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雷教授参加中华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暨“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并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启示”为题作嘉宾发言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风雷教授参加中华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暨“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并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启示”为题作嘉宾发言

点击数:921 更新时间:2017-09-07 10:28:13

2017年9月6日,我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应邀参加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华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暨“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并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启示”为题作嘉宾发言。

为贯彻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9月6日在京举行。此次论坛是中华文化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纪念论坛之一。论坛邀请了五大宗教团体的宗教领袖和国内宗教研究权威学者共话宗教中国化。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陈宗荣出席论坛,论坛由《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主持。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名誉院长楼宇烈等出席了此次论坛并进行大会主旨发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因出席外访活动,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穆可发代为发言。

在嘉宾对话环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风雷,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丁常云道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卢国龙,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穆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吴云贵,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詹思禄,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徐晓鸿等围绕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此次论坛旨在通过深入思考和探讨“宗教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形成基本共识。中国宗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的各种宗教,无论从历史经验的总结还是从宗教未来发展的方向来看,都要“真正融入中华文化”,“真正认同中华文化传统”,这是宗教中国化方向,也是宗教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

通过论坛各位嘉宾的思想碰撞,教界、学界的相互交流,为宗教界和学术界提供一个对话平台,交流互鉴,回应时代课题,推动宗教中国化,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相关报道见:http://www.zysy.org.cn/a1/a-XCX92V3FAA0FA10E214E7E、http://www.daoisms.org/article/sort028/info-32119.html?from=timeline、http://www.zysy.org.cn/a1/a-XCX8ZZD5981099BB10236B、http://news.ifeng.com/a/20170907/51905102_0.shtml。


我国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共议宗教中国化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网站 作者: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2017-09-06 15:04:07

 

为贯彻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9月6日在京举行。

为贯彻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9月6日在京举行。

“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在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本次论坛上,我国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宗教领域的专家学者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认识:真正认同并融入中华文化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宗教中国化的方向,也是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要求。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认为,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探讨宗教的中国化问题,要将宗教置于世界宗教和文化发展的大势背景中,将真正的教义精华转化为化解现代人精神危机的时代思想文化,通过重新开显宗教核心教义精神,更新宗教传播方式和组织制度,与民族文化传统深度对话融合,并与现代文化思潮充分交流互动,建构起具有民族文化精髓和世界新文化特质的信仰体系。宗教的本土化,既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共鸣与融入,同时也是外来宗教向本土文化的主动敞开和自我更新。所以,宗教的彻底中国化,需要突破原来的文化背景和教义阐释体系,重新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宗教教义体系,建立中国宗教的主体性。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发言说,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纽带,道教教义所倡导的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天人和谐的生态理念等,都是中华文化典型特征,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智慧。道教跟上时代,创新发展,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要契合时代精神,提升道教文化的先进性和实效性,用道教教义阐释指明方向,在价值取向、忠孝诚实、家庭伦理等方面为众生提供处世智慧,挖掘道教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积极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而自觉弘扬道教文化中契合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内容,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道教的发展应该着眼于走出去,结合国家文化走出去的部署,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把道教文化思想传播到全世界,让古老的东方智慧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第一期新疆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参加论坛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指出,纵观人类宗教史,任何宗教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与所在的社会相适应、与所处的文化相融合,否则不是水土不服,就是销声匿迹。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化方向,是所有中国宗教生存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但是,近年来我国伊斯兰教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清真寺建筑风格上照搬外国模式,清真概念上扩大“清真”范围,滥用“清真”标识,甚至某些地区受国际极端或激进思想的影响,个别人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了极端化倾向等。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自觉抵御极端主义思想渗透,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反对“逆中国化”。只有这样,我国伊斯兰教才能在中国化方向指引下生生不息、健康发展。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认为,天主教作为外来的宗教,从一踏入中国的土地,就已充分意识到教会“本地化”或“中国化”的紧迫和必要。“利玛窦规矩”就是把福音融入中国文化最好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天主教会在“本地化”和“中国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牧灵福传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神职中国化,彻底改变了所谓“洋教”面貌,以崭新姿态昂扬阔步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制度中国化,形成了代表大会制度、“一会一团”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教区管理制度、堂区民主管理制度等民主办教的规章制度,并在礼仪、圣乐艺术、教堂建筑、圣像绘画艺术等方面探求中国化方向,确保中国天主教沿着中国化方向健康发展。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说,中国教会主权上的基督教中国化虽然已经完成,但更深层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化尚未完成。中国神学需要中国文化为其母体,运用中国文化的概念、语言和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等阐述基督教,才能为中国信众接受和理解。要用中华文化浸润基督教,使我国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散发中华文化气质,表达中国文化品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整理和阐发基督教传统中的积极因素,使其不仅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神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成为基督教爱国爱教、荣神益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动力。

与会各方为论坛主旨发言鼓掌

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认为,只有坚持中华文化共识底线,才能不断塑造各自宗教的时代精神,树立中国宗教的文化自信。宗教中国化需要各大外来宗教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用中国人的思维、信仰体验、文化资源和生活习俗建立中国特色的宗教理论,在实践中增强中国意识、中国精神和中国话语。宗教中国化的理论构建,对于当前和未来中国宗教和世界宗教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圆桌对话

据介绍,此次论坛是为纪念中华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举办的系列论坛之一。本月,学院还将举办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内容的3场论坛,主题分别为“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届时将发表主旨演讲并进行对话。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