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劼辰:历史上的扶乩——术语、类型与器物(6月5日)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会议信息

胡劼辰:历史上的扶乩——术语、类型与器物(6月5日)

点击数:2544 更新时间:2021-05-25 10:50:49

时间:2021年6月5日(周六)19:00~21:30

地点:腾讯会议 ID:554 866 715(不设密码)


主讲人:胡劼辰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助理教授

主持人:姜守诚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授

评议人:许  蔚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胡劼辰,上海人,201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宗教学博士。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及历史系助理教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兼任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荣誉副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宗教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内容简介:

笼统地来说,“扶乩”是一种通灵并写下文字的宗教实践,其产生于中古,兴盛于明清,并广泛传播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渗透于宗教、文学、民俗等多个领域。自上世纪末以来,由于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新文本的发现,扶乩受到了海内外中国宗教学界——尤其是道教学者们——的空前关注,并诞生出一大批针对特定团体、神明信仰和宗教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次报告希望结合上世纪以来的新老研究,补充以本人多年来发现和收集的新史料,来探讨扶乩在历史上的各种类型及其不同名称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历时变迁,旨在从宗教史的角度构建一个扶乩实践的光谱。

af01a26404329eef3b3020dd0e1952e.png

更多>> 研究人员
更多>> 基地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