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德睿副教授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意义和动机的传习——人类学道教研究的展望”。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德睿副教授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意义和动机的传习——人类学道教研究的展望”。

点击数:1600 更新时间:2016-11-02 13:29:43

2016年11月1日下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德睿副教授应邀在我所举办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意义和动机的传习——人类学道教研究的展望”。

讲座由我所张雪松副教授主持,我所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人类学式的道教研究”是否就是对村落道教(尤其是少数民族村落的道教)的研究?是否一定要遵循所谓“历史人类学”的方法?除了去研究民俗道教的仪式、节庆和庙宇之外,人类学还能走到哪里去?人类学家去研究道教庙宇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有可能胜过宗教社会学家吗?这一连串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本次讲座所要坦诚面对、解答的。

在讲座中,杨德睿副教授首先将以诠释人类学大师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对“宗教”的界说为出发点,讨论人类学究竟可以怎么看待道教、对道教提出哪些有趣的问题,讲者将在这过程中审视前面提出的那些问题,然后据以导出“人类学的道教研究应把焦点置于其独特的意识、情绪和动机的传播/习得过程”以及“人类学的道教研究必须立足于跨文化/宗教比较的视野”这两个论点。最后,讲者将讨论近十余年来兴起的关于文化传递(cultural transmission)以及宗教认知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religious cognition)的研究对于未来的道教研究可能有益的启示,并介绍讲者近年来倡议、推动的“修行人类学研究”和以上思考的紧密联系。

杨德睿副教授1967年生于台湾省台北市。1985年考入台湾大学政治学系,1989年获得台湾大学政治学学士、1992年获台湾大学政治学硕士、199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2003年获英国伦敦政经学院人类学博士,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员,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其研究方向为华人宗教、道教信仰实践。研究论及道教教育模式、经济模式、音乐、仪式等方面,目前已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三十余篇,译著十余部,其中《神话与意义》(列维·施特劳斯著,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等对列维斯特劳斯以及格尔兹的翻译是目前最好的中文译本。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