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雷教授在宁波七塔寺以“佛教中国化”为题作学术讲座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风雷教授在宁波七塔寺以“佛教中国化”为题作学术讲座

点击数:601 更新时间:2018-11-12 12:05:05

2018年11月11日晚,我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应邀在宁波七塔寺以“佛教中国化”为题作学术讲座。

2018年11月1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博士生导师张风雷教授应栖心图书馆和浙东佛教文化研究院的邀请,作“佛教中国化”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在七塔禅寺禅学堂科教室举行,七塔禅寺住持可祥法师主持讲座,鄞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虹,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研究生、七塔禅寺僧众、栖心图书馆读者等聆听了讲座。

张风雷教授从佛教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入手,围绕“宗教中国化问题的提出”、“宗教中国化的涵义”、“佛教中国化及其历史启示”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今佛教的现状和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的中国化进程。

关于“宗教中国化”问题的提出,张风雷教授说,2016年4月22—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孙春兰部长在2016年第15期《求是》发表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一文中指出:“宗教的本土化,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化是我国宗教的优良传统,我国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从外部传入,经历了长期的、主动的本土化,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逐步相适应。”张教授解释道:宗教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这种适应表现在教义教理上的创新和调适,以及具备规范信教群众社会行为的能力。

关于“宗教中国化”的涵义,张教授从政治涵义和文化涵义两方面进行阐述。从政治涵义来看,“宗教中国化”适用于所有宗教,表现为政治认同、文化融合、社会适应。从文化涵义来看,“宗教中国化”侧重于“文化融合”,包括历史上与传统中国文化的融合和现实中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融合。

关于“佛教中国化及其历史启示”,张教授指出,佛教中国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异质文化以和平的方式成功融入本土文化的典型样板。在我国佛教学术界,“佛教的中国化”或“本土化”问题并不是一个新近才认识到的重大问题。在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中,自梁启超、胡适、汤用彤先生起,就特别强调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本土”特色或者“中国”特色。注重研究佛教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佛教学术研究的重要传统。

但是,佛教中国化是复杂曲折的历史进程,非一蹴而就,张教授指出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被看作近似于神仙方术的。例如,《后汉书》卷七十二《楚王英传》提到,“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中国人刚接触外来宗教的时候,从思想上将佛教看作与中国本土流行的主张“清虚无为”的黄老学相近。《牟子理惑论》是反映早期中国佛教的文献,里面涉及到佛教文化和中国本土核心价值的冲突,例如,沙门削发违背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孝道思想。佛教术语难以被较好地理解和传达,于是产生了“格义”这一方法,用儒家、道家的思想翻译表达外来佛教术语,虽然这一方法容易产生对概念的错位理解,但也推动了佛教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进程。

最后,张教授总结道,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延续至今,必然因为其适应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而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鲜资源,做出了独特贡献。虽然无法复原佛陀最初的纯粹教理,但佛陀慈悲拔苦的精神至今使我们受益无穷。

可祥法师总结说,张教授所讲的“佛教中国化”,涉及当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印两国的社会史、思想史,特别涉及到两国的佛教史和佛教义理等有关知识,既有纵向的深度,也有横向的广度,令听讲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