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副教授参加“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工作坊第3期晚唐五代宋元汉传佛教社会生活史专题研讨会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雪松副教授参加“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工作坊第3期晚唐五代宋元汉传佛教社会生活史专题研讨会

点击数:1644 更新时间:2019-03-15 13:08:30

2019年3月8—9日,我所张雪松副教授参加“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工作坊第3期晚唐五代宋元汉传佛教社会生活史专题研讨会。

2019年3月8日晚至3月9日晚,“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工作坊第3期在清华大学新斋154举行。此次工作坊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协办,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子课题晚唐五代宋元项目写作规划专题。

此次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雪松副教授担任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索罗宁教授(俄罗斯籍汉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颂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游彪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圣凯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中国遗产文化研究院戴晓云研究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副研究员,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韩传强副教授,《佛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能仁(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杨剑霄博士后,普陀山佛学院佛学院安详讲师,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旦巴贡布,清华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王帅,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讨论交流。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暨清华大学道德宗教研究院举办的“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工作坊第三期,本次工作坊创新形式,在紧扣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要求之时,不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方式,而是围绕信仰生活、制度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物质生活、寺院经济、寺院空间、七大主题进行专题研究讨论,邀请跨学科、跨断代的国内外学者进行思想碰撞,特别是鼓励年轻学者的创新研究与学术工作的团队建构工作,并紧锣密鼓地穿插相关主题的学术讲座,以期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聚拢团队意识、深化研究议题。    

3月8日晚,北京师范大学游彪教授以“传统中国社会宗教信仰问题的若干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学术演讲,主要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多年来研究中国宗教史的心得体会:一、中国传统社会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二、中国历史上的关系问题,三、精英宗教与平民宗教。

游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教,没有一神教的极端性和排他性,外来宗教传入后,也逐渐带有了中国宗教多元融合的特征。同欧洲相比,中国传统宗教的“教权”并不显著,甚至在上层社会表现得很弱小,但在基层社会中却十分强大。精英宗教和平民宗教是西方宗教学视角下二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宗教的研究,但这种二分对于研究中国宗教是否可以,是可以进行反思的。

张雪松教授对游彪教授的讲座进行简略概要,并指出其从中国古代社会秩序角度审察中国宗教功能的方法论意义。游彪教授并对能仁法师、王大伟副研究员、杨剑霄博士提出的问题一一回应。圣凯教授总结认为游彪教授以自身丰富史料涵养,并配合欧洲文明的参照,正是重大项目跨学科研究的典范,透过彼此沟通讨论的互动,促进学术视野、方法及成果的提升。游彪教授自身学术精神所体现的生命状态,实为后学景仰的对象。

3月9日的工作坊,安排了三场研讨会。首先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圣凯教授主持开幕仪式。圣凯教授回顾了上期工作坊取得的成效和收获,以及重大项目作为平台的作用和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以期获得新的成果,希望大家能够尽快进入写作状态,同时提出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副研究员负责“晚唐五代宋元僧众物质生活”和“晚唐五代宋元僧众制度生活”专题写作。在“物质生活”的部分,主要汇报介绍他的思路方法与主题内容,如何探究僧众的日常社会生活问题,进行细节性挖掘研究工作。从物质层面考察挖掘僧人的社会生活现象,由寺庙的佛殿、法堂关注到寺庙僧众的饮食起居问题,并提出作为重要史料的《大宋五山图说》中东西空间的交叉与同异问题,同时检视晚唐五代宋元时期僧人的随身具,涵盖钟鼓、木鱼、服饰、出行等具体细节。在研究方法上,王大伟副研究员提出了在社会史、观念史的基础之上增加微观史比较视野。挖掘更深的生活细节,考察背后的演进逻辑。同时结合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用以完善物质生活领域的研究。

“制度生活”部分,王大伟分享了对于寺院制度节点问题的看法,准备了戒律制度的形成、晚唐以来丛林制度的兴起、明清乡约化的倾向三个议题。同时也提出如何完善晚唐以来的寺院制度研究问题,采纳学界已有的宋代甲乙制、十方制研究成果;系统讨论丛林清规的完善问题与生活守则;元代的寺院制度研究以及制度性的整体性构建的可能性。

    普陀山佛学院讲师安详报告的主题是 “晚唐五代宋元僧众晚唐五代宋元信仰生活”,首先探讨了精英信仰和大众信仰的区别问题与判断问题,介绍了宋代信仰的内涵上的扩充和和形象上的转变两大特点。第一部分介绍了在释迦信仰中的舍利信仰问题与七佛信仰问题;药师佛信仰问题;弥陀信仰问题;弥勒信仰问题;第二部份介绍了菩萨信仰的研究问题,探讨了观音信仰的女性化问题,以及文殊和普贤信仰,对于相关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及提出应当如何安放诸天的信仰问题。同时探讨了僧众对于法的信仰和实践问题,佛法僧的主体性研究问题,以及关切僧众的阅藏、讲经、学习情况;佛像的开光、装藏问题;第三部分分享了僧众对于僧的信仰和实践,包括罗汉信仰、祖师信仰、祖师崇拜,对于僧人信仰系统的再次考察以及僧人在佛信仰之上存在的认知差别问题;余下部分中牵涉到僧众朝圣巡礼、结社修行、放生祈福、荐亡追福等具体内容,最后总结概括了信仰生活中的要点部分。

张雪松简单评议了本场报告,戴晓云提补充提出肉身佛的研究问题,张雪松建议可以作为案例补充分析,韩传强和杨剑霄就制度生活与信仰生活中的内容划分问题展开讨论,王大伟提出可以增加圣僧信仰。圣凯教授总结协调了内容的分工,并提出了时代中心和源流追溯式的写作方式,提醒大家实践的绵延性和断裂性。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旦巴贡布的报告主题是“晚唐五代宋元僧众政治生活”的写作和进展情况。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他首先介绍了,晚唐五代宋元僧众政治生活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并提出以Buddhism in the sung(《宋代佛教》)一书为基础,作为宋代佛教的一种重新考察。研究宋代佛教是何以通过神圣化隋唐时代以获取自身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第二部分中提出了赵宋王朝建立于佛教的谶纬问题,晚唐藩镇和佛教关系,并列举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特别是相关的英文文献。在第三部分中,他简单介绍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使用的三种方式,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处理牵涉的地理资料,使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来处理政治人物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补充说明了CBDB的国产化使用以及使用引得系统来实现的数据可视化。

接下来介绍码库思(MAKRUS)在写作过程中的使用可能。第四部分的写作规划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之时,补充魏雅博教授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探讨晚唐五代宋元僧众在作为政教关系的联系者之时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定位问题,最后一部分补充说明了晚唐五代宋元时期相关海外研究学者和英文文献的简单情况。

张雪松副教授评议了报告之后,建议用政治预言代替佛教谶纬的命题,并且提供了一些补充资料,以及研究中新方法的可行性问题和提纲之中存在的个别错漏,逻辑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圣凯教授讨论了背景的写作问题与佛教传统与政治生活的关系,以及哲学化的叙事方式,杨剑霄博士后就写作中存在的侧重问题提出补充意见。

戴晓云研究员介绍晚唐五代宋元时期的水陆法会情况,第一点是全新观念的确立是水陆法会的重新兴起,陈述了水陆法会的缘起和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水陆法会在晚唐的兴起情况;第二点是观念的确立和水陆法会的功能多样,水陆法会是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体现了水陆法会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力,引用了大量的敦煌文献成果;第三点是北宋以降观念的改变,超度亡灵(北宋水陆法会的功能再定位和水陆中兴),水陆法会的再定义问题;第四部分是观念的传播:水陆法会在东亚的流行,水陆法如何在东亚流行传播,以及在宋元时期水陆法会的传播。

韩传强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晚唐五代至宋元时期佛教僧众的文化生活”,他提供了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层面的影响和写作思路。序论部分准备了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与内在驱动力。第一部分是“晚唐五代宋元时期僧众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以《辅教编》和《原道论》为视角来考察三教关系,同时包括夷夏之争和辽、金问题;(第二部分岁时习俗和世俗生活由王帅负责);第三部分介绍这一时期僧众的文学创作及其成就,囊括了僧众的文学修养与默照禅、看话禅的情况,同时包括僧众文学与文学家的关系。第四部分是这一时期僧众对自身历史的书写和建构,列举了详尽的“灯录”与佛教史籍;第五部分是此时僧众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研究了译经活动与作为文化使者的僧众传播。第六部分是僧众的艺术创造及其社会影响,包括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石窟造像等;第七部分佛教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提出作为博物学家的僧众。

张雪松副教授补充说明在标题拟定上的具体要求与第七部分的补充,圣凯教授对于佛教与佛教文化的泛化问题做了陈述,认为对于实际上从僧众来说,文化一般有两个定义:一个是身份认同,一个是历史记忆。僧众文化生活史研究的是狭义的文化生活,即僧众的文化修养,即“沙门外学”。这样的话,塑像开窟、藏经保护等活动,要调整到信仰生活里。

第三位做报告的是王帅,负责文化生活中的岁时和世俗生活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的写作,第一部分是僧众岁时习俗对宗法观念的融摄,一个是圣王的观念,一个是祖先的观念;第二部分是僧众岁时习俗的民俗化,讲两包括佛陀降诞、涅槃、盂兰盆节;第三部分是活动描述,世俗节日中僧众活动的描述,分为民众的寺院参访与寺院的上堂问题;

王帅紧扣主题僧众社会生活史,考虑节日与社会习俗的紧密关联问题,合理分配了观念和仪式描述的文本情况;介绍了他主要使用的资料,包括《云麓漫钞》、《岁时广记》、《吴郡志》、《东京梦华录》等。

张雪松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晚唐五代宋元时期寺院经济生活”,第一部分是这一时期寺院财产经营与赋役管理,讨论寺院财产与税赋体系的关系问题,指出自晚唐以来的演进路径,僧人如何被纳入到征税和徭役体系,以及僧尼在赋役方面能够享用的优惠政策,以及僧众在田产之外的手工业、商业等活动;第二部分是僧众的法事收入:“嚫”钱(僧众参加斋会、忏经、丧葬活动得到的法事收入)问题,包含“嚫”对于僧众的经济意义和价值,“下嚫”之礼——“嚫”的礼仪供养意义,晚唐五代宋元时期“嚫”的功能多样化发展;第三部分是寺院在公益慈善事业之中的经济活动;第四部分晚唐五代宋元时期僧众的金融观念,考虑到宋代长期存在的的钱贵货贱“钱荒”现象,直到明代随着美洲白银流入才解决“钱荒”。(兰州财经大学敦煌文化研究院王祥伟教授未能到场参加讨论,但是提交了敦煌部分的经济生活写作提纲。)

王大伟副研究员提出“净人”参与经济生活现象以及寺院的田产情况。王颂教授提出了在宋元海外贸易中的僧众参与问题。圣凯教授建议敦煌部分的融入问题,以及完善扩充第三部分的研究情况,指出宋代佛教的鲜明特征就是管理的精细化。接下来在场的韩传强副教授、杨剑霄博士等学者围绕经济现象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包括寺院的修建、法事的收入,寺户问题。

《佛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能仁法师报告的主题是“晚唐五代宋元时期的寺院空间”。导论部分分为知识中心与经院主义衰落,修道中心与宗派教团形成,神圣空间与社会生活融合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是寺院空间布局与地理分布,第二部分是作为国家利益场所的寺院空间,第三部分是作为社会场所的寺院空间,第四部分是作为文化场所、民众生活、社会公益的寺院空间。分享了对于华北晚唐辽金五代佛教僧众的看法,研究寺院在战乱时代、统一时代,制度和空间对于社会生活或者对僧众的意义;在研究思路方面,将空间视为链接僧众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以及空间抽象意义与流动意义;另一方面引入“场域”理论,说明“场域”空间的交换形式与场域的核心(其功能性),同时介绍了资料的使用问题与碑刻、石刻文献,结合个元代大都万安寺和辽金时代的悯忠寺(法源寺)的个案分析;风水问题与寺庙以及空间的礼仪性和自身已有的辽、金、元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自己的写作规划研究与研究凭借的主要资料和方法。

最后圣凯教授总结了一天的工作坊成果,在肯定大家的一天的讨论与写作成果之后,提出了五个新的想法和建议:

第一、“晚唐五代宋元”时期还是需要宗派观念的介入,在信仰生活、制度生活、寺院空间,还是要注意和关切宗派特质,作为一个时代的背景。

第二、晚唐五代宋元时期佛教跟礼制下移,国家制度的精密管理,与儒、道二家更为密切的交互,出现在在文化生活、寺院空间乃至于制度生活领域。必须关注到宋元文人对于佛教的批评和观点,借助现存的大量文集塑造出群像表现的僧众、士大夫和文人。

第三、在团队内部的彼此关切中,彼此重叠的区域仍旧可以突出自身的特色,以慈善为例,它属于寺院空间也属于寺院经济。同时包括信仰生活和制度生活,如何处理重叠?实际上信仰生活都是个体的,回到僧众作为个体的日常生活的实现,制度的规定与现实的操作是不同的,制度性规是有具体行为的约束,有些部分可能有重叠,大家的关切点要分开。同时僧众的文化生活和寺院的文化生活也是不同的。

第四、追求时代的关切,需要介入文献判定和时间的判定,清晰晚唐五代宋元时期的历史定位与时代特征。

第五、晚唐五代宋元时期数据的可视化追求也应当重视,作为数据的一种呈现不能单纯的作为一种统记学成果,而要成为看得见的、具体的、生动的表征。

3月9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索罗宁教授进行了“西夏佛教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索罗宁教授以汉传佛教经典和藏传佛教经典在西夏的流传为中心,介绍了一系列西夏文书研究的新成果,提出了若干假设。西夏佛教具有官方佛学和民间信仰两种结构。官方佛学内容由《天盛律令》为规定,文献以木刻雕版印刷为主;民间信仰以写本为主,内容以定法、忏法等与修行相关的内容为主。在官方佛学中,起信体系并非指《大乘起信论》,而是指一系列《发菩提心》文献。

西夏流行的佛教文献来源于宋、藏、辽三大地区,包括了北宋时期流行于钱塘地区与华北地区的华严系统文献、禅宗系统文献与《金刚经》系统文献与西藏后弘期早期流行的经学文献,大手印系统文献。在华严系统中,法界观修行系统与宗密的文献较为流行;在禅修系统中,二入四行的达摩禅系统可能从华北地区传入西夏;在《金刚经》系统中,汉传文献与藏传文献在西夏都有流传。在西夏流传的藏传佛教属于中道义学。以西夏文为中介,藏文文献被翻译为汉文。不论是在对汉传佛教的解读中,还是对藏传佛教文献的翻译中,西夏佛学均体现了汉藏融合的倾向。

讲座结束后,张雪松教授对讲座的价值与意义做了总结。张雪松教授指出,本次讲座对重新理解汉传佛教具有重大意义。当今学界,汉传佛教的理解受日本学界的影响,被理解为使用汉字的佛教(汉语系佛教、中日韩的东亚佛教)。但西夏汉传佛教的研究表明,汉传佛教也可以用西夏语等汉语之外的语言表达。在当今学界,会昌灭佛之后的汉传佛教以宋代佛教为蓝本,即以禅宗、丛林清规等为特征的佛教。然而,在宋地以外的大理、西夏、辽金,乃至日本、韩国等地,汉传佛教仍发挥重要的影响,具有与宋地佛教不同的形态,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以中原本位的标准,以经典体系和修行法门作为判断标准,重新理解汉传佛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对重新理解宗派问题也有重大意义。另外,《天盛律令》对佛教教学的规定,对于信仰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僧众学习经典的问题也是汉传佛教社会生活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讲座的最后,索罗宁教授就本次讲座的主题,与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机构的师生进行了交流。

至此,“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工作坊第三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子课题“晚唐五代宋元项目写作规划专题”,在团队成员的深入合作交流中,与会学者的激烈讨论后,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顺利结束。

相关报道见: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shss/1839/2019/20190313153437723250650/20190313153437723250650_.html、https://mp.weixin.qq.com/s/1fIFqoACXQSB0neu6AEUsw。


“晚唐五代至宋元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工作坊举办 

3月9日,“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工作坊第三期“晚唐五代至宋元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晚唐五代至宋元子项目写作规划专题会在新斋154室举办。本期工作坊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共同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雪松副教授担任召集人。

第一场研讨会的发言人分别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副教授、普陀山佛学院安详讲师、我院哲学系旦巴贡布博士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戴晓云研究员,就晚唐至宋元时期汉传佛教僧众物质生活、制度生活、信仰生活、政治生活的研究路径与架构发表主题演讲。我院哲学系圣凯教授、张雪松、滁州学院韩传强副教授和我院杨剑霄博士后等进行评议。

第二场研讨会的发言人分别是张雪松、韩传强、我院硕士研究生王帅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研究生能仁,就晚唐至宋元时期僧众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佛教寺院空间的研究路径与架构发表主题演讲。北京大学王颂教授、王大伟等进行评议。

本次工作坊就晚唐至宋元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写作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有效协调,相互指出现有结构中的内容缺失与研究难点,并且就文献资料的搜集和使用问题展开交流,对“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项目的持续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