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月17日(周五)19:00-21:00
腾讯会议:922-147-060
备用号码:861-305-537
主讲人:汪珂欣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主持人:姜守诚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授
评议人:韦正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主讲人简介:
汪珂欣,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员。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艺术史、社会思想史。博士论文《士体:六朝士族绘画兴起研究》,发表论文《气韵,生动是也:形神感应在南朝画论中的玄佛融合》(2021)、《北朝隋代关中造像碑乘牛车骑马图的佛教内涵研究》(2021)、《旱灾与祈雨:宋代巴蜀水月观音与龙女组合造像成因研究》(2019)、《何以“无竹”与“八贤”——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一见》(2017)、《“绘事后素”注疏考辨》(2015)等。参与美国盖提基金会、芝加哥大学“从西安至敦煌:追寻中古时期中国的佛教遗迹”学习项目。
内容简介:
宗教图像不是简单的艺术创造,而是图像化地呈现理想精神样态;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表达,而是接近一种社会共识,普遍的存在于大部分人的视觉之中。唐代石窟寺、墓室壁画、器物纹样乃至卷轴画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神仙(包括佛教的天人)常常采用魏晋褒衣博带式的图稿,凡人则以唐代流行的圆领袍或齐胸襦裙出现。这并非偶然为之或错版导致,而是在视觉上通过古、今服饰的对比,象征神仙是身处另一时空的群体。图像反映的是古制服饰在唐代有了新的内涵——天衣,这种视觉文化延续到了唐代以后,神仙服饰在褒衣博带式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形成了不同于日常服饰的发展脉络。
本次讲座想要讨论的不是神仙服饰的具体形制,而是从服饰与身份的角度去探寻人们对于神仙理解的变化,所思考的问题包括:人与神服饰的差别从何时开始的?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人们从视觉上将这种理想精神世界中的服饰变为“共识”的依据是什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神与人图像区分方式,是如何逐渐从空间变为时间的?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