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南来参加《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线上研讨会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曹南来参加《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线上研讨会

点击数:557 更新时间:2022-06-07 15:05:10

2022年4月17日,我所曹南来教授参加《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线上研讨会,并以“宗教作为人类非正式的风险控制方式”为题作精彩分享。

相关报道见:https://mp.weixin.qq.com/s/AEczn8K38bHtozgG5JM_uw。


资讯|《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线上研讨会──曹南来教授分享

曹南来 量化历史研究 2022-06-06

微信截图_20220607150709.jpg

▲陈志武教授潜心研究16年的著作《文明的逻辑》(2022)

2022年4月17日,《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共同探讨人类文明化是如何发生的,又将往何处演变。

婚姻、家庭、宗族、宗教、迷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习以为常的。它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跟风险挑战有何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南来教授围绕“婚姻、家庭、宗教的避险逻辑”主题,展开了精彩演讲。

宗教作为人类非正式的风险控制方式

作者 | 曹南来

感谢主办方还有陈老师的邀请,我其实非常高兴看到这么一部鸿篇巨著的出版,也非常荣幸在这里分享一下我阅读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我的题目是截取了陈老师的这部著作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宗教作为人类非正式的风险控制方式,或者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人类非正式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控制的方式。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全部看完,但是我发现十二个章节里面,有三四篇都是涉及到宗教。刚才陈老师也提到,宗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我作为宗教学领域的一个学者,是稍微感到有些意外,有点惊喜的意外。因为在国内宗教学其实是一个冷门的、边缘的学科,属于哲学院下面的二级学科,不是很重要的一个专业。但是我觉得这本著作告诉了我们,要理解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是非常需要去认识宗教、理解宗教、仔细去研究宗教、熟悉一些宗教方面的知识的。当然我会非常努力把这本书去推荐给我们宗教学的一些学者、同事和学生。


众所周知,现代文明社会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历史上还有当代社会中宗教的角色和影响,尤其是在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经济学领域。我觉得《文明的逻辑》这本书,它是通过跨学科的,尤其是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宗教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揭示了宗教传统背后潜藏的经济,尤其是金融的逻辑。正如副标题所提示的,宗教实际上是人类与风险博弈的众多社会制度之一,陈老师也没有说它是唯一的一个,或者最重要的,当然还有家庭、家族、国家等制度。不管何种宗教,用法国哲学家、宗教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话说,都是表达人与群体连接在一起的这种深厚感情,所以说我觉得陈老师的这本书里面也是谈到,他对宗教定义实际上也是强调共同体、群体的范畴,而不是个体化的所谓迷信或者巫术。

如何面对生产投资上的不确定性,学者们往往都是通过金融学和经济学的这个视角,很少从宗教的话语、情感、组织实践等角度去看,我觉得这是这本书一个非常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宗教学领域非常少有的研究的进路和视角。针对风险的控制这一总体性的文明逻辑之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时空框架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角色拥有的有些差异的“处境化的逻辑”。虽然说它们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存在着差异,但都是符合人类文明化进程中的一个路线轨迹,那就是对风险的规避和对合作互助的追求。

宗教往往是被认为是非理性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范畴,因此在“祛魅”的社会科学中,往往被当作是细枝末节。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所体现的情感性、慈悲性、道德性、同情心等,既可以令我们超越正式经济制度与非正式体系这种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框架,在信仰和信任、感性与理性之间建立关联,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以宗教为代表的非正式体系,其实也是理性经济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元素。我想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主要体现在宗教纽带如何去帮助有效减少交易成本、保证投资回报,或者说像陈老师经常用的这个词,就是建立这种所谓跨期信用的作用。


下面我想要具体谈一下制度性宗教与儒家文明的对比,因为我觉得这也是本书里面特别显著的一个话题,尤其是一神教和所谓家秩序的对比。制度性的宗教,它的特点就是强调一种志愿性的成员资格,成员信就参与,不信就不参与,实际上是有相对独立的一个自主身份建构;儒家文化传统中成员身份是天赋性的,你没办法决定你的父母、你的长幼尊卑,它有人际秩序上差序的、约束性的、强制性的规定,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神教的一些信条,似乎可以说更有利于促进跨地域的全球范围商业的拓殖,陈老师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早期新教为背景的欧洲殖民者,在海上丝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传统的儒家文化,相对来说强调“安土重迁”的家秩序,所以它不鼓励全球的流动性,不利于激发商业创造性,也不利于建构一个非人格化的外部金融市场。而这个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刚才很多老师也谈到它能够减少因分配不公的问题导致的暴力。

我想本书也加深了我们对资本主义所谓文化嵌入性的理解。虽然说宗教信徒通过集体仪式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主流市场经济的道德世界,一个所谓道德化的财富观和对社会地位的整体性理解,也就是说对社会不仅是物质层面、经济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象征层面的理解,看起来似乎好像是对市场的批判,但是我想说宗教网络和实践,其实不一定是对市场经济的偏离,它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产物。比如举个简单例子,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大批新富阶层信教的现象,有大量老板佛教徒、老板基督徒的涌现。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他们有商人和信徒双重的身份,这个现象就是对“经济现代性必然导致世俗化”的一个有力反驳,驳斥了世俗化作为现代化必然产物的命题。

在传统中国,人们比较重视家族的内外的界限,就是区分族人还是外人,这是传统中国的一种两分法,以家族为差序关系基础。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将目光转向海外的华人社会,这也是我研究所涉及的比较多的,就会发现人们越发重视的,不是族人和非族人这样的差异,而是人格化与非人格化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以家秩序为增强避险能力的一个方式。我觉得避险这个角度可能不是百分百的全面,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维度去理解这几十年来全球的制度性宗教复兴的情况,尤其是我们引用PEW2015年的数据,基督教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信众达22亿,接近整个地球人口的1/3;伊斯兰教位列第二,拥有16亿信众,占全球人口差不多23%。二者相加,世界人口超过一半都是信仰亚伯拉罕一神教。如果从风险的角度去理解的话,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视角。


《文明的逻辑》这本书,是从大历史的视角给我们梳理不同文明演化的进程,论述宗教如何帮助实现互助和对风险的管理、控制和博弈。这个思路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在全球化和移民加速的当代,出现文明交融的情况,比如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相互融合的议题,制度性的宗教是不是能够帮助重建我们传统的差序的社会人际格局?尤其是当华商面对动荡的时局,无法从正式渠道获得融资的情况下,宗教与家族秩序是不是可以兼容而非互斥?正式的市场能否替代非正式的风险防范措施?还是说后者能够更好地促进正式经济活动的开展?这些我觉得是需要实证研究,等着社会学者去发现。

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东南亚,伊斯兰教文明与中华文明交汇的地点,尤其在马来西亚运营的同乡为主导的华人社会,受到少数族裔的结构性限制,仍然十分强调儒家文化,尤其是宗族的角色,包括他们的同乡会和一些以民间宗教为基础的民间团体的建设,产生了不少类似于韦伯的这种新教徒式的商人企业家,而且他们通过社会化进行传统的价值观的代际传承。但是,当他们的家族企业到达一定规模,就会更加强调理性市场这种非人格的力量。

另一个例子,就是我现在在做海外华人教会群体的研究,这个群体是新兴的中华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交汇的一个点,他们也是发展最迅猛的海外华人宗教群体,在意大利他们有80多家华人教会、几万人的信徒,在几十年内发展得非常快。他们具有比较强的拟家族化发展倾向,至少在一两代际内,宗教与家秩序不一定是完全相互竞争的,而是说宗教赋予了地缘血缘一个神圣的外衣,并且在宗教制度内部增加建构了人格化的信任网络。这种跨宗族的秩序,我觉得是在海外离散社会血亲之外的一种更扩散的信任网络。他们的信任半径是非常小的,只是华人教会内部的一个比较封闭的民族文化宗教社区。但是因为信任半径小,反而导致信任强度高,所以更有利于抱团融入当地的社会。而且教会作为一个节点,可以强化、神圣化差序的格局。另外,个体家庭的私人性和离散社区的公共性,在教会的空间中得到了调和统一。所以我觉得它可以帮助特定的语言群体的成员,包括所谓的商帮,获得借贷的信用、赊账的便利,得到市场的信息支持。这些他们在教会里不愿意讲,但是如果深入调查,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

这两个例子其实都说明了少数族裔在缺乏正规的外部金融市场支持,受到结构性限制时,宗族和宗教往往都是被最大限度地调用,并不是此消彼长,它们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延续和增长。所以说,这种非正式的经济体系使得边缘化的少数族裔社会群体也可以有资格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就是所谓的“草根全球化”。他们可能没有什么启动资本,没有什么工人,但是他们在一个家庭作坊里,通过简单的几道工序就可以参与欧洲名牌的产品的生产,以很小的启动资本,甚至通过赊账的方式,介入到全球经济体系里面。所以我讲这个“宗”,既是“宗族”的“宗”,也是“宗教”的“宗”。但是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代际的问题,如果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他们会不会还是在遵守这样的一个情况。


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我觉得这本著作对我们理解世界文明、宗教的发展演进,提供了一个非常崭新的视角和很多启发。它既是文明史,对宗教学来说也是一部宗教史,启发我们站在全球的高度去思考宗教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通过跨文化的理性市场逻辑,透视全球社会结构与文化的互动,认识宗教对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负面代价,比如说都是为了避险,但是他们之间也会产生宗教战争冲突、教派的争端,陈老师也是非常全面均衡地分析。

我觉得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高度还没有消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宗教为代表的非正式经济避险方式,与正式理性市场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互相排斥或者彼此取代,前者促进了后者的运转和持续发展。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嘉宾简介

微信截图_20220607150859.jpg

曹南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移民宗教、中国全球化与海外华人研究。出版《建设中国的耶路撒冷:基督教与城市现代性变迁》《温州基督徒与中国草根全球化》等著作。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