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The sarvastivada concept of 'tim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the mahayana
说一切有部的时间概念与其对于大乘佛教起源的重要性
主持人:惟善副教授
研究方向:印度佛教、阿毗达磨、东南亚上座部佛教
主讲人:Prof. dr. Bart Dessein (巴得胜教授)
比利时根特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主任,布鲁塞尔欧洲亚洲研究所研究员,比利时皇家海外科学院研究员,欧洲中国学学会理事
巴德胜教授主要从事佛教阿毗达磨、般若学、新儒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亚洲哲学》、《东方佛教徒》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大量关于佛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语言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并为百科全书撰写词条。
Bodily Care in Buddhist Monastic Life of Ancient India and China: an advancing purity threshold
古代印度和中国佛寺中的身体护理:一种进步的清洁观
主持人:张风雷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主讲人:Prof. dr. Ann Heirman(安海曼教授)
根特大学东方语言与文化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根特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安海曼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戒律与佛教隐修制度史。已出版著作多部,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四分律中的比丘尼戒》(The Discipline in Four Parts,Rulesfor Nuns according to the Dharmaguptakavinaya)3卷,《佛教的传播》(Spread of Buddhism)(与S.Bumbacher合作主编),《公元5世纪的中国比丘尼:一个典型个案》(Fifth century Chinese nuns:an exemplary case)(发表在《佛教研究》
时间:2016年12月28日 14:30 – 17: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6层会议室)
主办:哲学院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