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良应邀参加“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张文良应邀参加“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

点击数:2509 更新时间:2016-03-23 15:10:19

2016年3月19—20日,我所张文良教授应邀参加“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大乘”观念的嬗变与人间佛教的圆融特质》。


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 学术研讨会畅谈理论实践


2016年03月22日 10:26:00 佛教在线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开幕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开幕,近200人出席

出席嘉宾左起:明杰法师、许夕华局长、赖永海教授、妙士法师、妙凡法师、程恭让教授

赖永海教授主题演说

佛教在线台湾讯  由台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2016年3月19日至20日在佛光祖庭大觉寺举行,两岸多所著名大学41位学者将分4场次研讨。开幕式有: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师、宜兴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夕华、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台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让、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妙士法师、佛光山丛林学院院长妙凡法师等嘉宾近两百人出席。

赖永海教授表示,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把佛教推向全世界,可说前无古人,他为何可以做到?希望此次研讨会针对理论与实践的原因,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

明杰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实践的代表,星云模式彰显出独特的光芒。中佛协前会长赵朴初曾提出倡导人间佛教,开展各种形式的弘法活动,因此后来涌现出有代表性的道场。两岸在人间佛教的影响下,作出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世人赞叹的成就,虽然形式有差别,但理念是一致的。星云大师曾说过:佛教要团结才会有力量,祝愿大陆佛教界与台湾佛光山及两岸佛教界法依长存。

妙凡法师表示,星云大师谈到中国佛教的贡献是“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以及因缘果报思想的建立,但是中国佛教只有一半的佛教,在根本教义上只有消极的解释,缺乏积极的作为。重视出家,不重视在家。重视出世,不重视入世。重视寺院,不重视家庭。重视山林,不重视都市。重视男众,不重视女众。因此佛法的弘传,不能全面性、普遍性的展开。而人间佛教把这一切融合、完整、圆满了。本次大会主题是“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希望透过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让人间佛教影响不只是知识分子,也能普罗大众。

程恭让教授大会引言要点:佛陀本怀不离人生,佛教不离社会;现代人间佛教为百年汉传佛教最重要最重大的动向;星云大师及其领导的佛光山系统人间佛教对于现代佛教有卓越的重大的贡献,值得深入观察研究;当代人间佛教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如果以弥勒下生、人间净土作为终极目标考虑,人间佛教尚在起步的路上,需要各方善信支持爱护,尤其需要学界客观的善意的和建设性的研究。历次会议已经达成许多的深度共识,大大推进了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及佛教的研究理解。

接着主办单位邀请赖永海教授以“把求的佛教变成给的佛教一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给当代佛教的启示”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一般人求财、求富、求寿,多数传统寺院也以此满足信众的需求,但问题是可以求得到吗?

赖教授提到,佛教讲业报轮回,种善因得善果。“给”是一种修行。智者处处有求之于己,愚者处处求之于人。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是禅宗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人间佛教及禅宗都是源于大乘佛教,利他济世、布施,是最核心的思想,这才是佛教可以走的一条康庄大道。(图:马盘齐、周云)

知名学者齐聚台湾佛光祖庭 论述人间佛教具有积极性意义

2016年03月22日 10:00:00 佛教在线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闭幕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分组座谈

座谈现场

佛教在线台湾讯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由台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佛光祖庭大觉寺承办,41位教授经过两天的精彩论述发表,2016年3月20日闭幕时综合各场次结论,所有学者一致认为:人间佛教具有时代性的积极推展作用,需要更多人投入研究发扬。

综合座谈时,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表示,本次会议四十多位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人间佛教的方方面面,包含现实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和星云大师的解决方法,从整个宗教学的角度分析其理论特色,并提出一些新的挑战:国际化推广当中的问题?如何在推广中实行本土化的问题?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的关系?等等。未来还可探讨:大陆佛教面临什么挑战?破解的方法在哪里?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靠什么和其他宗教抗衡,还有如何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相应?因此,人间佛教还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唐忠毛认为,每一次的话题都在不断地深入和推进,并以自己担任云湖书院讲师为例说明他所感受到的人间佛教,学生素质很高、课仪很受重视、求知欲很强。人间佛教的服务行动充分体现这种神圣感,符合现代社会人士的需要,充满了光明的前景。

台湾佛光山丛林学院院长妙凡法师提到:今年是佛光山开山50周年,在时间上,星云大师推动人间佛教的弘法已经超过一甲子,大师至今90岁,但弘法的脚步还没有停下来。在空间上,他弘法遍及全球五大洲。在人间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是大师说法的对象,能够普遍性的为大家接受,正因为他弘扬的人间佛教是普世的真理、价值。各位学者都是爱护人间佛教的论师,透过大家的研究,不仅是理论学术上的价值,同时也兼备还要安定、升华社会的功能。

大会总召集人,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让响应目前对人间佛教的一些疑问:1、台湾有学者提出“从人间佛教到公民佛教”的意见,不过我们应该把人间佛教理解为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根据这种视角公民佛教的理想本身就是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题中应有之义。2、有一些不真正理解人间佛教内涵的学者和社会人士,把人间佛教视为一种人天善法,最近星云大师撰写的《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严肃认真地响应了这一问题,人间佛教就是佛教,佛教就是人间佛教,不应将它窄化、矮化。3、有些学者非常不负责任地把当今大陆佛教中的某些乱象,例如商业化、功利化、庸俗化,归罪于人间佛教的倡导,实际上这些乱象依佛教的世界观理解,正是一些不健康不良善的社会共业的显现,恰恰应该说正是由于未能全面地弘扬人间佛教,才导致佛教今天的发展缺乏正确的方向。(图:马盘齐、苏俊)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