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何建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 中国人民大学 -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宗教界动态

我所何建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作者: 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76 更新时间:2013-05-24 10:53:56

        2013522上午,由我所何建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副校长、科研处沃晓静副处长、哲学院韩东晖副院长出席座谈会,杨慧林副校长、韩东晖副院长分别代表学校和学院致辞,向《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正式出版表示祝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项目主持人、《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主编何建明教授首先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介绍了项目进行和《汇纂》出版情况。与会的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方立天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牟钟鉴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朱越利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魏道儒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王宗昱教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湛如法师等,对何建明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及《汇纂》的编纂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因故未能亲临会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通过电话向何建明教授表示了祝贺,上海师范大学敦煌佛教研究所所长方广锠教授寄来了书面发言,我所张雪松副教授代为宣读了方广锠教授的书面发言。座谈会由我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主持。

    《汇纂》的责任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田奇先生,华典伟业图书公司负责人宋连旺先生,《汇纂》常务主编助理孟进军先生,著名艺术家李洪波先生,以及我所张雪松副教授及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出席了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多家重要媒体的代表,其中有《人民日报》的宋占军主任,《光明日报》的周立文主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的黄冠主任,《新京报》的张弘主任,《世界宗教文化》的主编、也是著名的学者郑筱筠教授,《法音》杂志社的桑吉主任,《中国道教》的杨君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报》的王海峰博士,《中国民族报》的蓝希峰博士,凤凰网的李保华、王琬先生等。

附:座谈会录音整理稿

出版座谈会录音整理:

 

主持人张风雷: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欢迎各位。今天的会议是关于我们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何建明教授主持的一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出版座谈会。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各位老师于百忙中赶来参加这个会议。

首先,我先介绍来宾。学校的领导有杨慧林副校长,科研处的沃晓静副处长,哲学院的韩东晖副院长。

我们邀请的专家学者有:人大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的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的院长方立天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辈学者牟钟鉴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的朱越利教授,中国社科院的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魏道儒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的王宗昱教授,中国道教协会的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湛如法师。

还有多家媒体的代表,其中有《人民日报》的宋占军主任,《光明日报》的周立文主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的黄冠主任,《新京报》的张弘主任,《世界宗教文化》的主编、也是著名的学者郑筱筠教授,《法音》杂志社的桑吉主任,《中国道教》的杨君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报》的王海峰博士,《中国民族报》的蓝希峰博士,凤凰网的李保华、王琬先生等。

我们还要欢迎一些来宾,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田奇先生,他也是这套书的责任编辑,为这套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还有华典伟业图书公司的负责人宋连旺先生,有本书的常务主编助理孟进军先生,著名艺术家李洪波先生,还有我们研究所的张雪松教授等。

参加会议的还有我们宗教学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其中特别要介绍的是中央统战部委托我们培养的从全国五大宗教教职人员中选拔出来的19位硕士研究生。还有一些其他来宾,请恕我不一一介绍。

下面,首先请杨慧林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

 

杨慧林副校长:

        谢谢风雷老师,谢谢各位。我自己说起来也是做宗教学研究的人,但是在本次座谈会上我并不敢胡乱讲话,因为我觉得看到这么多的文献,并且是我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里面的文献,我首先得有一点敬畏之心。但是,何建明教授来推动此项目,并承担此课题,是我已经早知的,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学界、国图出版社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这次开会又再次得到学界、出版界、媒体界的关注。所以,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各位来宾表示感谢。另外,本会议中心也在召开其他会议,我从另一个会议现场请假过来,那个会议与今天的研究工作也是相关的,是教育部委托人大召开的,叫作“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座谈会。在那个会上,已经有好几位学者提出,在人文社科领域里应该如何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人文社科领域里,有时如果和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相混淆的话,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带来的收获更多。所以,正好我们这场会议与那场会议互补,那场谈传承与创新,这场看看文化传承的真实结果,看能否给那场的专家带来一些启发。最后,我再次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感谢诸位,也谢谢何建明老师及其团队,谢谢出版社和媒体的朋友们。

 

张风雷教授:

        感谢杨校长,杨校长能在百忙中赶来,我们对此感谢。下面请哲学院的韩东晖副院长代表学院致辞。

 

韩东晖教授:

        谢谢各位嘉宾来参加本次会议,我代表哲学院对各位嘉宾和同学表示感谢。何建明教授在最近几年主要的精力都花在这套佛道教历史文献的编纂上,他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对这批文献的正式出版,我谨代表哲学院向何教授及其团队,以及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表示祝贺,我们希望以后能够看到这套重要的历史文献在将来能给学术研究带来更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张风雷教授:

        谢谢韩东晖副院长。我们这次会议主要还是一个学术性质的出版座谈会,所以,下面主要对此套书的出版进行学术性的座谈。首先,我们请项目的主持人,也是这套丛书的主编何建明教授简要介绍项目的进行情况。

 

何建明教授:

编纂全国地方志中的佛道教文献,是我25年前刚刚从事佛教、道教研究时的一个梦想,后来我发现许多同仁都有这个梦想。但是,在2006年以前,这个梦想只能是梦想而已。2006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做了八个月的客座教授,有机会检阅香港地区的方志收藏,发现海内外近20多年来已经相继影印出版了各种国内外机构收藏的重要方志近四千种。据较为权威的出版于1995年中华书局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1949年以前的各地所收藏的全国地方志总量约8200多种,也就是说,已经公开出版的地方志差不多占了1949年前全国方志总量的一半。这就使我感觉到有可能实现这个梦想。当年9月份我从香港回来后,与几位朋友谈起,得到热烈的回应和大力支持。从那时起,我们就着手准备,到2008年初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华典伟业图书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该项目。我们专门招聘了一批各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从事搜集、甄选、编辑、排版和校勘工作。在我们紧张地开展搜集、甄选和编排的过程中,该项目有幸于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近几年来,我们全体成员几乎每天加班两小时,每周加班一天,到今年初终于完成了全部40多万页的甄选、编排和校勘工作。近日,《中国地方志佛教道教文献汇纂》共1039册(大32开精装)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全书直接收录1949年以前编纂的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各省市区县及乡镇的各种地方志文献(寺观志除外)6772种。其中,汉—唐和宋辽金元方志辑佚本337种,唐本4种,宋本38种,金本1种,元本9种,明本704本,清本5108种(含旧志清刻本),民国本1569种(含旧志新版本),各类稿本143种,各类抄本800余种。由于有些方志是多种志书的合集,全书实际收录方志总计6813种。

全书分寺观卷、人物卷和诗文碑刻卷三个系列,依照2012年中国官方公布的最新行政区划,按地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港澳台)及所属的省市区县乡镇和方志版本的历史时间顺序,依次先后排列,并在全部的各甄选文献的前面统一新增该文献所属方志的版权页,标明类别、地名——省市区(到地级市区)、地方志、修纂者及时代、版本种类及时间等重要信息。本书在佛教《大藏经》、“佛寺志”和道教《道藏》、“道观志”等教内文献及正史文献之外,可能是最重要的佛教和道教的主流和主要文献,比较充分地展现了二千多年来中国佛教和道教文化传统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色,及其与当代中国佛教和道教之间不可分割的重要历史联系。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热爱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是佛道教文化)和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国内外各阶层人士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另外,对于这么一大套丛书的使用,我相信读者都期待有一个比较好的检索系统,我们也正在做这项工作,以便对全部寺观名、人物名和诗文碑刻篇名及作者名能够详细检索,相信今冬或明春可以完成。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校方各部门、哲学院及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多年来对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为我们营造了这么好的一个严谨而自由、宽松而充实的学术、工作和生活环境。感谢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华典伟业图书公司多年来所给予的合作友谊与大力支持。我还要特别感谢本项目的各位顾问前辈们以及未列入顾问名单的方广錩先生、叶小文先生、洪修平先生、王卡先生等等前辈先进多年来对本项目的鼓励、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他们对我本人的耳提面命与积极鼓励。正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无私的关爱与指导,成为我们充满信心、始终能够朝着理想目标奋斗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动力。

当然,我要特别感念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同时,我也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梦想并没有结束,我们还想趁势将《中国地方志民间宗教文献汇纂》、《中国地方志儒教文献汇纂》做出来,还想从明年起联合两岸三地和欧美日韩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每年召开一次3040人的“中国宗教历史文献发掘与诠释国际学术会议”。我们热切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前辈先进、同仁、同学和各大媒体的朋友们继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与帮助。只要有你们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祝大家身心愉悦、吉祥康泰!

 

张风雷教授:

        何建明教授刚才简要介绍了项目的进展和图书的出版情况,下面请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丛书的出版发表见解。首先我们有请牟老师。

 

牟钟鉴教授:

        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我确实很激动。首先我应该表示祝贺。这样一个大型的工程终于有了一个结果出来,梦想得以实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热烈祝贺的。我认识何建明教授是在2007年香港的一个关于研讨《道德经》的国际论坛上,感觉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年轻学者。他做这个《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的项目,我觉得很了不起。所以,当2011年,我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选时,听到关于这个项目的陈述,我很高兴。那时他们已经做了好几年了,而且,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报一个什么国家项目,而只是为了一种学术追求。做这个项目既不能得名,也不能得利,很多人不会愿意去做,大多数人只愿意赶快出一点成果,而何建明教授愿意做这个项目并且完成了,所以我觉得非常了不起。

我一直很支持这个项目。我觉得我们过去的佛教史、道教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史”和佛教及道教的教内“大藏经”和“道藏”文献,偏重于精英阶层,通常选取一些重要代表人物的著作与思想进行研究,而实际上佛教、道教对中国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体现在对各个地方和民间社会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块。不了解这一块的话,很难说能写好佛教史和道教史。因为地方社会,或者是民间社会毕竟是信仰的主体,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对于他们的生老病死和日常生活都有最直接和最广泛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出家人还是很少的,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大量的出家学佛、学道人数不能相比,而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基督教中从事传道、宣道的专职教徒人数则越来越多,佛教和道教的出家弘法、弘道人数反而显得不足。但是,我们要认为到,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各地方的民间社会和日常生活当中。这方面的资料,主要表现在历代的大量的地方志当中,我们过去对这些地方志文献了解的不多,甚至可以说了解的很少。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的完成,为我们研究佛教和道教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也可以说,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当然,从我们今天看到的已经出版的《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来说,这个资料的数量太多了,总共一千多卷。这个工程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我觉得何建明教授和他的团队在观念上对这个工程的意义与价值一直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愿意为它奉献。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结果。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当代中国不仅在经济、社会上不断取得进步,我们的中国文化也在复兴的过程当中,只是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我们需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像这套丛书一样的为中国文化的多学科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最基本的重要历史文献。所以,我觉得这套文献资料很有意义,它将对佛教史和道教史的研究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我相信,利用这套历史文献,不仅能够有利于宗教史的研究,而且对于宗教文化、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国宗教文化的特点等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全新的理解,甚至会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今天的文化建设问题。我们今天的很多话语都是西方的,我们应当从中国特色的视角的出发,去发掘和吸取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很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中国的文化历史,特别是佛教和道教的历史,掌握它们的发生、发展、变迁及其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的兴起已经三十多年了,发展的势头很猛,但还不够。所以我有一个期望,就是这套书版本以后,能够被更多人所使用,而且应该很好地被利用。这就需要读者、特别是研究者下大的功夫,去阅读它,研究它,来推动我们宗教文化研究的进步。从目前来看,这个大型的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工程是空前的,港台没有,国外也没有,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觉得它具有世界意义。在全世界,研究中国佛、道教的学者,虽然不及研究基督宗教的学者,但是在各个国家也还是有一些的,我相信他们也会重视这套地方志佛道教历史文献,他们会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中国文化信息,所以这使我今天感到兴奋。我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大好,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是我从这个工程中感受到鼓舞。我以后的一些研究也会注意参考这套历史文献。最后,我再次表示祝贺,并感谢人民大学的何建明教授及其团队。

 

张风雷教授:

        感谢牟老师。牟老师身体尚在调理中,还亲自来出席此次会议,我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另外一位前辈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来到这次会议与大家分享对这套丛书出版的感受,但他特别向何建明教授表示了祝贺,也特别要求何建明教授代向与会的各位同仁问候。另外,还有著名的中国历史文献学家和佛教史家、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方广锠教授,本来也要来参加这次会议,但因为有其他事情,未能

更多>> 研究人员
  • 方立天教授

    教授、博导,创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国佛教、中国哲学。

  • 张风雷教授

    教授、博导,所长。研究方向: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致力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及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研究。

更多>> 基地期刊
更多>>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