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惟善,江西人,副教授,宗教教研室主任(2014.06—)。本科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之后在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秋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为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印度佛教(早期佛教与部派佛教)、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及佛教梵文、巴利文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代表著作和论文:
专著:《说一切有部之禅定论研究——以梵文<俱舍论>及其梵汉注释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论文:
1. 《关于<顺正理论>中的‘ 鲁波’与‘阿鲁波’的梵语区别》,载《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2004年。
2. “Samādhi and Viksepa in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published in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III, pp190-211, Colombo: Centre for Buddhism Studies, 2005.
3. “Controversy on the ārūpyadhātu in the Abhidharma Tradition”, published in Buddhist and Pali Studies in Honour of Venerable Professor Kakkapaliye Anuruddha,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9.
4. 《当代中国留学僧运动—以斯里兰卡留学僧为例》,载《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第2期。
5. 《斯里兰卡佛学家罗睺罗长老及其佛教哲学思想》,载《哲学家》,人民出版社,2008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2008年第5期。
6. 《琉璃宫史中的佛舍利》,载《联合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
7. 《试论说一切有部的金刚喻定》,载《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2009年。
8. 《试论九定与解脱的关系--依说一切有部的观点》,载《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4期。
9. 《试论说一切有部依定所起功德: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载《禅学研究》第九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0. “An Overview of Researches on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Buddhi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published in The Ind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2011.
11. 《梵文“dhyana"之汉译与”禅“字读音演变考》,载2010卷《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
12. 《华盛顿大学犍陀罗语佛教文献写本与其前沿性研究》,载2013卷《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
13. 《说一切有部之“随心转法”的建立及其功能》,载2013年卷《人文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
14. 《说一切有部之人性化佛陀与神性化佛陀》,载2014卷《哲学家》,人民出版社,2015年。
15. 《当代斯里兰卡佛教教育现状》,载《中国佛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译文:
1. “Buddhism and Chinese Ethics Prof. Fang Litian”, Buddhist and Pali Studies in Honour of Venerable Professor Kakkapaliye Anuruddha,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ditor: Professor KL Dhammajoti and Professor Y Karunadasa, page 235–268, 16008字,2008; and also see China’s Buddhist Culture, Singapore: Cengage Leaning Asia Pte Ltd (2010): 25-56.
2. 《佛陀出世与不出世:缘起法则之变与不变》,载2013卷《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
3. 《往日再现:一个来自犍陀罗的譬喻师》,载2013卷《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