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政教关系、当代基督教的发展、宗教社会学 |
个人简介
在中美高等院校完成两个博士学位,受过系统的跨学科学术训练。致力于理解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与政治的交互关系,即现代化所带来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如何影响了宗教的发展?而宗教的调适和公共化又对国家与社会带来了何种影响?具体到中国,其独特的现代化与宗教管制模式如何形塑了基督教的发展,而基督教的发展又产生了何种政治、社会影响?
教育背景
2013年, 美国贝勒大学,宗教政治学博士
2011年,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
2008年, 美国哥顿——康威尔神学院, 基督教研究文凭
2007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
2005年,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5-,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
2013-201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博士后
2008-2013,J. M. Dawson Institute of Church-State Studies at Baylor University, 研究助理
2007-2008,中国人民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研究兴趣
政教关系
当代基督教的发展
宗教社会学
开设课程
宗教政治学
宗教社会学
中国的宗教与社会
定性研究方法
科研项目
普渡大学,“北京基督徒群体的组织建构与社会参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中心与贝勒大学出版社,“宗教社会学大师自选集”
学术活动/会议
在美国宗教社会科学学会、美国加尔文学院、乔治城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宣读学术论文
论文与著作
The David Martin Reader. (Dedong Wei and Zhifeng Zhong, eds.) Waco: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2015.
The Rodney Stark Reader. (Dedong Wei and Zhifeng Zhong, eds.) Waco: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2015.
“Chinese Views on Church and State,” (with Christopher Marsh)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52,(Winter 2010), No. 1
“波动的政教关系与当代基督教的发展”,《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 2016年第44期。
“开放但不放开:中国人宗教价值观的实证研究” (与李路路合著),《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预计2016年第45期刊发。
“大卫·马丁的宗教政治学”,《宗教学社会》,第三辑,2015年。
“分化的后权威主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及其变迁分析”(与李路路合著),《开发时代》,2015年第1期。
“解释我国政教关系多样化的三种机制”,《中国治理评论》第5辑,2014年第1期
“让宗教慈善‘运转’起来”,《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2013年6月11日
“把宗教带回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里”,《当代社会政策研究》,2012年第7期
宗教社会科学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爱智论坛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