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会议纪要 | 第一届“经典与时代”人文学科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转发:会议纪要 | 第一届“经典与时代”人文学科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点击数:990 更新时间:2020-10-17 11:08:40

image.png



             匕

第一届经典与时代人文学科

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会|议|纪|要

阝               

 廴              匚

   《哲学动态》杂志

10月11日上午9:00,第一届“经典与时代”人文学科青年论坛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931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编辑部承办,京内四十余位学者参与。现场气氛活跃,与会学者积极充分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许多建设性的共识,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image.png

开幕式由《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编辑部王正副编审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志强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刘丰主任,以及论坛的发起人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吴功青副教授依次发表致辞。张志强所长首先表达了对各位与会学者的热烈欢迎,以及哲学所开放共享的初衷,他希望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能够成为人文学者交流对话的平台,以此发挥哲学所在哲学界中的中坚作用。刘丰主任介绍了中国哲学研究室近年来的研究状况与学术成果,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参与中国哲学典籍的整理汇编,在鉴往稽古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哲学研究的创新。吴功青老师代表青年学者交代了论坛设立的缘起和目的,并对论坛未来的发展和筹备做出了擘画。


吴老师表示,本次论坛的初衷在于为青年学者搭建一个抱团取暖的平台,在汲取前辈学人思想传统的前提下,面对并处理青年学者所共同遭遇的问题,逐渐形成一个青年学术共同体。论坛在今后的活动中将兼顾思想性与专业性:在主题上关注那些更紧迫、更宏大的跨学科问题,但在方法上则会以工作坊的形式探讨具体的文本或问题,在保有学科自身专业性的同时推动跨学科的互动和交流。吴老师希望,论坛和工作坊的讨论能让大家能从其他学科其他人那里获得给养,把大家的专业研究连起来,形成一些共同的问题意识,进而促进各自的专业研究。最后,吴老师对《哲学动态》编辑部与三联书店编辑部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论坛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王正副编审代表《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编辑部表达了承办本次论坛的荣幸,也希望通过本论坛使编辑部和青年哲学研究者能形成更好的互动,以促进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

image.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王齐老师因临时安排有变未能参与现场致辞,但也表示了对于青年学者的热情勉励与对论坛成功举办的衷心祝愿。在开幕式致辞之后,本次论坛的讨论围绕着三个主题逐次展开。

主题一

人文学科与我们时代的问题

在冯金红老师的介绍与主持下,本次论坛进入了第一个主题,亦即人文学科与我们时代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雷思温老师与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唐纪宇老师基于不同的专业视角,分别给出了引言报告。

image.png

雷思温老师首先对论坛的主题进行阐发。在雷老师看来,“经典与时代”之间的张力所折射出的是永恒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每一门学科都有绕不开的经典著作,但随着时间的流变,我们不断被给予大量的新经验。如何在新经验之中安放这些经典作品就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由此出发,雷思温老师分享了他的三点观察与感受。其一,青年学者在投身学术志业的时候,普遍受到了学术传统与前辈学者的感召,形成了诸多不假思索的、前反思的意义感;但是这些意义感能否被容纳进新经验之中并传递给下一代学生却成为了一个问题。青年学者在教学过程能够明显发现与学生之间在经验上的断裂,我们认为意义崇高的价值与关怀在学生之中未必能引发同情与共感。不但如此,现实的生活世界也日益显得碎片化与缺乏“弹性”,学术界的不同立场难以发生真正的对话乃至论争,生活也缺乏弹性去缓冲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张力,由此形成了一个没有弹性的世界。第二点是雷老师对学术研究和现实之间关系的观察。尽管精神创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整体意义感的确立,并用理想主义去提升现实,但这种活动却极容易陷入自我感动,形成虚假的意义感。克服这种困境,并进而确立起真实的意义感,首先应当毫无幻觉地面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第三点,雷老师提到,青年学者常常面临“第一本书陷阱”,即在写完博士论文或第一本书之后,常常找不到继续的动力,以至于第一本书成为许多学者平生最好的一本书。雷老师指出,避免这种陷阱需要不断推进自己的问题意识,突破过度专业化的局限性,让自己的写作形成彼此呼应的整体,并贡献出对于历史和时代问题的系统性思考。

image.png

唐纪宇老师从自身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经验出发,对人文学科在研究与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了描述与解释。作为一名主攻宋明理学的青年学者,唐老师认为,在自身的研究经历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其他学术进路对传统哲学史研究理路的冲击。一方面是思想史与哲学史进路之间的碰撞,思想史的研究者往往会认为哲学史研究的不足在于未能真实地还原被研究者的问题域以及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另一方面则是英美分析哲学对哲学史研究传统的挑战,这种进路认为哲学研究应该直面哲学问题本身而不应该将注意力过多放在前人思想与经典文本的阐释上。唐老师认为,思想史的研究确是对现有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补充,但无法替代哲学史的工作,因为研究最终要指向思想本身。而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也并非不关注具体的哲学问题,对哲学问题的探讨反而需要通过经典研读来获得必要的哲学思考能力。因此,作为青年学者应该坚守哲学史研究的传统。最后,唐老师谈到了当今我们面对的时代问题,认为这一问题本质上是更深层次的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体现,即在价值取向上对“自我”截然不同的理解。因此,传统儒家提倡的“克己”观念对当今这个高扬“自我”的时代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后,各位老师纷纷参与自由讨论环节,对引言人的报告进行了补充和推进。杨立华老师首先对两位引言人的报告给出了点评和赞赏,随后对青年学者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勉励,期冀着他们在保有研究专业性的同时为完整精神世界的形成指明方向。

image.png

孟琢老师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唐老师所做出的观察加以呼应。孟老师认为,相较于思想史或哲学史研究,语言文字学领域能够体会到“科学主义”和现代技术方法更加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料观”和“经典观”之间的张力,当经典成为语料之后,也就带来了研究的“失焦”,导致语文研究与经典研究的某种脱节。二是数字人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检索工具日益便利迅捷,经典文本的细致研读似乎越来越不必要了。面对这种弊病,回归经典是突破科学主义和技术化困境的重要途径。我们学科的前辈学者也在提倡加强对先秦经典语言的研究,这是语言文字学内部的反思方向。谢琰老师站在古典文学研究者的角度,以经验、结构、语言三个关键词为要点,阐述了看法。深刻的心理经验是文学、哲学、艺术的共同出发点与底色。文学作品揭示心理经验并提出问题,但并不提供答案,这是文学的特质与特长。文学经典总能暗含某种思想结构,这是我们进行跨学科对话的可能场域。语言同样可以成为人文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经典本身是语言珍品,我们这个时代的话语系统也值得反思与塑造。


赵金刚老师对雷思温老师的反思和结论做出了推进。赵老师强调了现代生活之中的破碎化与封闭化,并且认为这种现象也普遍产生于现代人文学者之中,他将人文知识分子的这种处境称作“自我封闭”。人文知识分子所感受的焦虑和问题未必是时代中存在的真实问题,知识分子的情怀与关心也不能沦落为自我感动。知识分子不仅要表达自身的感受,也要有能力与所有人产生共情与同感。人文经典的话语要转化为现代语言,从而与现代生活产生对话和交流。

image.png

陈明老师和贺方婴老师分别对经典文本的现代意义进行了阐发。陈老师认为,经典能够流传到今天,在于不同时代的学者因为同一个文明传统与价值源头的召唤与启示,不断在回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丰富其内涵。弥合经典与时代之间的隔阂需要以“自我”为中介,只有当现代生活之中的“自我”摆脱了原子化的孤绝状态,不断将自己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社会、时代、历史与文明经验打通连接,才能与经典作家产生共鸣与同感,并通过经典的启示与学习,不断培养自我面对与解决时代课题的智慧与能力。贺老师则引入“荷马是遥远的古人,抑或是我们的同时代人”(李猛语)的问题,表明古代作者所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当下相比未必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的差距,古代雅典人同样会受困于瘟疫、政制难题、战争危局等时至今日仍然困扰我们这个时代的诸多问题。在技术统治的时代,重拾古人智慧和经验,有可能成为我们今天还愿意阅读经典,仍然相信人文学科具有不可取代的力量的动力和契机。   

image.png

任蜜林老师对于经典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任老师认为,经典与时代密不可分,一方面经典本来就是时代的产物,经典之所以能够称作经典就在于其能够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另一方面经典产生之后也能够对其以后的时代起着塑造和引领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经典之后的时代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受到经典的影响和指引。当时代出现问题之后,人们也往往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以解决时代问题。张新刚老师则提出了更加积极和振奋的看法。张老师认为,人文经典之所以与新一代青年学生产生了距离,是因为他们关切这些问题的时间尚未来临。人文经典在现代生活中可能遭遇的挫折恰是这个时代的真相,这些经验和认知是真实的,不去面对这些问题是陷在舒适区中偷懒的行为。作为青年学者,对人文学科要有信心,对学生也要有信心。孙帅老师则指出,论坛名称“经典与时代”戏剧性的诞生过程表明,80后学者和前辈学者在问题意识上具有根本的连续性,但这种连续性在80后学者面对的学生群体那里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结果导致经典意识和时代意识都比较薄弱。对年轻学者来说,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带着足够的活力和张力进入到经典与时代中去。

image.png


《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周丹老师认为,经典与时代是个非常好的会议主题。首先,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一方面一定是关注和切中时代的;另一方面关注和切中时代的方式一定是不断、反复“操练”经典,并成就自身为经典。何为经典?卡尔维诺说就是那些常读常有、常读常新的书。翻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总有对你说不完的话,《论语》《理想国》无一不是如此。第二,经典和时代的关系,不同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前者是“一”,经典以回溯性、历史性的方式应对人类在不同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人文科学存在的合理性正源自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性。后者是“二”,现代往往意味着对传统的某种超越,而在某种意义上,包括文化文明等根源性的东西只能是“一”,譬如中华文明连绵五千多年,是“一本”与“生生”的统一。

image.png

最后,刘宁老师对上午的讨论给出了总结性的陈说。刘老师认为:人文学科是基础学科,需要对人类的精神,对社会问题做长期性的把握和思考,需要做许多扎实沉潜的研究,很难在平常生活中经常发出光芒,但会在关乎国家和世界命运的许多关键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人文学者面对时代的起伏变化,需要有沉潜沉着的心态,同时也要有开放的心胸,能同情共感,能观天下之变。在学术素养上,要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丰富发展,有了解,有认识。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心胸的开放和精神的饱满,或许可以更好地激发经典的活力。



主题二

青年学者与学术体制


第二场讨论以“青年学者与学术体制”为主题,这一主题直接关涉到青年学者的研究与工作。讨论由吴增定老师主持,陈涛老师作引言报告。

image.png


陈涛老师从自己的社会学背景出发,对青年学者在学术体制之中的处境做了细致的观察。陈涛指出,既有体制的确是磨损青年学者学术热情的主要因素。比如以论文发表作为衡量学术能力的第一标准,这对那些最有潜质、最为优秀的青年学者的学术道路是非常不友好的。但另一方面,科层制力量的不断增强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个人越来越依靠体制、彼此越来越充满竞争性是我们这代人不得不要接受的事实。而为了对抗正式制度所诉诸的那些非正式群体和活动,既有可能给予个人以支持、凝聚共识、引领学术取向,也有可能会强化学者私人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学术生态。因此,这对我们每个人提出了远比正式制度的要求更高的要求。陈涛认为,唯一能够实践学术理想和学术抱负的地方还是在教学上。青年学者可以通过教学,一方面从本科阶段开始,引领学生在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帮助他们体验到某些问题的重要性,获得一个不同于专注更紧迫的现实问题的主流社会科学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教学给自己以更长远的积累,而不至于完全受缚于专业发表。

image.png

随后,各位老师相继加入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与工作经历。李霖老师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分享了学术体制对学者个人的影响。李老师认为,尽管经学研究暂时未形成严密的学术共同体,但是在建制化的学科体系之中能对个人研究有极大的助益。刘万瑚老师通过分享自己三年来的工作经历,展现了经典阅读与学院体制考核之间的冲突。对经典文本的研习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学术成果产出的时间周期较长。但现有的绩效考核在论文的发表数量上普遍存在着硬性规定,从而对青年学者造成了职称和聘期上的压力,这些压力成为了他们投身于经典研究的阻碍。韩蒙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到,无论是学术体制的改善、还是学科发展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学人的养成。就经典与时代的关系而言,经典的打开需要人以切己的方式进入思想传统和历史文本,激活经典的时代性;就体制和学人的关系来说,学者是学人的一种身份认同,但不宜成为学人自我隔绝于社会的障碍,有必要走出知识依赖,理解和共情大众。

image.png

吴增定老师指出,学术共同体之中的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可以实现相互补充。青年学者不必对现有的学院体制抱持对抗性的态度,从学术发展史来看,学院内的边缘群体乃至学院外力量也能对主流的学术传统产生积极的塑造作用。杨立华老师承认了学术体制的有限性,但他认为学术体制的非完美性也是必然的。这一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而学者个人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封闭或许是实现自身学术抱负的必然选择。所谓“人能弘道”,个体的自我修为与立身行事是抵御外在不良习气、持守学术志业的最重要因素。

image.png

随后,邓定老师、袁恬老师纷纷结合自己的学术和工作经历,对如何在现有的学术体制下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邓定老师认为,“经典与时代”中的“经典”不但指经典文本,同时也包括经典问题,甚至后者更为重要。从他自己的哲学背景出发,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历史,哲学家们两千多年来始终围绕存在、真理、自由、时间等经典问题反复争执,不断发展,从而留下了那些经典文本。因此,我们不但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更要引导他们带着经典问题去深耕文本。同理,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学科共同体,打破日益坚固的学科壁垒,围绕经典问题筹办一些学术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主题三

青年学者与人文教育

学者既背负着进行精神性创作的使命,也必须承担传承人文传统的责任。因此,在个人的学术研究之外,人文学者在高校中的另一项工作就是面向大学生推进人文教育。本次论坛的第三个主题就是“青年学者与人文教育”,这场讨论由杨立华老师主持,李霖老师作引言报告。

image.png

李霖老师首先回忆了自己在学生阶段的经历。在李老师看来,大学教育对他的最大影响是懂得了放下偏见和成见去面对文本,而这一影响首先来自本科的通识课程。随后,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认为人文学科的本科教学宜通识,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再偏重专业训练,并给出了本科教学的三点建议。首先,应当尽量降低专业门槛,减少术语、公式、知识点,重在思路和方法。因为大量本科生将来并非是这一学科的从业者,本科的课程要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其二,要注重整体性。整体性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而是使学生感受到碎片背后的全景,从枝叶看到根干。除去外部的世俗功利性因素,阻碍本科生进入人文学科的一大因素就是本科教学的课程设计不能完整地呈现这门学科的特色。其三,应具有某种普遍性。普遍性不是万金油,而是给人以深层的触动和启发,使举一反三成为可能。最后,李霖老师认为,青年教师对本科生的影响最大,虽然从短期看,教学的回报极低,却是真正值得做的事。

在自由讨论环节,各位老师积极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感受。

image.png

孟琢老师认为,青年学者对学生的一些抱怨终究是出于知识分子身上不现实的完美主义。但是我们不应当对学生失去信心,也不能用代际划分的方式给学生群体贴标签,学生的热情和认同始终是维系人文学术继续推进的重要动力。唐纪宇老师指出,学生听课的需求实际上非常多元的,作为老师是难以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诉求。因此,教师不应把学生是否认可作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