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洪教授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唐代长安佛道关系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泽洪教授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唐代长安佛道关系研究”

点击数:1153 更新时间:2018-06-25 16:54:09

2018年5月13日晚,著名宗教学者、四川大学张泽洪教授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唐代长安佛道关系研究”。

5月13日晚6点半至8点半,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应邀莅临人民大学人文楼5层会议室举办讲座,主题为“唐代长安佛道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颂教授、程乐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雪松副教授等老师莅临讲座并参与讨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在京高校十余位同学旁听讲座。

讲座主要介绍了唐代长安佛寺道观的建设情况、名士与僧人道士的交往情况,以及僧道之间的交流情况,描述了僧道之间的三教论衡与诗文酬对的细节,说明了唐代长安佛教、道教和谐相处的历史实况。

首先,张泽洪教授例举了大量文献,介绍唐代长安寺观的建置情况,主要包括唐代韦述的《两京新记》(原书五卷,仅存第三卷)、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二十卷)、元代骆天骧的《类编长安志》、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其中,《长安志》对长安佛道寺观的记载最详;《类编长安志》系依据《长安志》分类编纂,其书卷五《寺观》搜集了大量长安及附近各县佛道寺观的资料;《唐两京城坊考》则更正了《长安志》的谬误,并增补资料。张泽洪教授还利用笔记、类书、诗集等文献介绍了文人、僧人、道士的交往情况。

其次,张泽洪教授梳理了唐代三教论衡制度的历史。三教论衡指儒释道在学说及行事方面的论诤。唐王朝早在立国初期就意识到“三教虽异,善归一揆”,重视三教在教化方面的作用。三教论衡肇始于唐高祖,至德宗朝成为例行制度。白居易曾撰《三教论衡》一文,记录了三教论衡的程序。三教论衡的论辩环节共有四轮,分别为僧人问儒生、儒生问僧人、儒生问道士、道士问儒生;论辩程式则依次为问、对、难、对。张泽洪教授认为,通过这种激烈论辩,儒道二教的理论水平都有了提升。尽管问难激烈,佛道之争仍然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证据之一是,长安大兴善寺因火灾而毁,东明观李荣作诗嘲弄兴善寺僧,却导致声誉下降。这说明,就佛道论辩,社会上存在公认的规则,人身攻击的方式不受欢迎,这体现了一种良好的论辩环境。

再次,张泽洪教授介绍了佛道二教为争取统治者支持的政治活动,及为争取民众支持的通俗弘法活动。就政治活动而言,典型的例子是,东明观道士冯处澄、宝昌寺僧普润曾为唐玄宗的政变而奔走。唐王朝也重视佛道二教的教化功能,不仅有僧人“奉敕讲”,还曾订立条式,注重训练僧人、道士讲经论辩的能力。

最后,张泽洪教授总结唐代佛道二教的弘法实践,认为其创造出城市山林的成功模式。唐代长安僧道的交流反映了佛道二教和谐相处的历史实况。唐代长安名僧、高道的宗教实践为佛道二教建立和谐相处的宗教关系,创造了中国宗教史上的成功范例。

在讨论环节中,张风雷教授、王颂教授、程乐松教授,张雪松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张风雷教授指出,佛教、道教在唐代达到鼎盛,与当时良好的论辩环境和宽松的文化政策有关。这对佛教在当今的发展具有莫大的启发,我们应当从历史当中汲取营养。

王颂教授对“三教论衡促进佛道二教义理的发展”这一点提出疑问。他认为,三教论衡更重要的目的是作为王朝兴盛的点缀。比起思辨性,三教论衡更具有礼仪性。

张雪松副教授关注了三教论衡的论辩程式中所反映的儒家主导地位。佛道两家都通过儒家进行对话,佛道之间的论争反而不是论辩程式中的焦点。他还从长安的空间结构指出,寺院往往离皇城近,空间大,可容纳多人。寺观的地理分布决定了它的军事区位,这或许是僧人道士参与政变活动的原因和条件。

程乐松教授对张雪松老师的观点进行了回应,认为长安是一个特殊的城市空间。这个城市空间涉及两个含义:一是政治文化含义,二是信仰文化含义。这种城市空间的分布本身,凸显了文人共同体、国家礼法这两个方面如何面对佛道二教的关系问题。就三教论衡的性质而言,程教授认为它除了礼义性之外,确实具有思辨的性质。从历史来看,道教是偏于实践的宗教,只有在唐代才表现出较强的思辨性、文人性,这与长安城市道教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三教论衡为道教注入了富于理性的论辩的方式,而这个方式到了宋代又渐渐没落,可见唐代长安为道教提供了特殊的文化环境。另外,程教授认为,张教授的观点为道教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化视角。一般来说,唐代道教的研究侧重于制度性研究和思想性研究,对于社会性问题则缺乏考虑,这是学界应该注意的地方。

张泽洪教授对相关论点进行了回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