焚死非真相也」。《明史‧胡鯘傳》則雲:「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後有密報惠帝踏海去」。《明史‧鄭和傳》則說得更有意思,「成祖(即永樂皇帝朱棣,他在燕王位上起兵,篡奪了皇位)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就是說鄭和七下西洋,除了揚威天朝的目的,更有尋訪建文帝是否流亡海外的任務。
據瞭解,蘭溪有關方面已準備將建文帝的隱蹕遺址申報為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進一步組織史學研究人員進行考證,爭取早日揭開這個遺存六百年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