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专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程乐松副教授学术讲座“信仰的帷幕——道教学的方法反思”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我所专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程乐松副教授学术讲座“信仰的帷幕——道教学的方法反思”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点击数:2055 更新时间:2016-10-25 18:04:50

2016年10月19日晚,我所专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程乐松副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学术讲座“信仰的帷幕——道教学的方法反思”。

我所何建明教授主持讲座,并作点评。我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惟善副教授、张雪松副教授等与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讲座。

首先,程老师从“道教方法论是否无需讨论”这个问题引入本次讲座主题。他指出,一般认为,道教研究方法即宗教学研究方法;然而,以西方宗教学出发,我们却难以界定道教。道教并非只是由道藏等文本经典或者思想史中的描述所能涵盖的。程老师从什么是道教谈起,解释了将道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定义的困难。他提出了关于“切实生活的信仰描述、民俗道教何以可能”的问题,认为道教研究不得不从文献学走向了人类学和社会历史学。而对道教的定义也变成了排除法,即我们可以只诉说什么不是道教。所以道教研究难以成为道教学。

其次,程老师认为,在学术研究的视域下,道教研究存在可观察的四种断裂:经典与实践、划一与多元、隐逸与生活、本土性与独特性。所以将道教作为可描述的对象,就必须兼顾道教的融入与主体性。依此,程老师列举出定义道教的三种模式:文化谱系、类型学、信仰认同。程老师以石秀娜对道教的“非官方的高级宗教”为例解释了“文化谱系”的含义,以何建明老师提出的道教三学为例诠释了“类型学”,以道官、品秩与符箓为例阐发了“信仰认同”。与此同时,程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按类型,道教可分为隐逸性道教、习俗性道教、智识性道教。

最后,他指出隋唐道教的公开化、制度化以及理论化的失败,实质上是智识性道教在面对生活与隐逸的张力所遭受的挫折。程老师认为,对于道教方法论的困境,我们可以从三个对道教简单的假设出发:可理解的道教、面向生活的道教、文化体系中的道教,来展现道教在社会历史与人类学、宗教学中作为特例的价值。 

何建明老师对程乐松老师的精彩演讲进行了评议。他认为,虽然程乐松老师所提到的对道教三学的阐述与自己的理解有所出入,但程提出的观点是对道教学研究的一个有益反思。作为世界知名的道教研究专家,何老师期许程乐松老师有更大的成就,也鼓励大家支持道教研究学界的工作。

程老师用幽默的语言阐述了道教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用生动的例子说明道教研究对待道教本身所需要反思的问题,让在座听众觉得意犹未尽。问答环节听众们积极提问,讨论气氛十分浓烈。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