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2日—25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鹿邑县人民政府、鹿邑老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道行天下——首届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研究生论坛”在河南鹿邑老子研究院隆行。此次论坛旨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扬老子道家哲学“大道无形,包罗万象”的核心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宗教间的交流与对话,探索研究宗教中国化的路径。
6月23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老子研究院举行。老子研究院副院长王初立主持开幕式,老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宋涛致欢迎辞。
鹿邑老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宋涛致欢迎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向宋涛书记和老子研究院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对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重视,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筹备情况,指出参加本次论坛的三十位研究生从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探讨不同宗教之道,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将宗教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讨宗教中国化的相关议题,并希望各位同学在这次论坛上能够拿出真本事、使出真功夫,不断写出精彩论文和学术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李秋零在指出本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同学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追求共同的宇宙真理,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李秋零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张鹏举发表了讲话,对此次论坛的举办以及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出了美好的希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鹏举书记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及魏德东教授、姜守诚教授等也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专家席
本次学术论坛以“道行天下”为主题,围绕四个专题展开讨论与对话。第一场“道家与道教专题”由姜守诚教授主持,八位研究生发表论文,分别讨论了老子道家的道法自然、身体观念、致逍遥理想,以及道教的祈嗣生育、六朝传授仪式、施食炼度科仪、紫庭追痨法等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姜守诚教授主持第一场会议
辜天平博士提出,老子是用“遮蔽法”,凸出“地”与“道”之地位,进而掩盖传统“天”之光芒。这与庄子以“天”为“自然”,“蔽于天”之气质迥然有别。
辜天平博士发言
丁酩茗博士从物质之躯、欲望之源、修行之基、炼丹之炉、代称之词、身国之名、反身之诚,共七个角度,对思想史视野下的《道德经》“身”的观念进行了细致的论析。
丁酩茗博士发言
李鑫硕士则通过对魏晋玄学影响下的饮酒行为异化的研究,讨论了致逍遥的道家理想如何可能。李鑫认为,饮酒重在饮,而不在醉与狂。魏晋名士们希望通过饮酒来实现的逍遥理想,或许只有在不需要依靠酒精和药物的助攻后,才能真正地实现无待逍遥的理想。
李鑫硕士发言
王艳芬博士以《太平经》《周易参同契》为例,对道教易学与黄老思想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艳芬博士发言
刘嘉欣博士以《太上育子神符秘法》为例,介绍了道教祈子法术施行的步骤、神符、咒语以及相关材料,帮助了解祈子道法的仪规。
刘嘉欣博士发言
刘傲然博士通过引道经文献考订源流,对金元太乙教存世科仪《蓬壶炼度科》所见炼度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金元时期太乙教炼度法的基本内容与时代特点。
刘傲然博士发言
王汉弢博士通过罗列出早期灵宝传授仪式所涉及的模式及文本,与其他同时期经典对比,分析早期灵宝传授仪式所涉及传授模式、传授内容和法信材料及其神学理论,展示早期灵宝经教传统对金丹术为首的修炼技术的重视和对方士传统的承袭。
王汉弢博士发言
李泓瑚同学通过分析有关的道教文献,研究澄清了紫庭追痨法概念、信仰和宗派源流,并初步地论述了其追痨知识体系。
优秀本科生代表李泓瑚同学发言
在互动提问环节,刘嘉欣博士、刘傲然博士和李泓瑚同学回答了王宇洁教授、张风雷教授等专家关于发表内容中仪式的有效性、佛道教施食仪式的关联性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刘嘉欣博士回答专家提问
第二场“佛教与佛教专题”由张文良教授主持,七位研究生先后发言,就“理”范畴在中国早期佛教中的接受与展开、“如来藏”概念的发展与演变、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学说中的因果关系、业报轮回理论、怨亲平等观等议题展开讨论。
牙伟鹏博士以噶举、格鲁、宁玛、萨迦四大教派基本教材为中心,对藏传佛教显教教师胜任力进行了研究。
牙伟鹏博士发言
段雨函博士从哲学概念史的角度出发,尝试以中国华严宗法藏的四宗判教为切入点,追问印度如来藏思想构造的哲学内涵。通过确立“如来”的先决视角,澄清了如来藏处理的第一问题是“一切众生是如来藏”而非“一切众生有如来藏”。
段雨函博士发言
谭梦霄硕士通过对佛教入华后,作为概念的“理”的研究,认为“理”范畴在中国早期佛教中的意义规定与应用,既是本土“理”范畴佛教化的过程,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侧面表现。
谭梦霄硕士发言
甘自刚硕士对海外藏胞的由来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认为了解海外藏胞和达赖集团之间的差异,不仅可以动态理解其所需求,对治边稳藏和推动中华民族团结有着积极的意义。
甘自刚硕士发言
李金承硕士基于“以作用为因果”和“无时非因”两个主张的并立,提出在“三世实有”框架下,有部的因果理论中存在将“因性”和因果效力区分的倾向,并通过对《婆沙》相关文段的解读,认为《婆沙》是支持这一区分的。
李金承硕士发言
旦增曲珍硕士以纪录片《7up》和《冻结的希望》为案例,探讨佛教业报轮回理论在当代语境中的重新诠释。
旦增曲珍硕士发言
谢隆千同学在简要介绍佛教“怨亲平等”思想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甲午战争中日本明治政府和佛教界对怨亲平等理论的利用,指出其宣传平等对待敌我死难者的做法是带有歧视性的文明论的体现,而且这种思维甚至延续到了日本的战后责任论当中。
谢隆千同学发言
第三场“伊斯兰教与宗教社会学专题”由王宇洁教授主持,七位研究生分别就近代伊斯兰世界的法律变迁、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会通、苏菲主义的万有单一论和朱熹的理一分殊间的比较研究、美国公共教育中的政教关系变迁、奥古斯丁信仰与理性关系、宗教哲学观与人工智能等内容发表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主持第三场会议
张伟博士通过考察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移植西方法律与重构传统伊斯兰法两种法律改革的主要方式,探析两种路径的优势与不足,并反思在伊斯兰文化底蕴深厚的伊斯兰世界进行法律改革,应如何理解传统与现代、神圣与世俗、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本土法律与外来法律之间的各种张力。
张伟博士发言
熊化龙硕士从中国穆斯林对孝道的重视、相关礼俗与态度三个方面指出伊斯兰教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孝道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会通之处。
熊化龙硕士发言
硕士马泽义从古代遗产与当代建构的视角,解构了伊斯兰主义视角下的天课制度。
马泽义硕士发言
次仁措姆硕士通过对苏非主义的万有单一论和朱熹的理一分殊这两种思想进行具体阐述,从宇宙生成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两种思想的异同点及现实意义。
次仁措姆硕士发言
杨腾龙硕士在存在论的意义上,借用宗教哲学的方法,讨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否达到全知全能全善,进而成为神的可能性。
杨腾龙硕士发言
闪佳雯硕士以19世纪至20世纪左右美国公共教育中的重点涉教关系案件为分析材料,梳理了在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背景下的美国公共教育中的政教关系流变,并尝试结合彼得·伯格的理论转向探究造成这些转变的原因。
闪佳雯硕士发言
聂福玲硕士分别从奥古斯丁生平、思想渊源及“信仰寻求理解”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论述了奥古斯丁理性与信仰之关系,浅论奥古斯丁关于“信仰寻求理解”思想内涵,同时说明此思想内容对后世基督教发展影响。
聂福玲硕士发言
第四场“基督宗教专题”由李秋零教授主持,八位研究生针对康德的理性释经学、王治心对中国本色教会的思考、潘能伯格的教会论、天主教祭祖祭孔的社会演变、阿拉伯半岛与罗马帝国从多神崇拜到一神教、中国化的基督教伦理、理性与信仰之争及秩序重构、金陵女子大学与女性主义困境等问题展开讨论。
李秋零教授主持第四场会议
熊馥译博士以康德写作生涯中唯一一部以“宗教”为题的专著《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对圣经字句的引用,讨论了康德的理性释经学。
熊馥译博士发言
王欣茹博士立足于王治心的教会实践,从对于破除基督教西化的外衣、融合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真道、建设中国本色教会以及教会实践下的反思四个方面,探讨了王治心的中国本色教会思想。
王欣茹博士发言
常美娜硕士从终末论的维度入手来探讨潘能伯格的教会思想,以潘能伯格的重要著作《天国近了——神学与上帝国》、《系统神学(卷三)》为基础文献,通过梳理其教会论与终末论之间的关系,来思考教会本质到底为何的问题。
常美娜硕士发言
岑肋辉硕士透过祭祖、供奉牌位这个现象,沿着“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脉络,探寻天主教会的不同应对模式,并认为天主教对祭祖敬孔之仪问题的回应,在中国社会有着不同的演变过程。
岑肋辉硕士发言
付丽丽硕士从宗教学角度对比伊斯兰教与基督宗教起源的宗教观念,阐述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宗教观念、基督宗教兴起前罗马帝国宗教观念,分析阿拉伯半岛与罗马帝国从多神崇拜向一神教转变共性。
付丽丽硕士发言
龚琨硕士从讲述冯玉祥被称为“基督将军”的原因、儒家伦理和基督教伦理对他的具体影响以及冯玉祥在中西伦理思想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民生思想等几个方面着手,为当下基督教中国化在伦理学方面的探索做一些尝试。
龚琨硕士发言
黄志鹏硕士以中世纪经院哲学、唯名论与现代性的兴起为视角,讨论了理性与信仰之争及秩序重构的问题。
黄志鹏硕士发言
黄白卿硕士以金陵女子大学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在长久的父权制体系压制下,女性身上的重担以及面临着的女性主义的困境。
黄白卿硕士发言
6月24日中午,论坛闭幕式在鹿邑老子研究院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主持闭幕式。
王宇洁教授主持闭幕式
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魏德东教授做学术总结,他认为本次论坛共发表论文30篇,涵盖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代表了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的学生水平,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的全面检阅。老子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此次论坛,资深教授与单位领导全程参与,并为研究生主持、评议,保驾护航,体现了对学术传承的殷殷期望,也表达了对青年学生创造力的充分信任。
魏德东教授做学术总结
鹿邑老子研究院副院长王初立致闭幕辞,表达了对本次论坛胜利闭幕的喜悦之情,并祝愿在场师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再接再厉,继续辉煌,也希望老子文化得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继续发扬光大。
鹿邑老子研究院副院长王初立致闭幕辞
首届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研究生论坛合影
本届论坛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专家学者、与会师生前往太清宫、明道宫、老子文化博物馆、非遗研学基地和相关企业等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经济建设一线现场考察研讨。
参加论坛的师生参观老子文化博物馆
老子文化博物馆展览
参加论坛的师生参访中俊实业研学基地
参加论坛的师生参访澄明工业园区学习基地
参加论坛的师生参访鹿邑创客小镇学习基地
参加论坛的师生参访老子讲学地明道宫
参加论坛的师生参访老君台
鹿邑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众多的文物古迹、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留下了非常深刻和难忘的印象,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更增强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坚定信念。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般若文海佛教网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哲学互动网 | 道教文化 | 孔子2000 | 哲学院 | 哲学在线|宗教社会科学 | 爱智论坛 |