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龙 图/宋霞)
2017年3月31日至4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宣方教授、张雪松教授、孙帅博士,以及我所研究生、PPE专业本科生等14位师生赴厦门华侨大学参加主题为“空间、网络与宗教”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
4月1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许斗斗教授主持,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致欢迎词,我所张风雷教授、辅仁大学宗教学系主任蔡怡佳教授、华侨大学张禹东教授先后致辞。
开幕式上,张风雷教授回顾两岸历史,指出“两岸未通,宗教先通”,虽然当前两岸关系面临一些新的形势,但与宗教相关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往一直是两岸同胞增进情感、加深共识的重要平台。他指出,本届论坛我所有相当数量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会,希望两岸的青年学生通过论坛相互认识和交流,借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得到宝贵的学术训练。
在随后进行的论文发表环节,我所与会人员张雪松教授的《明清以来佛教“门眷”制度述评》,李晓龙的《从世界佛教居士林的宗教空间看其现代性形塑》、宋霞的《佛教孝亲观对空间与网络的超越性——以契嵩“孝论”为切入点》、郑佳佳的《佛教医疗、戒律与护教——论庐山慧远对佛图澄的超越》、朱晨昕的《佛教动物超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潘小溪的《论安世高译经中的“四意止”》、苏琦的《契嵩“非韩”之考辩》、何松蔚的《向过去告别——在现代中国翻译“迷信”:1895-1918》、胡泽恒的《乡村社会空间的重构——对晋南朝阳寺复建的人类学考察》、王佳的《地域视角的观音信仰:青岩寺歪脖老母朝圣中心的形成》、郑泽颖的《宗教网络中的道德共同体:潮汕村民家祠祭祖活动案例》,先后获得发表,并在会上引起热烈的讨论。
此外,本届论坛还有来自华侨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厦门大学、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福建省神学院、泉州府文庙管理处的近50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围绕“佛教”,“佛教、儒教、民间宗教”,“道教”,“基督教与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等分议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
海峡两岸宗教学术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与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创办于2007年,后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加入论坛。该论坛每年举办一次,由海峡两岸三校轮流主办,在两岸的宗教学术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2018年第十二届论坛将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
论坛详细综述可关注我所公众号。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