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晚6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日本东洋文库客员研究员吴真老师应邀在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办讲座,主题为“亦戏亦仪:道教科仪与戏剧的交叉研究”。
我所何建明教授担任主持与评议人,我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宗教学系主任惟善副教授出席讲座。来自在京高校博、硕士生共80余人旁听讲座。
吴真老师首先回顾了学术史上关于戏剧与宗教仪式之间关系的论述。她指出,无论是西方学界的哈里森、法兰西学派还是东方学界的王国维,都认为戏剧产生自宗教仪式。战后,仪式戏剧(Ritual Drama)普遍被触及。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田仲一成提出的“祭祀演剧”。他认为,中国的戏剧是在乡村,尤其是乡村祭祀中产生的。龙彼得等学者也曾写过《中国戏剧源于宗教仪式考》,他们 的专注点在戏剧的起源阶段。吴真老师认为,这里讨论的起源并不是指单个的戏剧的情节起源,而是较长篇的叙事,其中有唱念坐打等成熟的仪式形式,它们大概成形于唐宋时期。
随后,吴真老师分享了傩戏研究、目连戏研究和佛道教科仪田野调查等几个值得关注的案例。吴老师认为,在上述戏剧和宗教仪式研究中,多数学者是戏曲、戏剧的研究者。他们多从人类学、地方史的角度切入,而从佛教或者道教的角度切入研究的并不多。吴老师指出,从道教科仪角度来观察戏剧,首先要有道教本体意识,即在对道教科仪较为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以道教反观戏剧研究,这也许能为戏剧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地方。
吴真老师以两部戏剧的发展史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部是著名的孟姜女故事,它是杞梁妻与孟仲姿故事在唐朝的合并;第二部是戏剧《叹骷髅》的传播与演变。吴真老师认为,从亦戏亦仪的角度看,无论是宗教还是戏剧,最具有生命力,或者说具有想象力和叙事张力的主题,恐怕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安抚和救度。
何建明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学术研究通常是联系性的研究,通过不断地收集资料明确研究的主题和基础。宗教学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宗教学子需要打开视野,跨界研究,而吴真老师的文学和宗教的交叉研究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晚八点,讲座在在座学者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
本次讲座是“道教研究前沿”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